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厦门日报】
李维修(右)男扮女装演文明戏《慈母心》。
李维修
王晓英 吴嘉诚 摄
李秉亮与妻子的结婚照。
1945年9月28日,厦门海军司令部门口,身为受降官的李秉亮身着军装,接过日本军官的军刀,完成历史性一刻。而李秉亮的父亲李维修——一位从黄花岗起义中走出的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以笔为枪、以戏为战,并组建担架队救死扶伤。昨日,李维修的外孙女王晓英向记者讲述了一段跨越两代人的抗战往事。
投身革命
参加黄花岗起义 冒死运输武器
王晓英回忆,她小时候曾看过外公所著的《寸寸集》,字里行间流露出忧国忧民之情。后来外婆和母亲都告诉她,她有一位非常优秀、具有深厚爱国情怀的外公。因此,王晓英决定深入挖掘外公的生平事迹。从1993年开始,王晓英在20多年里跑遍省市有关部门以及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的档案馆,同时走访了多位同时代的名人之后和知情者,获得外公李维修的大量资料。
中山公园史迹馆内,展出了李维修的照片和厦门通俗教育社的相关资料及图片,大部分为王晓英提供。王晓英介绍,外公李维修16岁时和友人到新加坡谋生求学,结识了黄兴等革命志士,加入同盟会。1911年,李维修参加黄兴等人领导的黄花岗起义(又称广州起义),冒死运输武器。起义失败后,李维修身受轻伤,返回厦门。
为了唤醒民众的意识,1921年,李维修和其他进步青年组建厦门通俗教育社。他展示了出众的文学才华,成为厦门文明戏(话剧最早出现在欧洲,传入中国后被称为“新剧”,五四运动后传入厦门,被称为“文明戏”,也叫“新戏”)的开创者,并将文明戏传到台湾。
以笔为戈
创作文明戏 组织表演为抗日募捐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李维修夜不能寐,创作了诗歌《感时》:“月色沉沉日惨红,一团凶焰炙山东,热河江水余猩红,南北风云一色同。”从那时起,他就将抗日题材融入文明戏的创作之中,编写了《徐母骂曹》《荒江泪》等剧目,在闽南演出,宣传抗日。他还组织平剧、话剧、街头剧、演讲,到大街上演出街头剧《抓汉奸》《父子参军》以及平剧《从戎杀敌》《新别窑投军》等。所到之处,观众里三层外三层,点燃了人们的抗日热情。淞沪会战后,李维修组织表演募捐,自己带头捐出5000大洋。在表演前先报抗日新闻,他声情并茂的演讲很受欢迎,常常加场,讲到几乎失声。
1938年5月,日寇铁蹄踏上厦门,李维修毅然放弃撤退到龙海石码镇的机会。年过半百的他发动通俗教育社的成员组建担架队,自己带队抬着担架,抢救伤员。年仅15岁的二儿子李秉仁,也被他拉入队伍。当时,医疗设施较为先进的中山医院住满伤员后,李维修腾出通俗教育社办公楼,作为抗日野战医院。
坐落于中山公园西北角的中山南音阁,是厦门通俗教育社旧址,现为厦门市南乐团团部。
筹赈救国
在新加坡演讲宣传抗日 不慎摔倒脑部重伤去世
在李维修的个人档案中,有一个职务持续了大约十年——“厦门的公安局顾问”。从1925年1月到1934年6月,他担任顾问,主要职责是锄奸。他与北伐的战友、时任驻厦36军157师少将师长的黄涛合作,铲除投靠日本人的汉奸。
厦门沦陷后,日寇在李维修的家(厦港碧山路29号,现为李氏宗祠)门前贴出悬赏3000大洋的通缉令,李维修不得不带着妻儿避居香港。到香港后,李维修为抗日募捐,经常向香港民众宣传抗日,香港民众纷纷出钱出力。
后来,他又远赴新加坡,参加陈嘉庚创办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在新加坡演讲时,他因过度疲劳,不慎摔倒,脑部重伤。王晓英听妈妈李秀梅说起,三舅李秉亮与其他家人护送外公回到鼓浪屿救世医院时,病重的他仍是一口一个“臭日本仔”。不久,李维修不治去世,终年53岁。
子承父志
儿子远征缅北承父愿 在厦门亲历日本投降
李秉亮是李维修的第三子,曾就读于鼓浪屿英华中学。当年李维修组建担架队时,李秉亮也想跟着父亲和二哥一起参加救援,但他只有13岁,抬不动担架。1940年,李维修去世后,李秉亮立志要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他找到任国民政府要员的李维修挚友,坚决要求上抗日前线。在父亲挚友的帮助下,李秉亮参加了青年远征军(1944年秋国民政府组建的以知识青年为主体的装备精良的部队)。据王晓英讲述,三舅李秉亮聪明活泼,从军后进步很快,不久就当上209师迫击炮排排长,还随部队前往中缅前线驻扎。抗战胜利前夕,李秉亮调返闽南。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同年9月28日,一场受降仪式在鼓浪屿海滨饭店举行。李秉亮被任命为受降官,当天在厦门海军司令部门口,王晓英的七舅李霖等亲朋亲眼看到李秉亮身着军装,带领20多位中国军人整队,向更高一级长官报告,喊出十分响亮的口号。当长官把从日本军官手中接过的军刀转交给李秉亮时,李秉亮庄严敬礼。日本人灰溜溜地走了,岗哨换成了中国军队,换岗仪式完成。
人物简介
王晓英,1956年生,中共党员,退休干部。现为厦门鹭江讲坛报告人。2011年,她与李霖等共同编撰的《李维修文集》出版面世。
人物原声
我外公李维修的父亲在中法战争中牺牲,我们家族有爱国传统。身为后代,我也尽自己所能,传承红色基因。生活在当今美好的时代,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文/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 图/李慧生(李维修孙子)提供)
本文来自【厦门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