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通过的可能是真知灼见的,建议用“少展现”替代“未通过”


写文章其实是一个很纠结的事情,一个很纠结的过程,由于担心碰触一些敏感的东西,无法想到哪写到哪,只能挖空心思,拐一点弯抹一点角,尽量不把问题说的那么直白。


还有一个纠结的问题,对一件事情动了心思,进行了深刻思考,表达出来了,还觉得不错,觉得揭示了实质,有先见之明,可是结果被“未通过”了,顿觉眼前一黑,受到了莫大打击。


再一看被判了“未通过”的文章,实在找不出未通过的理由,而判定未通过的理由,也多是“可能含有不适合发布的内容”,这条理由不太能站得住脚,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动的,过去的不适合可能变成今天的适合,今天的不适合可能变成将来的适合,因此就需要留有余地,留下空间,给言论留一条生路。


就我个人的一些经验,越是那些“未通过”的文字,往往越是真知灼见,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就是因为可能存在不适合,就无法见天日了,好心痛,有时候都好长时间舍不得删掉。


处理可能存在不适合发布的内容的文章,是不是可以通融一下,哪怕少展现也好啊,尽量少用“未通过”,因为“未通过”的文字里很可能就是未来的适合,很适合,大适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美文   真知灼见   建议   适合   理由   站得住脚   文字   内容   留有余地   先见之明   文章   挖空心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