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时隔五年,瑞幸咖啡欲重返美国资本市场。
近日,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兼CEO郭谨一公开表示,瑞幸咖啡正积极推动重回美国资本市场,但没有具体时间表。
2020年,美股上市的瑞幸咖啡爆发财务造假丑闻,从美股退市。经过内外部全面彻底的调查和严肃处理,事件相关的原股东和团队彻底退出,大钲资本作为新控股股东和新管理团队全面接手。
这五年,瑞幸咖啡发生脱胎换骨般变化。2020年,公司亏损55.89亿元;2024年,公司盈利29.32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净利润接近18亿元。
门店数是外界观察咖啡市场的一个指标。瑞幸咖啡仍然在快速扩张,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门店数约为2.62万家,其中,第二季度净增加2109家。
瑞幸咖啡为何要重返美股主板市场?行业观察人士认为,目前,瑞幸咖啡仍在美股场外市场交易,基本上没什么流动性。重返主板市场,除了估值与融资渠道考虑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重塑公信力,释放全球化野心。
绝境重生的瑞幸咖啡,能否顺利如愿,尚需一步步过关斩将。
二次“赶考”美股主板
曾经因为财务造假而轰动一时的瑞幸咖啡,再谋美股主板上市。
近日,厦门市工商联发布的视频显示,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兼CEO郭谨一在2025年厦门企业家日大会上表示,随着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解决、企业经营态势持续向好,瑞幸咖啡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正积极推动重回美股主板上市进程,该项工作一旦完成,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事件。
不过,11月12日,对于重回美股主板上市的具体时间表,瑞幸方面回应称,“瑞幸咖啡会持续关注美国资本市场,但公司目前对于重返主板上市没有确定的时间表,现阶段的首要任务,仍是践行公司的业务战略、聚焦发展。”
公开信息显示,瑞幸咖啡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中国咖啡连锁品牌,总部位于厦门。公司由神州优车创始人陆正耀、COO钱治亚创立,定位新零售专业咖啡运营商,致力推动咖啡消费在国内的普及和发展。
2017年10月底,瑞幸咖啡实验性门店在北京银河SOHO营业。此后,瑞幸咖啡开始出现在各大城市核心区域。2019年5月,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瑞幸咖啡真正为大众所熟知,源自浑水做空及子公司承认财务造假。
2020年1月,浑水公司发布89页做空报告,指控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导致其股价暴跌。3个月后,瑞幸咖啡发布公告,承认虚假交易22亿元的惊天丑闻,股价暴跌80%。
随之而来的是,内外部全面彻查和严肃处理,与造假相关的原始股东及团队包括钱治亚、陆正耀等人退出瑞幸咖啡,公司股票从美股主板退至场外市场。大钲资本作为新控股股东和新管理团队全面接手。瑞幸咖啡重组后,郭谨一接替陆正耀成为新一任董事长兼CEO。2022年后,公司完成金融债务重组,随即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五年后,瑞幸咖啡为何要重返美股主板市场呢?
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有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资本诉求。目前,瑞幸咖啡在美股场外市场交易,流动性和估值偏低,融资功能丧失。主板上市,则打开了融资空间,为公司全球扩张提供弹药。第二,重塑公信力。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重返美股主板市场,能够重塑公信力,有利于瑞幸咖啡品牌度提升。第三,全球化扩张需要。目前,瑞幸咖啡在海外门店数89家,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合计87家,美国2家。重返美股市场,借力全球资本,有利于全球扩张。
业绩连续两年半双增
因为财务造假丑闻被“罚下场”,瑞幸咖啡靠什么重返美股主板市场?
郭谨一表示,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解决、企业经营态势持续向好。
瑞幸咖啡重组后,新的管理层在内部进行了战略大“清洗”,对门店布局、营销策略、产品策略、数字化体系等各个方面大范围调整,全新的瑞幸咖啡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在转型翻身方面,新的瑞幸咖啡在门店、营销、产品、管理方面,都有大幅转变,注重精细化。
外界感受最为明显的是产品,瞄准年轻人,转向奶咖、果咖等咖啡饮品。
生椰拿铁、酱香拿铁等新品带火了瑞幸咖啡。生椰拿铁八个月贡献12.6亿元收入,酱香拿铁上市首日销售上亿元,这让瑞幸咖啡风光无限。
经营业绩数据向好,一定程度上说明瑞幸咖啡实现了“绝境重生”。
瑞幸咖啡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40.33亿元,同比增长33.34%;净利润为亏损55.89亿元,亏损大幅扩大。
2021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9.65亿元、132.93亿元、249.03亿元、344.7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86亿元、4.88亿元、28.48亿元、29.32亿元,持续盈利。
2025年上半年,瑞幸咖啡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12.24亿元、17.76亿元,同比增长44.57%、125.35%,均为高速增长。
业绩连续两年半增长,且从2021年以来持续盈利,表明瑞幸咖啡经营较为稳健。
门店数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瑞幸咖啡已在全球拥有2.62万家门店,其中,第二季度净增加2109家。
在中国市场,瑞幸咖啡已经成长为咖啡行业“一哥”。门店数,瑞幸咖啡是星巴克的3倍多。业绩方面,2025年中期,星巴克中国营业收入约105亿元,约为瑞幸咖啡的一半。
市场估算,星巴克中国的净利润12亿元左右,也不及瑞幸咖啡。
显然,亮眼的业绩,是瑞幸咖啡重返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所在。
当然,作为曾经因为财务造假被踢出市场的瑞幸咖啡,要想顺利重返美股主板市场,尚需闯过重重关卡,信息披露、内部治理等,要求可能更为严格。
瑞幸咖啡能否达到预期,还需要时间作答。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