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武夷山的夏天装进这盏岩茶里~

shellysang

蝉鸣渐起☀️

夏天的炎热已经悄悄蔓延

当晨雾漫过茶山时

风里带着肉桂的辛香

暮色染红丹崖时

杯底沉淀着水仙的兰韵

不知春斋-二姐

在这里

“半米茶席”便是打开夏天的密钥

一席茶布,一壶泉水,两三茶盏

方寸之间

盛得下武夷山岩骨花香的浓度

亦能安放都市人出逃的盛夏

茶人世安

清晨五点,星村镇的茶农已踏着露水进山。
竹篓里沙沙作响的,是带着
晨雾的鲜叶,指尖一捻,溢出青涩的草木香。

不知春斋-二姐&茶人世安

远处,溪水里的水汽漫上来,与茶山的雾气交融,整座山像泡在一盏巨大的冷萃茶里。

入冬了&茶人世安

天光微熹时分的茶山,"咔嗒"一声脆响,茶青落入竹篓,这是武夷岩茶生命的第一个音符。竹篓渐渐被青叶填满,空气里漫起青苹果混着兰花的野香。

E森在武夷

午后,茶厂木廊下"萎凋"的叶片开始柔软。老师傅将茶叶倾入竹筛"做青":摇、摊、静、抖……叶片碰撞的沙沙声里,边缘泛起胭脂红,"绿叶红镶边"的奥秘正在呼吸间酿成。

品慧Tea

最烈性的"杀青"来了!铁锅280℃高温,茶帚翻飞如剑,青涩气在灼热中骤然收敛。而后是"炭焙":茶团裹进棉纸,埋入焙窟的暗火,七次温存七次蜕变,终得这一盏岩骨花香的魂魄。

不知春斋-二姐

学着他的样子摇青、揉捻,掌心渐渐发热,恍惚觉得——

自己正亲手把武夷山的夏天,封存进这一把茶叶里。

武夷山汉唐小玖

采茶、制茶、品茶体验及预约热线

在武夷山,喝茶从不是匆忙的消遣,

而是与山水对话的慢生活哲学。

在武夷山的山水意境中,"半米茶席"是一种独特的茶道美学——以极简的空间,承载最丰盈的岩茶精神。这方寸之席,不仅是品茶的场所,更是人与自然对话的禅意空间。

不知春斋-二姐

何谓「半米茶席」?

取山间一方天然石台、一段老木,或溪畔平整的岩石,铺上素麻茶布,布席不过半米见方。茶器精简至一壶、一盏、一茶则,佐以随手采撷的野花竹枝为饰,让品茶回归最本真的状态。

武夷山半米茶席源于宋代文人"点茶"遗风,融合了"武夷精舍"朱子理学"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核。

大晴 晴子

明代茶人闵汶水在《茶笺》中记载:"武夷茶席,取岩为案,掬泉煮茗",正是这种简约茶道的早期写照。当代茶人结合岩茶特性,将茶席精简至半米见方,开创出独具武夷特色的茶空间美学。

阿雷固

茶席可以摆在哪?

1. 溪水之畔:盘腿而坐,听溪水叮咚,看竹筏轻荡,茶汤里倒映着流动的青山。

结庐

点位推荐:崇阳溪漫游道、玉女峰溪畔、九曲溪畔

2. 峰下山涧:以丹霞崖壁为背景,粗陶茶器配野花几枝,拍一帧“新中式山水大片”。

云小茶&小茶鱼儿

点位推荐:武夷山岩骨花香漫游道、马头岩、水光石、三才峰

3. 韵味古刹:木桌竹椅,炭炉蒲扇,用质朴虔诚的钟声唤醒茶叶的魂魄。

耳東陳&薯条要努力

点位推荐:白云禅寺、天心永乐禅寺、慧苑禅寺

如何布置你的半米茶席?

茶器:冰裂纹盖碗、素白品茗杯,再添一只竹编茶则。

点缀:随手折的松枝、溪边捡的鹅卵石,甚至一朵坠落的桐花。

秘诀:晨露未干时泡茶,香气更清冽;傍晚以冷泡茶佐晚风,余韵悠长。

不知春斋-二姐&E森在武夷&雨水

武夷山的茶,不仅能饮,更可入馔。

当岩茶遇上山野时令,便成了消夏的风物诗。

菜品推荐:

大红袍茶冻:茶汤凝成琥珀冻,浇上野蜂蜜,滑过喉间似山泉叮咚。

大红袍茶叶蛋:文火慢煨三日,蛋壳敲出冰裂纹,咸香中透着岩韵。

行程建议 :

Day1:九曲溪竹筏漂流→武夷宫喝茶→傍晚登天游峰赏落日。

Day2:岩骨花香慢游道徒步→采茶制茶品茶体验点→返程带伴手礼(推荐茶品)。

EudoraLam&我是一个喵&Peng.

这个夏天

让我们把武夷山的晨雾、溪声、山岚

统统装进这半米茶席

待茶汤倾泻的刹那

你会明白——

所谓避暑

不过是寻一处心安

来源丨武夷山旅游

更多武夷山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武夷山旅游"(ID:SzwyCoLtd)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6

标签:美食   武夷山   装进   夏天   竹篓   茶汤   晨雾   花香   溪水   青涩   人世   竹筏   茶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