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一黑马出世!年收6126亿遥遥领先小米,小学没毕业的他凭啥

没上过几天小学的大老却白手起家成为富豪。

公司市值直遥遥领先腾讯、小米,稳居中国500强榜单的前列。

甚至在网络营销的如今也是低调行事。

从散工干到上市公司的老板他到底干了什么?

从木匠到“炼化巨头

1989年,年仅三十多岁的李水荣还只是浙江绍兴的一个小村庄里的小木匠,那时他的世界只有木头和锯子。家境贫寒,父母早逝,他早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没有高学历,没有显赫背景,工作的散工干只堪堪维持生活。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让李水荣敏锐地察觉到商机。

他开始收购拆迁下来的旧木材再将其加工出售,这也让其小富一笔,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宽,他大胆地将目光投向了纺织行业。1990年,他以20万元的资金,在绍兴开办了自己的布厂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什么时代的创业都是艰难的,1992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纺织行业遭遇寒冬。

许多企业纷纷倒闭李水荣的布厂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是李水荣不想就此放弃,于是转行到了化纤行业。

战略转型

1996年,李水荣逐渐意识到单纯依赖纺织行业的传统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行业环境,他开始思考如何实现企业的转型与升级,确保企业在未来能够稳步增长。

经过多番深入思考与调研,李水荣决定进军化纤行业,这个决定对于李水荣来说,是一次大胆的战略性选择,尤其是在那个时期化纤行业的技术壁垒较高且资金需求庞大。

当时的也是怀着不确定的心打算放手一搏,开始着手筹备资金和技术引进。

1998年李水荣成功筹集了2.5亿元人民币,投资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加弹机设备。这项技术革新使得他能够开始生产高端涤纶丝,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品生产限制,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在技术的支持下他的企业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还在行业中取得了先发优势。李水荣的及时转型很快便显现出成效。

仅仅两年后,荣盛控股的销售额便突破了7亿元大关,证明了化纤行业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李水荣决策的正确性。

市场的回报和行业的认可,让他更加坚定了继续扩大企业规模的信心。到了2001年,李水荣再次做出了重要决策——投资3.8亿元对另一条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

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进一步优化了产品的技术性能,使得荣盛控股成功实现了年产值10亿元的目标。

通过不断的资金投入和技术突破,荣盛控股在化纤行业中稳固了其领先地位,逐步成为业内的重要企业。

李水荣并没有因当前的成就而满足他始终保持着对行业未来的敏锐洞察和不懈追求。在化纤生产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他决定进一步向上游延伸产业链,扩大公司在化纤行业中的综合竞争力。

于是,李水荣开始投资建设聚酯、PTA等化学品生产项目,最终成功构建起了一个从化纤到炼化的全产业链,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增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也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油战略

随着荣盛控股的快速发展,李水荣逐渐意识到原油供应问题可能会成为企业进一步扩张的瓶颈,制约其持续增长。

为了保障生产的原料稳定供应,并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李水荣开始了对原油产业的布局,并将其视为战略性的核心业务之一。

2014年,国家出台了一项重要政策允许民营企业参与炼油项目,这一政策的发布为民营企业进入原油产业提供了历史性的机会。

李水荣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迅速意识到这是一个能够改变企业命运的契机。

于是他立即牵头成立了浙江石化,并成为首批获得政府许可的民营炼化项目之一,借此抓住了国家政策红利,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浙江石化的一期工程顺利投产并在同年实现了748亿元的产值。到了2021年,浙江石化的表现更为亮眼,年产值突破了千亿元大关,成为全国32家千万吨级大型炼化厂中的佼佼者。

这一成就不仅是李水荣个人眼光的体现,更是他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不可否认李水荣的成功除了依赖于时代赋予的政策红利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个人对市场经济的敏感度和对时政新闻的关注。

他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政策变化和市场动向并在这些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这使得他能够在充满挑战的商业环境中稳步前行,获得了卓越的成绩。

家族式管理

和其他生产厂的管理方式不同,李水荣采用了“家族式管理”,将家族成员安排在关键岗位上,确保了决策的高效性和执行力。

李水荣强调“拍板不拖、签字不过夜”的原则,确保每一个决策都能迅速落地。

在他的领导下,荣盛控股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决策体系,使得企业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迅速应对挑战。

李水荣不仅关注企业的发展,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他个人捐款以及企业的公益活动,涉及扶贫、教育和环保领域,逐步树立了公司的良好社会形象。

他常说:“企业不仅是为了赚钱,更要对社会负责。”这种理念为公司文化注入了更强的社会责任感。

未来展望

截至2022年,荣盛控股年营收已达到6126亿元,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

但很显然李水荣的野心并不打算止步于此,他将继续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投资与项目布局,目标是通过创新和技术积累,保障公司在未来制造业中的核心地位。

他坚信:“企业的发展,永远在路上。”在他的带领下,荣盛控股将继续前行,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编辑:Q


信息来源:“《证券时报》官方百家号”——(荣盛石化:积极推进出海战略 3年累计回购增持超86亿元)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李水荣)

信息来源:“财经通讯社”——(国家发改委:加快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0

标签:财经   遥遥领先   小米   中国   黑马   小学   行业   企业   化纤   政策   原油   公司   散工   石化   浙江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