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谈结束不到48小时,乌克兰前线告急,能源定价权向俄罗斯倾斜?

8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飞越北极,降落在美国阿拉斯加的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这是自2018年以来俄美元首首次在美国本土面对面会谈,也是俄乌战争爆发三年多来的首次直接对话。

两国领导人关起门来密谈2小时45分钟,全世界都在等待这场会晤能否给战火纷飞的乌克兰带来转机。

就在特朗普与普京微笑握手的画面传遍全球不到两天,乌克兰战场骤然升温。8月17日夜间至18日凌晨,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其防空系统在别尔哥罗德、下诺夫哥罗德等8个州上空击落46架乌军无人机,创下单夜拦截数量新纪录。其中别尔哥罗德州成为重点目标,16架无人机在此化为火球。

乌军的反击同样凌厉。乌国防部情报总局证实,其对俄库尔斯克州高速公路的袭击不仅造成1死2伤,更导致俄北方集团军副司令叶谢杜拉·阿巴切夫重伤,被迫用军用运输机紧急送往莫斯科抢救。

同一时间,乌军无人机精准打击俄沃罗涅日州的利斯基火车站——这个承担着俄军前线弹药输送的关键枢纽瞬间瘫痪。

更耐人寻味的是,俄军“第聂伯”集团军部队通过社交媒体高调宣布,其无人机编队在赫尔松州右岸地区“全歼法国雇佣兵小队”。

操作员“哈巴”描述细节时带着战场特有的冷酷:“他们带着行李箱抵达,显然是无人机操作员……臂章显示是法国人,一小时结束战斗”。这种刻意选择在元首会谈后曝光外国士兵伤亡的动作,分明是给欧洲看的警示牌。

当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兴奋地在社交媒体欢呼“和谈一线希望终于出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却给特朗普泼了盆冷水。

据《华尔街日报》披露,特朗普曾在通话中提出“快速和平方案”核心条件:乌军撤出顿巴斯地区。而泽连斯基的回答斩钉截铁:“这不可能”。

这一拒绝让原定于8月18日的白宫会晤蒙上阴影。特朗普已明确表态:只有与泽连斯基的会谈“取得成功”,才会启动美俄乌三方会谈。

更令基辅焦虑的是,约12万在美乌克兰人的临时保护身份即将到期,若特朗普政府拒绝延期,他们可能面临驱逐。战场外的筹码博弈,丝毫不比前线轻松。

普京在阿拉斯加峰会后的发言意味深长:“我们尊重美国政府希望尽快停战的立场”——这句话与其说是表态,不如说是将球踢给了美国。俄方心知肚明,真正能左右战局的已不是基辅,而是华盛顿。

阿拉斯加会谈的核心,从来不止于领土。就在美俄领导人会晤前夜,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应声下跌10%,跌至2025年5月以来最低点。市场用真金白银押注一个预期:美俄可能达成某种能源交易。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精明。他一面警告莫斯科若不接受停火将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一面把印度购买俄油的关税提高一倍至50%;同时推动欧洲增加进口美国LNG,为新投产的液化项目找买家。

而普京最迫切的需求,则是解除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项目等关键设施的制裁——这些项目若解冻,到2030年俄LNG出口量可飙升50%。

能源专家看得透彻:特朗普可能推动美西方对俄制裁“定向放松”,换取俄方在乌克兰粮食出口和重建中向美国资本开放。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被曝可能要求俄罗斯减少对欧洲低价供气,从而为高价美国LNG腾出市场。若此交易达成,欧洲将沦为美俄能源博弈的买单者。

乌克兰的无人机战略正悄然改变全球能源供应链。2024年底以来,乌军对俄炼油设施的持续打击已瘫痪10%-17%的俄炼油能力

罗斯尼石油公司的诺沃库比雪夫斯克炼油厂遭袭后停产一个月,梁赞炼油厂产能腰斩至48%。这些精准打击迫使俄罗斯做出痛苦转型:从出口高附加值成品油转向利润更低的原油

这一转变引发连锁反应。俄原油出口量激增80万吨以上,导致乌拉尔原油价格持续承压。亚洲买家成为最大受益者——印度、中国得以低价扫货。

而欧洲炼油商却因被迫购买更昂贵的美国原油叫苦不迭。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俄罗斯能源股长期盈利能力受损,全球资本正重新评估其在能源价值链中的地位。

表面上,特朗普在阿拉斯加摆足了“和平缔造者”姿态。但当普京提议恢复经乌克兰向欧洲输气时,美方的沉默暴露了真实意图。欧洲所谓的“2027年彻底摆脱俄能源”承诺,在现实能源危机前越发显得苍白。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尽管欧盟对俄气依赖度从45%暴跌至不足20%,但俄罗斯通过土耳其溪管道和LNG船队仍在欧洲市场保有立足之地。

能源定价权的天平正在微妙调整。俄罗斯加速推进天然气非美元结算,降低汇率风险;美国则借机巩固美元在能源结算中的主导地位,同时抢占欧洲LNG市场。

这场交易里没有泽连斯基的位置——美俄讨论的是战后乌克兰重建中的资本分配权,以及未来东欧能源版图的话语权。

当白宫忙着筹备18日的“特泽会”,赫尔松的法国雇佣兵尸体尚未冷却,阿姆斯特丹交易所的天然气价格又开始蠢蠢欲动。普京离开阿拉斯加时留下的话值得玩味:“希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所有问题”。

但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同样得不到。能源市场定价权的转移远比战场战线移动更隐蔽,却更深刻影响着未来三十年的地缘格局。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始终保持着战略清醒。既不卷入军事对抗的泥潭,又通过多元化能源布局保障发展安全;既坚持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立场,又稳步推进与各方务实合作。

当美俄在能源牌桌上交换筹码时,东方智慧正在书写另一种答案:真正的定价权不属于任何霸权,而属于能够驾驭变革、造福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财经   乌克兰   俄罗斯   前线   能源   结束   小时   欧洲   阿拉斯加   无人机   美国   赫尔   基辅   国防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