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信部门通报了一批利用AI技术编造网络谣言的典型案例,累计关闭2210个违法违规账号。这些谣言涵盖社会民生、自然灾害、公共政策等多个领域,通过伪造图片、视频和虚假信息误导公众,甚至实施诈骗。以下是部分被曝光的案例:
1. “AI预测彩票百分百中奖”:不法分子声称AI能预测中奖号码,诱导用户付费,实为骗局,相关账号已被封禁。
2. “扫码领五险一金补贴”:假冒官方名义诱导扫码,实为窃取个人信息或诈骗钱财。
3. “中国残联开展APP试点”:冒用官方机构名义推销虚假项目,骗取残疾人群体资金。
4. “广东冰雹比鸡蛋大”:利用AI生成虚假图片,夸大灾情制造恐慌。
中老年人因信息甄别能力较弱,容易成为AI骗局的目标。以下结合真实案例,提供4招防骗技巧:
案例:“AI预测彩票”宣称“百分百中奖”,实为骗取手续费或诱导投资;扫码领“五险一金补贴”则通过伪造政策文件引流诈骗。
应对: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官方政策补贴均通过正规渠道发布,且无需预付费用。
案例:假冒中国残联名义推广“助残基金”,实为非法集资。
应对:通过官网、官方热线或线下机构核实信息。例如,中国残联已明确声明从未授权任何APP试点活动。
3. 识别AI伪造的图片、视频
技术特征:AI生成的图片可能出现光影不自然、文字模糊、肢体扭曲、人物手指数量不对等问题;虚假视频常通过拼接、换脸技术制作,背景音与口型可能不匹配。
案例:1月7日9时5分,西藏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灾情牵动人心,许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为灾民祈福。
但与此同时,社交平台上却出现了一张戴帽子小孩被压在倒塌建筑物下的图片,这张图片被多个账号发布,并与本次地震关联。但经多方查证,上述图片实为AI工具创作,原始作者在2024年11月18日发布了相同画面的短视频,并明确声明是AI生成。这一行为不仅误导了公众,还可能对救灾资源的合理分配产生不良影响。
ai生成的“地震被压女孩”画面,可明显看出画面中人物左手有六根手指
4. 不轻信“紧急事件”、“社会恐慌”类信息
案例:“重庆火灾致百人失联”、“杭州恶性案件”等谣言利用公众焦虑博取流量,经查证均为虚构。
应对:遇突发事件,优先查看权威媒体或政府通报,避免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
多与家人沟通:遇可疑信息及时与子女或亲友确认。
善用举报渠道:发现谣言或诈骗,通过平台举报功能或拨打12377网络举报热线反馈。
学习基础技术知识:了解AI生成内容的常见漏洞,提升信息甄别能力。
网络空间清朗需全民参与,尤其是易受骗群体更需提高警惕。守住“不轻信、不转账、多核实”的原则,方能远离AI技术滥用的陷阱。
参考资料:网信中国、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等权威通报。
更新时间:2025-05-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