对于螺蛳粉爱好者来说,煮上一包配料丰富的网红螺蛳粉,吸溜着爽滑的米粉,嚼着香脆的花生和腐竹,再喝一口鲜辣的汤底,堪称治愈时刻。
而“臭宝”这个名字,曾是不少嗦粉爱好者的首选,毕竟它曾是螺蛳粉江湖里的顶流。
2022年在抖音电商单月销售额就能突破4000万元,多个排行榜上都稳坐第一的位置,社交平台上全是推荐它的帖子。
可谁能想到,这份臭香的快乐背后,竟藏着让人反胃的惊悚彩蛋。
最近多位消费者的爆料,彻底砸了这份美味滤镜,脚趾甲、烟头接连从螺蛳粉里被发现,曾经的心头好瞬间变成了噩梦源头。
最先让臭宝螺蛳粉陷入争议的,是社交平台上陆续冒出的消费者爆料。
有网友晒出照片,称自己在煮好的臭宝螺蛳粉里,发现了一块个头不小的疑似脚趾甲的异物,泛着灰黄的颜色,光是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更让人膈应的是丁女士的遭遇,今年3月朋友送了她一包臭宝螺蛳粉,9月5日她煮来吃时,突然咬到一个又硬又韧的东西,嘴里瞬间窜出一股浓重的烟味,吐出来一看,居然是个香烟过滤嘴。
给我恶心坏了,吃个螺蛳粉,感觉像开盲盒,开出了不该有的‘惊喜’,以后还怎么放心吃?
丁女士的愤怒说出了不少受害者的心声。
她第一时间联系了臭宝客服,提供了生产日期、批次号、包装袋以及异物的视频和照片。
本以为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和处理,可客服只是先安抚了几句,说一周后给答复,等了几天给出的方案却是“退款100元”。
信息来源:“恶心得想吐”,知名品牌螺狮粉被曝吃出脚趾甲、烟头等异物,客服回应2025-09-23 济南日报·爱济南
丁女士当场就拒绝了,她查过《食品安全法》,里面明确规定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要求价款10倍赔偿,不足1000元按1000元算。
可没想到,厂家在赔偿金额上反复拉锯,事发两周多,始终只肯优先赔100元,所谓的“调查”也没了下文,双方就这么僵着。
更让人震惊的是,脚趾甲和烟头绝非个例。
有人在全国12315平台和黑猫投诉上搜了搜,发现今年以来针对臭宝螺蛳粉异物问题的投诉一大堆。
有消费者晒出米粉里缠绕着头发丝的照片,还有人在调料包里找到过完整的昆虫尸体,甚至有网友吐槽,吃之前得先当‘质检员’,不然总担心咬到不该咬的东西。
面对越来越多的投诉,记者联系了臭宝的客服,得到的回应却很公式化:所有配料都是专门工厂生产的,生产流程有严格质检,每道工序都安全可靠。
仿佛那些异物是凭空出现的天外来客。
对于具体的异物情况,客服只说会反馈给工厂核实,但这个核实过程慢得像蜗牛爬,消费者追问进度也得不到明确答复。
之后记者又找到了臭宝的母公司,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要知道,这家公司可不简单,不仅运营着臭宝,还是“李子柒旗舰店”的运营方,李子柒螺蛳粉的委托方也是他们,之前和李子柒的纠纷闹得人尽皆知,后来才达成和解。
可面对记者的询问,杭州微念的工作人员只是简单记了下信息,说会让相关负责人回复,可直到发稿,也没等来任何后续说明。
臭宝螺蛳粉之所以能成为“流量担当”,离不开母公司微念在产业链上的高调宣传。
就在不久前,广西微念(杭州微念全资持股)还宣称,自己深耕产业链,建了数千亩的螺蛳养殖基地和竹笋种植基地,推行绿色种养模式,还斥资建了智能化工厂。
可这些光鲜的宣传,和消费者吃到的脚趾甲、烟头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信息来源:螺蛳粉:名小吃变身大产业2024-11-15 中国食品报
从生产环节看,香烟过滤嘴的出现,大概率是车间管理出了问题。
正规食品生产车间明确禁止吸烟,更不允许员工带香烟进入,能让烟嘴掉进食材或包装里。
要么是管理松散到员工可以在生产区吸烟,要么是废弃物处理不规范,甚至可能是员工操作时的疏忽大意。
而脚趾甲、头发这类异物,说明员工操作时可能没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工作帽,或者个人卫生管理不到位。
信息来源:“恶心得想吐”,臭宝螺狮粉被曝吃出脚趾甲、烟头等异物,客服回应:生产流程均经过严格质检2025-09-23 滨州传媒网
现在食品行业常用的金属探测仪、X光异物检测仪,别说烟头、脚趾甲这种大块异物,就算是细小的金属屑都能检测出来。
更值得注意的是,臭宝的配料可能来自多个供应商,虽然品牌宣称“专门工厂生产”,但对上游供应商的品控是否真的到位?
如果原料本身就带着异物,又没经过严格筛选,自然会流到最终产品里。
这种“重宣传、轻执行”的做法,其实是很多网红食品的通病,靠着营销堆出销量,却在最该重视的品控上掉了链子。
臭宝螺蛳粉的异物问题,不是个例,而是整个网红食品行业乱象的缩影。
前阵子安徽亳州的网红提拉米苏,还闹出了近200人中毒的事件。
涉事商家不仅在30多度的高温下把易变质的甜品露天售卖,还用有毒的夹竹桃花装饰,说到底就是为了省成本、博眼球,把食品安全抛到了脑后。
信息来源:安徽蒙城多人食用网红摊贩甜品后身体不适,官方回应2025-05-26 大道新闻
这些网红食品之所以容易出问题,核心原因在于流量至上的逻辑压倒了安全第一的底线。
很多品牌把精力都放在了营销上,靠短视频、直播带货、达人安利快速冲销量,却忘了食品的本质是安全可食用。
尤其是螺蛳粉这类需要多个配料包的复合食品,产业链长、环节多,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包装运输,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影响食品安全,更需要企业投入足够的精力去把控。
而监管层面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网红食品更新快、流通渠道多,既有传统电商平台,也有直播带货、私域销售等渠道,监管难度很大。
像一些网红食品的生产工厂,可能挂着智能化、标准化的牌子,但实际生产时却打折扣,等到监管部门发现问题,可能已经有大量问题产品流入市场。
信息来源:人民财评:别让“三无”成为网红食品的标签2024-10-24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消费者的“追捧”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风气。
很多人买网红食品时,容易被销量、口碑、颜值吸引,很少去关注背后的生产资质、品控流程,这也让一些企业觉得“只要营销做得好,品控差点没关系”。
可一旦吃到异物、出现健康问题,受伤的还是消费者自己。
一碗螺蛳粉里的烟头和脚趾甲,看似是“小问题”,却戳破了网红食品的“安全泡沫”。
臭宝曾经靠着消费者的喜爱坐上销量第一的位置,如今却因为品控漏洞和敷衍的态度,一点点消耗着品牌信誉,实在可惜。
食品安全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毕竟,我们吃的每一口食物,都该是安全的。
希望臭宝的事件能给所有网红食品品牌敲响警钟:流量终会褪去,只有守住安全底线,才能走得长远。
也希望未来我们再吃螺蛳粉时,能只享受到“臭香”的快乐,而不是“开盲盒”的惊悚。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