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不买美大豆,美国挑软柿子捏,赖当局被逼接盘,签下百亿大单

话说太平洋两岸,最近因为一颗小小的黄豆,闹得是风生水起。一边是美国的农场主,望着堆积如山的黄豆仓库,愁得直挠头;另一边,是台湾的当权者,在美国的“热情”目光下,半推半就地签下了一份百亿大单。这背后,到底是一出怎样的戏码?

这事儿得从根上说起。美国,曾经是我们最大的大豆供应国。 鼎盛时期,美国每年出口的大豆,差不多有四分之一,价值一百多亿美元,都装船运到了中国。可以说,伊利诺伊州田里每三排大豆,就有一排是为中国饭碗种的。这本是一笔双赢的买卖,美国农民赚得盆满钵满,我们也获得了稳定的粮食油料来源。

可好景不长,白宫的主人换了又换,对华政策也跟过山车似的。到了特朗普这儿,更是挥舞起关税大棒,想着“美国优先”,结果这棒子抡出去,没打着别人,先把自己人给砸蒙了。咱们这边也很直接,你加我的关税,我就买别人家的货。市场经济嘛,谁家便宜、谁家稳定,我就买谁的。

于是乎,从2025年5月份开始,咱们就没再下过一张美国大豆的订单。这在过去近三十年里,是头一回。这下可捅了马蜂窝。美国中西部的农业州,那可是特朗普的铁杆票仓。农民们把票投给你,是希望你带着大家赚钱的,不是让你断了大家的财路。 现在,大豆丰收了,可最大的买家没了,价格一落千丈,仓库里的大豆堆得跟小山一样,就是换不来绿油油的美元。这帮“红脖子”农民,眼看着一年的辛苦就要打水漂,能不骂娘吗?

特朗普也急了。他一边在社交媒体上大吐苦水,说中国不买大豆让美国农民损失惨重;一边又放出风声,说要在接下来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重点跟咱们聊聊大豆出口的问题。共和党内部更是人心惶惶,眼看中期选举就要来了,这基本盘要是动摇了,那还玩什么?

他们也想过办法。比如,特朗普承诺从关税收入里拿出一部分来补贴农民。但这终究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法子。贸易战一天不停,这补贴就得一直发下去。美国政府再有钱,也经不起这么个无底洞式的消耗。说白了,用钱安抚,只能保一时,保不了一世。问题的根子,还是得让大豆卖出去。

既然最大的买家不买了,那就得赶紧找“下家”。特朗普政府环顾全球,开始琢磨谁能接下这个盘。这就是典型的“挑软柿子捏”的思路了。

日本、韩国这些盟友,市场就那么大,而且他们自己的农民也得保护,选票不能丢。让他们大规模进口美国大豆,无异于与虎谋皮。印度呢?虽然人口多,市场潜力大,但莫迪政府对本国农业市场的保护是出了名的严,数亿印度农民的利益,他可不敢轻易得罪。美国大豆想敲开印度的大门,难于上青天。

挑来挑去,美国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台湾身上。

在华盛顿的政客眼里,台湾当局无疑是最好拿捏的。长期以来,台湾为了在国际上刷存在感,谋求美国的庇护,对华盛顿几乎是有求必应。美国把那些封存、淘汰的二手武器,高价卖给台湾,台湾也只能咬着牙买单,美其名曰“强化防卫”。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台湾更像美国的“提款机”和“清库存基地”。

现在,农产品滞销了,华盛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个“好伙伴”。于是我们看到,一幕精心策划的戏码上演了。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在会见美国窜访团时,满面春风地宣布了一项“重大采购计划”:未来4年,将采购价值100亿美元的美国黄豆、牛肉等农产品。

这个时间点,实在太巧了。中美贸易关系正僵着,大陆这边刚把美国大豆的门关上,赖当局那边就立马敞开大门,还签下百亿大单。这要说是巧合,恐怕三岁小孩都不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根本就不是一场平等的商业交易,而是一次赤裸裸的政治胁迫。

当然,赖当局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想通过这种“输血”的方式,向美国表忠心,换取华盛顿在政治上、军事上的更多支持。为了抱紧美国的大腿,不惜牺牲岛内农民的利益,也在所不惜。在他们看来,岛内农民的损失,跟所谓的“美台关系”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可问题是,台湾真的能接下这么大的盘吗?

我们来算一笔账。台湾总共2300多万人,一年的大豆进口量大约在260万吨左右。这100亿美元的农产品大单,分摊到4年,每年就是25亿美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几乎是要让台湾的农产品进口市场,被美国一家给垄断了。

民进党前民代郭正亮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量采购美国农产品,必然会引发严重的“排挤效应”。原本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农产品怎么办?岛内自己种的农产品怎么办?为了讨好一个“主子”,就要砸掉无数本地农民的饭碗, 这种做法,已经引发了岛内民众的强烈不满和怨声载道。

更可笑的是,即便台湾民众勒紧裤腰带,把美国大豆当饭吃,也根本填不上大陆留下的巨大缺口。大陆一年不买,就空出了上百亿美元的市场,这是台湾那点小体量无论如何也消化不了的。所以,美国逼着台湾接盘,对解决美国农民的困境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一场自欺欺人的政治秀罢了。

特朗普政府想打“台湾牌”,把台湾的采购当作向我们讨价还价的筹码。但这算盘,恐怕是打错了。

在我们这边看来,这恰恰证明了美国已经黔驴技穷。当一个世界头号强国,需要靠向自己的一个小棋子强行倾销商品来挽回损失时,这本身就说明它在正面战场上已经输了。

而且,全球市场早已悄然生变。我们不买美国大豆,自然有别的卖家抢着补位。以巴西、阿根廷为首的南美国家,已经迅速成为了我们新的主要大豆供应方。 从种植、采摘到运输,一条完整且稳固的供应链正在加速形成。当这种新的贸易格局一旦稳定下来,美国再想挤回来,可就难了。市场就是这样,你主动放弃了,位置很快就会被别人占领。

所以说到底,这件事的本质其实很简单。

第一,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农民的困境,完全是其政府的错误政策一手造成的。 本来合作共赢的局面,非要搞成零和博弈,最终只会害人害己。

第二,台湾当局“挟洋自重”的棋,只会越走越窄。 妄图通过牺牲民众利益,来换取外部势力的虚幻承诺,最终只会被当成可以随时丢弃的棋子,沦为国际笑柄。民众的利益才是执政的根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第三,中国市场的巨大体量和不可替代性,是我们最重要的底气。 在大豆这件事上,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我们手里。美国想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想让堆积如山的大豆找到出路,靠逼迫台湾接盘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出路,就是回到谈判桌前,拿出诚意,与我们好好谈。

现在,距离APEC峰会越来越近,特朗普已经有些等不及了。他提前放话想谈,还提前剧透议题,这恰恰暴露了他的焦虑。事实已经证明,没有了来自中国大陆的订单,美国的那些金灿灿的大豆,最终可能真的只能烂在地里当肥料。想摆平美国的农民团体,他最终还是得来我们这里找出路。

历史和现实都在告诉我们,妄图通过施压和霸凌来解决问题,最终只会被现实狠狠地打脸。这颗小小的黄豆,映照出的,是全球政经格局的深刻变迁,也是一个时代必然的走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财经   美国   当局   大豆   大陆   台湾   农民   农产品   华盛顿   岛内   黄豆   美元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