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记者从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济宁市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员已达784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在保障范围上也实现进一步延伸,将中度失能人员、异地长期居住失能人员均纳入保障范围。截至2025年6月底,累计享受待遇人数达6.1万人,减轻了失能家庭的照护负担。
为保障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持续健康发展,济宁市自2025年起对长护险费用实行总额控制管理,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原则,经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全市235家护理机构的长护基金可用额度,引导各护理机构合理控制护理费用。这一举措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基金使用效率。
在服务创新方面,济宁市积极开展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康复辅助器具租赁试点工作,将电动护理床、多功能轮椅等5类辅助器具纳入保障范围。通过公开招标,引入康力元(济宁)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与山东国录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济宁分公司两家专业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机构。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62人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
针对农村偏远地区重点失能人员照护难题,济宁市积极探索农村偏远地区长护险服务模式及管理机制,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实现农村失能居民“应享尽享”。
此外,为提升护理员队伍专业能力,2025年4月,济宁市相关部门携手中国人寿济宁分公司与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联合开展护理员现场技能培训,积极探索建立“政企校”联动培训机制,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累计开展培训700人次。培训内容涵盖职业道德、专业技能、辅具使用等方面,提升了护理员服务技能水平。
(大众新闻记者 吕光社 实习生 张颖)
更新时间:2025-08-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