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真面目还是藏不住了,说了半天的要跟中国交好,真落到实处上,根本没有多少有价值的内容。
反而是谈判之外的小动作,是一个不少,前些天,美国财长就要求我国停止购买伊朗和俄罗斯的石油。
我国一如既往地不在意,回应的时候很直接,也很霸气。
贸易谈判桌上,美国财长突然抛出一张意料之外的地缘政治牌,国际油价市场暗流涌动。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7月21日接受CNBC采访时面带微笑,语调平和。他声称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气氛“良好”,仿佛两国经贸关系正沐浴在阳光下。
话音未落,这位财长话锋突转:“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讨论其他事情了。不幸的是,中国是受制裁的伊朗石油和俄罗斯石油的大买家。”
他抛出了一个直白的威胁:若中国不停止购买俄伊石油,美国将考虑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00%的次级关税。贸易谈判焦点瞬间从传统经贸领域转向地缘政治博弈。
此时距离中美“关税休战”到期仅剩10天,全球两大经济体的谈判桌下,悄然安放了一枚地缘政治炸弹。
贝森特的威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特朗普政府精心策划的连环行动。就在一周前的7月14日,特朗普向北约秘书长抛出“50天最后通牒”:若俄乌不能在50天内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更具威胁性的是,美方同时计划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一位美国参议员甚至放话称,将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500%的关税,这一数字高得令人咋舌。
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明确了这一策略:“任何购买受制裁俄罗斯石油的国家都将面临最高100%的次级关税。”他还呼吁欧洲盟友跟进这一措施。
耐人寻味的是,一个月前特朗普的态度截然相反。6月24日,他在社交媒体上突然发文称:“这下中国可以继续购买伊朗的石油了。希望未来他们也能从美国购买很多(石油)。”
白宫官员当时匆忙“找补”,解释总统意在表达“伊朗没有封闭霍尔木兹海峡是顾忌中国利益”。次日,特朗普更是在北约峰会记者会上亲口表示“不会阻止中国购买伊朗石油”。
而如今,美国财长的说辞无疑是全盘否定了总统先生的说法,彻底把制止中国购买俄罗斯与伊朗石油的心思表现了出来。
在如此戏剧性的转变背后,究竟隐藏着美国怎样的战略算计?
面对美方威胁,中国展现了清晰而坚定的立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6月25日已明确回应:“中国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
这一立场在7月22日得到进一步强化。复旦大学教授辛强分析指出:“北京可能会坚持贸易谈判必须聚焦贸易,不能被其他问题‘裹挟’。” 中国不可能允许美国将关税以外的问题“安插”进谈判。
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占总量15%以上,中国是俄罗斯石油第二大买家。中伊合作更是牢不可破,两国签署了长达2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承诺投资4000亿美元换取伊朗稳定石油供应。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7月18日强调,中美应“秉持平等态度,尊重彼此关切,努力实现互利共赢”。这一表态被视为对贝森特言论的预先回应。
在能源安全领域,中国已构筑了坚固的防线。中国战略石油储备达11.8亿桶,进口渠道多元化,新能源发展迅猛。
电动车销量占全球60%,风能、光伏装机量世界第一。美国“石油禁令”的威胁在中国能源安全战略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在这场围绕石油展开的博弈中,俄罗斯的态度耐人寻味。面对美国对中国购买俄油发出的直接威胁,普京政府选择了异常沉默。
有分析认为,俄罗斯可能有意让中国分担部分国际压力,或是想借此转移美国注意力,为俄乌战场争取更多战略空间。
但更深入观察可见,中俄早已形成能源合作的“双生纽带”:中国需要稳定能源供应,俄罗斯需要可靠出口市场。
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背后,是美国深层的战略焦虑。美财长将贸易谈判转向国安议题的突然动作,暴露了美国急于从俄乌冲突中抽身的迫切心态。
一位国际问题专家指出,美国希望尽快结束俄乌冲突,“将更多精力投放到印太地区”,除了经济上不如意外,美国也迫切地希望能在印太地区减少中国的影响。
不过从更深层来看,美国国内经济困境也是推动这些强硬政策的幕后推手。美国通胀高企,物价飞涨,特朗普急需寻找“替罪羊”转移国内矛盾。
同时,特朗普支持率下滑,对乌克兰军援,对俄罗斯制裁,对华展示强硬姿态都会成为其国内政治筹码。
然而,关税武器对美国自身伤害日益显现。数据显示,中国对美贸易依赖度已从2018年的20%降至2024年的11.2%,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依然高达2954亿美元。
当美国超市里从玩具到家电都离不开“中国制造”时,贝森特的威胁更像是一把双刃剑,而且,美国还握住了更锋利的那一端。
全球能源棋局上,美国财长的威胁如同重锤落下却未激起预期波澜。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俄能源贸易额同比增长5.2%,一条条油轮依然穿梭于波斯湾至中国港口的海上通道。
石油市场用沉默回应政治威胁,当贝森特呼吁欧洲盟友共同实施“二级关税”时,布鲁塞尔的官员们低头翻看文件,会议室里只听见空调运转的嗡鸣。
国家利益不是谈判桌上的筹码,而是不可移动的基石。石油流动的方向,最终由市场与国家战略共同决定,而非单方面的制裁威胁。
信息来源:
特朗普威胁对俄征100%关税 中方回应——光明网
美国财政部长竟威胁:中国买伊朗和俄罗斯石油,得谈谈——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07-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