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学前教育,资源要向农村进一步倾斜
徐锋
日前,国办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从今年秋季学期起,我国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正式免除,民办幼儿园参照执行差额补贴。这一政策旨在减轻育儿负担,让更多孩子享受普惠的学前教育,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约1200万人。《意见》出台减轻了农村居民的经济负担,为乡村孩子铺平了人生起跑线,让教育公平真正有了落脚点,对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的农村地区意义重大。
对农村居民而言,省钱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打破阻碍农村孩子发展的障碍。免除几千块钱保教费,对收入不高的农村家庭就是雪中送炭,这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能大大改善因孩子上学加重的家庭负担,让更多农村娃不会因为交不起钱而失去上幼儿园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政策明确要求资源要向农村地区倾斜,这意味着国家正在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农村孩子不再因为生在乡村就输在起跑线上。当知识与机遇的大门向每个孩子敞开,振兴乡村就拥有可持续的人才根基。
政策要落地,首先面对的问题是农村学前教育底子相对薄弱。 免费给了许多孩子上幼儿园的机会,但如果教室、玩具这些硬件和好老师都跟不上的话,“没园上”的问题就可能变成“上好园更难”。一些地区农村幼儿园分布不均,甚至偏远村子连幼儿园都没有。更要担心的是,如果孩子一下子太多,老师又不够,教学质量肯定难以保障,这会让好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农村幼儿园老师一直面临着工资低、留不住人、不够专业的问题,如果高质乡村幼教队伍稳不住,免费就可能变成“质量没保障”的代名词。
要解决落地难题,确保政策不走样,红利不打折,至少得从这几方面下功夫。钱袋子要到位管好。 中央和地方责任要划分清楚,补贴要根据实际办学成本动态调整。钱怎么花要严格监督,用专门账户和公示平台,确保每分钱都花到乡村幼儿园头上。老师要留得住。既要通过“特岗计划”、定向培养多招老师,更要提高待遇、给编制、提供培训机会,让好老师愿意来、留得住。资源要全覆盖。居住分散、偏远地方用流动幼儿园、巡回教学点;小村子搞邻村托管,发交通补贴;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叠加专项扶持政策,把普惠保障网织密。质量要守得牢。必须建立城乡幼儿园捆绑发展机制,通过集团化办学、老师轮岗,把好资源带到农村。同时要建好数字化监管网对幼儿园全程监督,对办园质量严格考核,财政补贴直接和评级挂钩。只有把“安全优质”真正落到实处,免费才有价值。
免费学前教育是描绘百姓向往的美好生活画卷的关键一笔,但后续的每一步,都需更精心地规划与更踏实地耕耘。唯有政府、社会、家庭共同携手,普惠教育的阳光,终将照进每个乡村孩子的童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徐锋
编辑:张璟
监审:郭平稳
投稿邮箱 : wgsntg@126.com
线索素材:nybwgsn01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