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北京青年报】【济南日报】(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声声说
编辑|声声说
“佩斯,要是票房不好,我就搬凳子坐电影院不走每天都看,为你冲票房!”
当听到昔日搭档朱时茂说出如此感人肺腑之言,71岁的陈佩斯也不免感动到哽咽。
为了《戏台》这部电影,他付出了太多。
《戏台》话剧的剧本打磨了10年,而拍成电影又用了7、8年。
拍话剧时陈佩斯就卖了一套房凑钱,如今拉上影帝黄渤和姜武拍电影,又把毕生积蓄都搭了进去。
首映礼上,朱时茂、蔡明、陈宝国、潘长江等老戏骨不是落泪就是震撼。
“这部电影真的值。”
然而没想到现实却狠狠打了这些老艺术家的脸。
电影没火爆,等来的却是延迟上映的消息。
有人直言陈佩斯这个老年人已失去光彩,电影也被时代淘汰了。
也有人说他是拍得太好了受到了资本“狙击”,在为其他“大片”让路。
深扒真相后,才知背后吃相多难看。
“对不住大家,让您久等了!”
7月14日,陈佩斯发布视频遗憾表示筹备良久的电影《戏台》延迟上映。
视频里人们看到的不再是那个在春晚舞台上挤眉弄眼、逗得亿万观众前仰后合的喜剧大师。
而是一位头发花白、面容写满沧桑与疲惫的老人。
阔别大银幕32年的回归之作《戏台》延期上映,陈佩斯神情中带着深深的无奈与歉意。
他沟壑纵横的皱纹里,刻满了对现实的无力感。
从话剧舞台到电影银幕,陈佩斯和他的团队用了整整十三年的时间来打磨。
十三年的光阴,足以让一个刚落地的婴孩成长为少年。
陈佩斯的白发,不知有多少是为了这部电影生的。
他拉来了黄渤、姜武、范伟、余少群等一众大咖参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0片酬出演。
老搭档朱时茂更是投资了100万支持,助力他的电影梦。
为了不辜负所有人的期待,70多岁的陈佩斯愣是比年强力壮的小伙子还拼。
他身兼导演、编剧、主演三重身份,几乎是日夜不休地工作。
白天,他是舞台上那个需要精准拿捏京派班主圆滑与风骨的“侯喜亭”。
夜晚当剧组人员都已休息,他却要熬夜紧盯剪辑,反复调度场景,对每一个细节进行“死磕”。
为了最大程度还原民国戏班的真实风貌,陈佩斯还亲自走访各地老剧场,考察每一处梁柱、每一块台板的细节。
他深知“戏比天大”的精髓,为了让演员入戏,他要求所有京剧演员严格遵循长时间勒头化妆的传统。
而他自己作为主演,更是尽职尽责。
即便长时间戴着头套导致头痛欲裂,他也从未有过一丝松懈。
与他合作多年的蔡明在首映礼上心疼地提到,当年话剧《戏台》演出百场纪念时,陈佩斯在谢幕后累得几乎走不动路。
而电影的拍摄强度与压力,远甚于此。
剧组的工作人员透露,在高强度的工作下,陈佩斯常常因疲劳过度而一个人沉默地独坐。
那种孤独与疲惫,是旁人无法分担的。
当电影终于宣布杀青的那一刻,这位在银幕上从未示弱的硬汉,突然控制不住地哽咽,泪水决堤。
这一哭,或许是积压了十余年的创作压力、是高龄之躯无数个熬夜苦撑后的一次彻底宣泄。
然而付出这么多心血的电影,却突然发生了“意外”。
电影原本要在7月17日上映,可陈佩斯却在三天前表示要延期到25日上映。
如此仓促的延档,究竟发生了什么?
“《戏台》面临着巨大的排片压力,这与我最初的期待相去甚远。”
在视频中,陈佩斯直接解释了延迟原因,就是排片不理想。
他原本安排17日的档期正合适,没什么太有竞争力的对手。
结果没想到其他电影突然换了档期,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姜文导演的《你行!你上!》,还有大鹏、刘德华主演的《长安的荔枝》,都从7月25日提档到了18日。
比起这两部大制作,陈佩斯的电影不管是阵容还是宣发,明显都处于劣势。
而它们这一提档,必然会挤压《戏台》的排片。
另外这天还有《小王子》《罗小黑战记2》等深受孩子喜欢的电影上映。
影院在对比这些电影后,显然不看好《戏台》,《戏台》的单日排片占比预计不足5%。
而在此之前,它的排片率可是在20%左右的。
《戏台》的排片被压缩,而且多在午夜、凌晨场,无疑会对电影的上座率还有票房产生影响。
没办法,陈佩斯只能将电影延期到25日上映。
为了弥补观众,他在14日-20日开启了全国黄金时段限时点映。
但这一延期,也意味着前期的宣发都“泡汤”了。
制作好的海报、地广等,可能都要重做。
要知道宣发可是很烧钱的,这对早已将全部身家都用来做电影的陈佩斯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更糟糕的是陈佩斯将电影延迟到了7月25日,以为没什么对手了。
结果原本8月上映的《南京照相馆》,居然提档到了7月25日这一天。
《戏台》真是“前有狼后有虎”,祸不单行。
有人说陈佩斯这是太优秀,被资本“做局”了。
毕竟《戏台》话剧评分高达9.2,而看过电影点映的观众也都纷纷感慨这是几十年难得一见的好作品。
朱时茂含泪表示,他好多年没看过这么好看的戏了。
潘长江也盛赞陈佩斯,做到了在喜剧里融入戏曲这难如登天的事情。
可惜,这么优秀且有意义的作品,在资本眼里一文不值。
7月16日下午到南京路演的陈佩斯,就透露了一个消息。
“我这个电影拍七八年,换了好几次投资人。”
“他们都不相信,年轻观众会看一个71岁的老头子主演的电影。”
从《戏台》的排片也可以看出,资本更看好其他的商业电影。
他们不管电影评价如何,质量如何,只要能赚钱,那就是好片。
而《戏台》虽有影帝黄渤坐镇,可其他主演却都是没什么流量的演员。
曾经喜欢陈佩斯的观众都是中老年,也很少踏进影院消费。
因此资本市场对《戏台》的预期,是不如其他电影的。
暑期档大片扎堆,陈佩斯的情怀电影咋拼得过商业巨制?
院线经理也早有预言,称传统喜剧电影吸引不了年轻人,预计此片票房撑死2亿。
从点映数据来看,似乎确实如此。
《戏台》电影票房800多万,场均人次不到7个。
而大鹏导演、主演的《长安的荔枝》,场均人次则是《戏台》的10倍。
市场就是这么残酷、现实。
有时候叫好的电影,不一定就叫座。
2013年,吴天明导演的音乐剧情电影《百鸟朝凤》提名金鸡,还拿到了华表大奖。
可2016年上映时,排片率却不足1%,只有8000多万的票房。
就这,还都是宣传这部电影的公司总裁,对着镜头下跪,请院线经理多加排片的结果。
都说好饭不怕晚,一年后《百鸟朝凤》重新上映,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票房节节攀升。
相信陈佩斯的《戏台》亦是如此,希望延期上映后,有更多观众能发现这部电影的优秀之处。
有人说陈佩斯太固执,话剧的魂硬塞进电影,观众接不住。
但试问肯为一部戏赌上老本的人,如今还有几个?
陈佩斯数十年打磨一部作品,甚至不惜倾家荡产,这样追求艺术的精神值得钦佩。
本文信息来源于:北京青年报 济南日报
更新时间:2025-07-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