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无锡急红眼!江苏强县为啥宁当"省的亲儿子"不做市的"小跟班"

苏州无锡急红眼!江苏强县为啥宁当"省的亲儿子",不做市的"小跟班"

文/醉眼朦胧看世界

导语

在长三角经济版图上,江苏的县域经济堪称“现象级存在”——昆山连续20年霸榜全国百强县之首,江阴GDP超4700亿堪比中西部地级市,张家港、泰兴、沭阳等强县也个个身怀绝技。但鲜有人知,这些县域“大佬”与地级市之间藏着独特的权力博弈:为什么江苏死死守住“县改区”红线?省管县模式又如何改写了中国县域经济的游戏规则?


一、省管县:江苏经济的“造血密码”


江苏的财政账本里,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全省近40%的税收来自县级市。

以昆山为例,2023年财政收入超1200亿,若按“县改区”惯例划归苏州直管,省财政将直接流失超百亿“真金白银”。更关键的是,省管县模式赋予县级市“经济自主权”——昆山能独立规划产业园区、审批重大项目,甚至拥有与省级部门“直通”的政策通道。这种“小马拉大车”的灵活性,让昆山从农业县蜕变为“世界工厂”,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1/3。


对比数据:


- 浙江强县(如义乌)仍需向地级市上缴约30%财政


- 江苏县级市仅需向省里缴纳固定比例,其余留县发展


二、地级市VS省级:一场看不见的“县域争夺战”


“昆山变区,苏州吃肉,省里喝汤”,这句调侃道出权力博弈的本质。

若江阴“撤市设区”并入无锡,无锡市区GDP将暴增70%,但江苏省级财政会失去一个“超级提款机”。这也是为什么盐泰锡常宜铁路规划中,江阴站点规格远超无锡市区——省级层面用基建资源“绑定”强县,确保县域经济持续反哺全省。


典型案例:

宜兴曾因“县改区”争议陷入发展停滞,最终在省级干预下保留县级市身份,如今凭借环保产业和紫砂经济成为“双百亿俱乐部”成员。


三、县域经济的“江苏范式”如何影响全国?


江苏的省管县模式,打破了“地级市虹吸县域”的传统路径。

当中西部城市热衷“摊大饼式”扩张时,江苏通过“强县战略”实现均衡发展:苏北沭阳电商年交易额超千亿,苏中泰兴化工园区产值破两千亿,苏南四小龙(昆太张常)更是撑起长三角制造脊梁。这种“百舸争流”的县域生态,让江苏GDP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二。


专家观点:

“省管县模式本质是分权智慧,既释放县域活力,又通过省级统筹避免重复建设。这与浙江‘强省会’、广东‘强市带弱县’形成鲜明对比。”——南京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


结语


从昆山的电子车间到江阴的港口巨轮,江苏的县域传奇远未落幕。省管县模式如同精密齿轮,既保障了县级市“野蛮生长”的自由,又维系着全省经济的高效运转。当中国城镇化进入深水区,江苏经验或许正在书写县域经济的新答案:县域强,方能全省强;百花齐放,才是真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无锡   苏州   江苏   县级市   沭阳   江阴   昆山   跟班   省级   模式   财经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