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与玛雅的天地对话》:秋分之日,这场跨越千年的文明之约即将启幕

当北纬30°的古蜀文明遇见美洲大陆的玛雅文明,当中国秋分的月光邂逅墨西哥祭祀日的朝阳,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正悄然酝酿。

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入选作品《古蜀与玛雅的天地对话》今日在Discovery国际平台和创作计划相关国内外新媒体平台播出,带我们解锁两大古老文明的自然共生密码。

视频加载中...

△纪实短视频《古蜀与玛雅的天地对话》

提及秋分,不同文明有着同样的敬畏与珍视。对玛雅文明而言,秋分是与太阳对话的重要时刻。每年这一天,太阳西斜时,库库尔坎金字塔北面两底角的蛇头雕刻,会将影子与阶梯棱角相连,在阶梯上投下蜿蜒的蛇影;随着光影流转,塔身上更会浮现“羽蛇从天而降”的奇景。

即便玛雅文明已在历史长河中沉淀,如今每到春秋分,玛雅人的后代仍会奔赴遗址祭祀,汲取太阳的能量,祈求好运与丰收,让古老的信仰在时光中延续。

△纪实短视频《古蜀与玛雅的天地对话》海报

而在中国,“秋分”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写道:“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一天,昼夜等长、寒暑均衡,藏着古人对天地规律的深刻洞察。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今阖家团圆的中秋节,便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古人还将秋分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夏日的雷鸣渐渐隐去;二候蛰虫坯户,昆虫忙着修缮巢穴以备寒冬;三候水始涸,江河湖沼的水量慢慢减少,每一幕都是自然的时序诗篇。

△《古蜀与玛雅的天地对话》剧照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作为拉美大国,墨西哥是中拉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桥头堡,而《古蜀与玛雅的天地对话》,正是中墨文明互鉴的生动载体。这部纪录片邀请中墨两国知名专家学者携手探索——一边是“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金沙文明,一边是隐匿近千载、神秘又辉煌的玛雅文明,两大曾创造人类历史奇迹的文明,将在镜头前展开深度对话。

△张光直先生提出的“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概念

纪录片以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提出的“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概念为切入点,从自然地理视角探寻文明起源。

早期的中国文明与玛雅跟中美(洲)地区文明是有相似的宇宙观,中国文明认为这个宇宙也是分不同的层次的,玛雅基本的宇宙观是这个宇宙分为天界、人间还有地下世界,而这三个世界又是由神树来沟通的。

玛雅文明的通天树事通过绘画和雕刻表现出来,并没有一个像中国古蜀文明这样的真的做出一棵具体的树。通过分析这些共性,纪录片深入探讨自然地理条件对早期人类生活方式、社会演化的决定性影响,让我们看见人类共居同一星球、共享同一命运共同体的深刻联结。

为了让观众更好的理解两个文明的对话,纪录片专访了多位重量级考古学者。既有玛雅科潘遗址考古队中方领队李新伟,也有玛雅考古学家吉列尔莫·德·安达,两国学者将两大文明的相似性置于人类演进的宏大时空维度中考察,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历史   玛雅   秋分   千年   天地   文明   纪录片   中国   墨西哥   人类   宇宙观   自然地理   考古学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