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2月8日,重庆杨家山监狱,一个瘦弱的女子被特务医生残忍杀害。她就是谢葆真,杨虎城的夫人,杨将军得知消息后,潸然泪下,亲自火化了夫人,从此带着她的骨灰盒,日夜不离身边。
很多人不知道,谢葆真其实是一名共产党员,小时候在西安女子模范小学读书,深受进步师生的影响。
1927年,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才14岁的谢葆真打算参加革命,报名参加了共产党办的“中山学院”妇女运动班,在宣侠父的影响下,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很多同龄少女还不谙世事,小小的葆真却已经在考虑如何救国救民了。同年秋天,她跟随部队来到安徽太和县,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小姑娘,被选为“太和县妇女联合会”主任委员!大家对她刮目相看。
在这里,谢葆真有使不完的劲头,协助办学校,除陋习,发动妇女参加革命。原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妇女们,在她的带动下,开始走出家门,学习文化,追求自由。当地人都说,她看起来是个小丫头,但能办大事。
1928年春节前夕,一个消息传遍了太和县:谢葆真要嫁人了,她要嫁的人,正是杨虎城将军。不过杨将军当时已经小有名气,手握重兵,她只是一个15岁的小姑娘。这门亲事,怎么看都不太搭,其实这桩婚事早就经过河南省委批准了。
起初,杨虎城对共产党还很警惕,在谢葆真日夜不懈的“枕边风”下,将军的态度开始松动。他开始支持修建泾惠渠,让陕西的粮食产量提升了七八倍,棉花亩产也提升了四倍。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蒋介被迫同意了抗日主张,却在事后逼迫杨虎城出国考察。即使身在异国他乡,谢葆真也没有忘记使命,经常在华侨聚集的地方进行抗日宣传。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身在海外的杨虎城坐不住了,想回国参战。很多人劝杨虎城别回去,猜测蒋介石绝不会放过他,万一有去无回怎么办?
谢葆真高估了蒋介石的度量,为抗日大业支持丈夫的决定,抗战正值用人之际,哪能贪生怕死?
1937年11月,杨虎城回到了祖国,很快就被特务抓捕了。得知丈夫被囚的消息后,谢葆真动身了,要去营救丈夫。
当时谢葆真已经有了五个孩子,完全可以选择安全的道路,她不想抛下丈夫,便留下四个女儿,只带着最小的儿子,奔了过去。
这一去,就是十年生死路,1938年2月,谢葆真被骗到南昌后立即遭到关押。不久,谢葆真被送到湖南,终于见到了分别已久的丈夫。
看到丈夫憔悴的面容,谢葆真的心都碎了,很快调整心态,打算陪伴丈夫度过这段艰难岁月。
监狱的生活比想象中更加残酷,特务们知道谢葆真是共产党员,对她格外“照顾”,经常故意刺激她,在精神上进行摧残。这个女子不是好欺负的,她写血书抗议囚禁,当面大骂特务,愤怒时甚至把手中的东西砸向看守。
面对谢葆真的顽强反抗,特务们恼羞成怒,对她进行了加倍的折磨。越是这样,她反抗得越厉害,绝食、服毒、吞金……用尽一切办法与敌人斗争。
1947年初,经过近十年的监禁生活,谢葆真已经极度虚弱,长期的绝食抗争让她瘦得不成人形。
特务们觉得时机成熟了,决定彻底解决这个“麻烦”。2月的一天,几个特务走了进来,牢牢捆住了她,一个医生模样的人手里拿着一支注射器,褪去她的衣物,将毒液注入了她的大腿,被杀害这一年,她才34岁。
杨虎城得知消息后,颤抖着双手为心爱的妻子收殓,亲自火化了她的遗体。从那以后,他把妻子的骨灰盒放在身边,日夜不离。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了,杨虎城再也看不到这一天了,已经被特务秘密杀害了。
在戴公祠的花坛里,人们挖出了杨虎城父子的遗体,直到死亡的最后一刻,他还带着妻子的骨灰盒。1950年2月7日,这对革命夫妇被一起安葬在西安南郊的陵园里,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历史上悲壮的篇章。参考资料:中国军网《用信仰照亮人生——读《永葆真心:共产党员谢葆真》》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