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26 “创新” 引争议:看似突破,实则难掩鸡肋本质

在科技行业持续创新的浪潮中,苹果公司于近期公布的 iOS 26 系统新特性本应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此次所谓的 “创新” 却在用户和业界中引发了诸多质疑,不少人直呼其 “索然无味”,甚至用 “鸡肋” 来形容。

其中,首次向欧盟地区 iPhone 用户开放通话、信息等核心功能的应用程序接口(API),更是成为了争议的风暴眼。

长久以来,苹果以其封闭且自成一体的生态系统闻名于世。

在 iOS 系统中,电话和信息这类基础的运营商功能被牢牢捆绑在自带应用中,第三方开发者几乎没有涉足的空间。这一局面随着 iOS 26 的到来迎来了转变 —— 欧盟地区的 iPhone 用户在将第三方应用设置为默认拨号和运营商信息应用后,即可通过这些应用拨打蜂窝电话、收发短信、彩信以及 RCS 消息。但看似重大的变革,实则暗藏诸多局限。

从适用范围来看,这一功能仅面向欧盟地区用户开放,原因在于苹果需顺应欧盟《数字市场法案》的监管要求。这就意味着,全球其他地区的广大 iPhone 用户只能对这一功能望洋兴叹,无法从中受益。不仅如此,应用开发者若想开发蜂窝电话功能,必须持有在欧盟注册的苹果开发者账户,严苛的条件无疑为第三方开发者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短期内这一功能几乎不可能扩展至美国或其他地区。这种局部性的改变,很难不让人质疑苹果此举并非出于主动创新,而是在法规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再深入剖析这一功能本身,其带来的实际价值也令人存疑。在智能手机市场高度成熟的当下,多数用户早已习惯使用手机自带的通话和信息应用。即便开放了第三方应用接入,用户真的会为了使用第三方通话和信息应用而大费周章地进行设置更改吗?更何况,第三方应用要在这些基础功能上超越苹果原生应用并非易事。苹果原生应用经过多年打磨,在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与系统的兼容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第三方应用想要打破这一局面,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而考虑到适用地区和用户接受度的不确定性,这样的投入能否获得相应回报充满变数。

除了核心功能的有限开放,iOS 26 的其他 “创新” 同样未能给人带来太多惊喜。

例如,系统在电池管理方面新增了可视化图表与详细报告,用户可查看应用耗电排名并获取智能省电建议。但此类功能在安卓系统中早已存在多年,苹果此时才推出类似功能,难免给人一种姗姗来迟的感觉。又如,iOS 26 实现了 iPhone 和 iPad 设备间 Wi-Fi 登录信息的同步,在一些多设备用户看来,这只是解决了一个相对小众的痛点,远远称不上具有变革性的创新。

从更宏观的行业视角来看,苹果在 iOS 26 上的表现,与竞争对手相比显得有些掉队。当安卓阵营的手机厂商不断在快充技术、影像系统、折叠屏等领域取得突破,带来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产品时,苹果似乎还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一些不痛不痒的更新。

此前发布的 iOS 26 中的 “液态玻璃” 设计语言虽有一定视觉革新,但也因与微软 Windows Vista 的 “Aero” 效果、三星 One UI 的部分设计存在相似之处,而被指缺乏原创性,甚至遭到了谷歌、三星、微软等科技巨头的公开嘲讽。

此外,有消息称 iOS 26 原本计划推出的与日历和健康有关的重要 AI 功能,因开发复杂度超预期而跳票,推迟至 2026 年随 iOS 27 上线。这无疑让 iOS 26 的 “半成品” 感更加明显,也进一步加剧了用户对苹果创新能力的担忧。在用户对智能手机功能和体验的期待日益高涨的今天,苹果这样的表现显然难以满足众人的胃口。

综上所述,iOS 26 此次所谓的 “创新”,更多地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无论是核心功能的有限开放,还是其他一些不痛不痒的更新,都未能展现出苹果曾经引领行业创新的风范。对于广大用户而言,iOS 26 或许只是一次平淡无奇的系统升级,难以唤起他们内心的兴奋与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数码   鸡肋   本质   三星   功能   苹果   用户   欧盟   开发者   系统   地区   信息   不痛不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