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津滨海客户端】
津滨海讯(记者 岳立杰 戴枭翔 摄影报道)10月27日,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召开主题为“继往聚能 智创未来”全面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工作部署会。会议系统动员并精细部署了全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全覆盖工作,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在全国立得住、叫得响的人工智能教育“滨城样板”。全区各中小学相关负责人及骨干教师通过线上分会场同步参会。

强化顶层设计 构筑“双中心”专业支撑体系
会议伊始,滨海新区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宣读了《关于成立滨海新区人工智能教育研训中心及人工智能教育融合指导中心的决定》,并公布了首批受聘教学专家名单,与会嘉宾为到场专家颁发了聘书。这两个中心的成立,为新区人工智能教育装上了专属的“教研引擎”和“融合智库”,标志着此项工作进入了体系化、专业化推进的新阶段,为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随后,滨海新区教师发展中心相关专家解读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研究的国家级课题工作方案,为新区融入国家级研究视野指明了路径。
汇聚基层智慧 共享先行先试实践经验
会议还特别设置了经验分享环节,来自滨海新区小、中、高学段三所代表性学校带来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探索。塘沽三中心小学金环校长以“点燃星火 智启未来”为题,分享了在小学阶段启蒙人工智能教育的生动实践;大港第四中学高菁副校长阐述了学校“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的系统推进方案;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董彦旭校长则聚焦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他们的分享,为全区各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范本。

聚焦落地应用 打通资源与政策“最后一公里”
为保障教学实践有平台、有资源,会议还特邀中央电教馆培训师岳春光老师,对央馆人工智能平台资源的使用方法进行实操性解读,旨在帮助一线教师快速掌握这一核心教学载体。区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对《滨海新区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进行了解读。这份为期三年的行动蓝图,明确了新区在课程体系、资源供给、师资队伍、实践场景等方面的目标任务与实施路径,为未来工作绘就了清晰“施工图”。

凝聚共识再出发 全力打造“滨城样板”
会议最后,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党委负责人作总结部署讲话。该负责人站在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重大意义,分析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就抓好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要将“技术之变”转化为“教育之机”,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滨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为培养智能时代的创新型人才筑牢根基。“今天的大会,既是一次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的学习会,更是一次凝聚力量、全面启动的动员会。”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双中心’的成立到三年行动计划的发布,我们构建了从专业支撑到落地实施的完整闭环。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不折不扣地将国家战略与地方实际紧密结合,打造出人工智能教育的‘滨城样板’。”
据介绍,2024年年底,滨海新区已完成了央馆人工智能课程87所试点校的建设,为全面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新区将依托新成立的研训和融合两大中心,全面加强师资培训,打造具有新区特色的课程资源研发体系,实现人工智能课程的全面普及和校园数字化教学转型。
政策的顶层设计如何在学校层面“开花结果”?身为经验分享代表之一,高菁深感责任在肩。“会议的部署系统而务实,特别是央馆平台的解读和三年行动计划的发布,让我们基层学校方向更明、底气更足。”她表示,目前学校已经将AI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 同时建立了以国家智慧平台、央馆平台和天津平台的三平台支撑模式,创立三层培训体系,打造三层课程框架,开发了30节人工智能精品课例,推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全学科教学。她说:“虽然我们是一所农村学校,但是拥有5位央馆人工智能培训师。接下来,我们将把会议的精神与兄弟学校的优秀经验带回学校,进一步完善我校的顶层设计与实践路径,确保人工智能教育不仅能‘全面开花’,更能‘结出硕果’。”
随着部署会各项议程的圆满完成,滨海新区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的引擎已全面启动,一幅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崭新画卷正在渤海之滨徐徐展开。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新时间:2025-10-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