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全中国人民终于重新认识了毛主席的伟大!

2021年,一部《觉醒年代》的热播,让年轻的观众重拾对红色历史文化的兴趣,也让一个新的观点出现:只有把握文艺作品呈现形式,才能让红色文化真正走进年轻人的心中

电视剧有很多出圈的名场面,其中之一,正是青年毛主席夹着书,从倾盆大雨中跑出来的场景,导演用艺术的手法,拍出了毛主席一生的起点。

其实纵观毛主席的一辈子,大半时候,他好像都在做逆流而上的事情,他的观点也好,决策也好,总是很难被同时代的一些人理解,但又总会被后来者称颂。他是当之无愧的最优秀的政治家,他骨子里又还保留着浪漫主义的文人风骨与情怀,他是复杂的,也是生动的,是看起来遥不可及、实则就在你我身边发散着影响力的伟人。

现在的中国人民提起毛主席,无一不敬仰尊崇,每一年的9月9日和12月26日,“天不生润之,万古如长夜”的评论总是会充斥种种不同的社交平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变得越来越快,信息渠道也越来越立体和全面,人们对毛主席的了解一定会更加丰富,对毛主席观点的认知也更加成熟。

但那只是现在,事实上,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76年里,大众对于毛主席的看法,或者说态度,其实经历过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这中间不是没有弯弯绕绕出现。好在弯弯绕绕毕竟已经成为了过去,今天的年轻人们,对毛主席只剩下一句评价:“越是了解伟人的生平故事,就越能感受到伟人的伟大。”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中国人民生平第一次感受到当家做主人的快乐。压在大家头上的三座大山被推翻了,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成为了过去式,老百姓有了农田,有了粮食,有了新衣服,脸上也有了笑容。大家都知道,这样的好日子是毛主席和共产党带来的,所以提起毛主席,大家都自发地高呼“万岁”。

这不是封建思潮的复辟,而是老百姓最为朴素和真挚的心声,他们想不到更好的方式来回报毛主席的付出,只能用“万岁”二字来为毛主席祈福,但愿伟人能够长存于世,但愿伟人的光辉能够永远普照大地。1958年,在视察抚顺的时候,3000多名群众得知毛主席来了,差点儿用热情把他老人家淹没。

没有人组织,大伙儿自发找到毛主席工作的地方,集合在一起,把道路围得水泄不通,纷纷喊着要见上毛主席一面。警卫员担心毛主席的安全,本想上前想办法疏散群众,但毛主席最喜欢的就是走到群众当中,所以他走出去,响应群众的呼喊。3000人争先恐后同他握手,毛主席恐怕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一天的握手仪式。

在建国初期,老百姓对毛主席的爱戴是普遍的,也是质朴的。但是到了八九十年代,社会上的一些人发生了思想上的变化,偏偏他们又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于是导致了部分社会思潮的变化。那个时候,正是“公知”这个特殊的群体最积极冒头的时候,很遗憾,当时人们没能发现他们在舆论宣传上的阴谋。

在他们的嘴里和笔下,顶天立地、开天辟地的毛主席,受到了很不公正的评价。我们承认,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伟大如毛主席,必然也有缺点,也会犯错误,但他们却把错误进行不客观的放大,把毛主席的付出也说成错误。比如毛家满门忠烈,毛主席公正无私,在他们那儿竟然成了用家人的性命沽名钓誉。

如此荒唐,如此荒谬,若是这些人的老祖宗们听到了,只怕棺材板压不住,得连夜起来问候这些不孝子孙。在一个特定的大环境中,人们对毛主席的片面认知,以及不公正的评价,恰恰反映了那个时代信息沟通的闭塞性。而这样的情况只是暂时的,因为时间永远会给出关于一个人的最公道的答案。

现在,这个时代来了,经历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经历了世事无数变迁,经历了中国真正的强起来,人们终于重新认识到了毛主席的伟大。看着家家户户的方便温馨的住宅,看着我们拿在手里随时连接世界的手机,看着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会议上大杀四方,我们不禁感叹,这一切的开端,都是毛主席带来的。

如果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没有毅然决然的解放战争,没有一化三改造,今天的一切都不会来临。中国人民还是生活在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之下。或许中国的命运,早就已经被拿捏在其他国家的手里,或许我们对外的身份标签,已经不是中国人那么单纯。

毛主席诞辰的第120周年,傣族的一个小村落举行了以毛主席个人形象为主题的画展和摄影展。人们纷纷拿出压箱底的黑白照片,向世人展示照片上毛主席生动的样子。画家拿起神奇的画笔,通过村民们的回忆和讲述,生动的再现毛主席工作和生活时的模样。无数游客慕名前来,其中不乏年轻的游客,他们久久地在照片和画作面前驻足。

同一时间点,在遥远的青藏高原,西藏人民也以朴素的方式纪念毛主席诞辰。这里的家家户户都保留着一个传统,在屋里的墙壁上张贴毛主席的画像,在胸前别着毛主席的徽章。当地一个90后的活佛甚至还说,西藏人民的心里,毛主席是比活佛更加灵验的存在,这是一种精神信仰的力量。

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我们能够从中国运动员的背包上看到毛主席的徽章。遍布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园里,我们能听到学生们朗诵和背诵毛主席的诗词文章,伟人的影响,从未在我们的生活中消退,伟人的伟大,也始终照耀和引领着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历史   改革开放   伟人   群众   中国   地主阶级   活佛   生动   老百姓   西藏   家家户户   资产阶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