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图片来源:淘宝@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产品截图
上周末蹲守华强北的数码老炮儿都在传:“远望数码城的iPhone Air档口,老板把展示机都收起来了——供应链说,这玩意儿暂时不生产了。”昨天,博主@定焦数码 直接把这个“圈里消息”锤实:iPhone Air因国外销量没达标、国内发售推迟,已经进入暂停生产状态。前期屯的库存够卖一阵子,但要等订单攒够了再开工。
作为2022年苹果专门针对“中端市场”推出的“小屏旗舰”,Air从一开始就被寄予“填补标准版与Pro之间空白”的厚望。如今才卖了两年多就停产,与其说是“产品迭代”,不如说苹果终于认栽:它的中端牌,没打好。
Air的“凉”,早有预兆。

图片来源:淘宝@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产品截图
定焦数码援引供应链人士的话说,Air在海外市场的销量远低于苹果预期——欧洲、东南亚的经销商反馈,当地用户更认iPhone标准版的“均衡配置”,对Air“小屏+略贵”的卖点并不感冒;而国内市场更惨:去年iPhone 15系列发售时,Air因为“定位模糊”被临时推迟,等今年要发力时,华为Mate 60系列已经抢占了高端市场,小米、OPPO的中端机又把6000-7000元价位段的“配置内卷”做到了极致。
“用户不傻,花6500买个‘没高刷、没长焦’的‘青春版Pro’,不如加1000买Pro,或者减500买安卓旗舰。”一位线下渠道商跟我吐槽,“Air的库存周转天数比标准版长了30天,经销商都不愿意压货。”
其实Air的定位,从一开始就拧巴。
苹果当初想的是:用“小屏+旗舰芯”吸引两类人——嫌Pro太大、嫌标准版不够“高级”的用户。但问题是,中端用户要的不是“伪高端”,是“性价比”:
更关键的是,苹果的“品牌溢价”在中端市场不好使了。以前用户买苹果,是冲“独一无二的生态”;但现在安卓的生态已经补上了短板,用户凭什么为Air的“小屏”多掏冤枉钱?
Air的暂停生产,本质是苹果的“战略止损”——与其在卖不动的中端机上下功夫,不如把资源砸向更赚钱的高端系列。
投资机构的消息更直接:苹果计划2025年底前削减iPhone Air百万台产量,把这些产能转去做iPhone 17系列。这不是“放弃中端”,是苹果在“集中火力打高端”——毕竟,Pro系列的毛利率高达42%(Air只有35%),多卖一台Pro,能顶1.5台Air的利润。
但对行业来说,这波操作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有人说,Air的停产是苹果“回归初心”——专注做高端旗舰。但我觉得,这更像一场“赌局”:
结束语
iPhone Air的暂停生产,不是一个小产品的退场,是苹果对“中端市场”的彻底妥协。它终于承认:靠“品牌溢价”卖“阉割版旗舰”,换不来中端用户的认可。
对苹果来说,这或许是重新聚焦高端的开始;但对消费者来说,我们失去的,是一个“不算完美,但曾经有特色”的选择。而更值得关注的,是苹果接下来的动作——它能把高端市场的增长,补回中端丢失的份额吗?
毕竟,在手机行业,“押注高端”从来不是“放弃中端”的借口。毕竟,用户的需求,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