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时尚圈的风从洞洞鞋、勃肯鞋刮到了溯溪鞋。
和洞洞鞋类似,溯溪鞋的“丑”一度是它最显著的标签——粗犷的线条加上略显笨重的护趾设计,几乎与精致二字背道而驰。在追求个性表达的时代,反而成了一种对过度精致化的反叛。
文 | 郑思芳
编辑 | Yang
运营 | 泡芙
从户外到通勤
当自己的领导脚踩一双溯溪鞋来上班时,Ann才意识到,溯溪鞋已经从户外运动鞋迈入了通勤鞋的赛道。
她的领导几乎不了解任何户外品牌,甚至连溯溪鞋的名称也不知道,只觉得穿在脚上像凉鞋,图个凉快。但作为一个有10年经验的户外爱好者,Ann一眼就认出了领导穿的,正是当下最火的溯溪鞋品牌。
一开始溯溪鞋还只是小众户外爱好者的选择。Ann最早买溯溪鞋更看重性价比,一般来说,在户外徒步的过程里,溯溪并不是最主要的环节,通常只是几天路程中的一小段,因此一双100多元的溯溪鞋足够用了。起初,大部分溯溪鞋的外观也毫无美感可言,甚至有着“丑鞋”的称号。
▲ Ann去户外溯溪时候带的装备,右下角为溯溪鞋。图 /访谈者提供
与其他户外鞋相比,溯溪鞋最大的特点是能借助中底镂空的出水孔和鞋面网状的布料来进行排水,同时排出水中的泥沙。鞋面用的速干面料,打湿后干得也比其他鞋要快,这种鞋能帮助户外运动者们穿梭于山涧与溪流,免受潮湿闷脚的烦恼。
但这几年,溯溪鞋渐渐从户外走向日常,摇身一变成为打工人的通勤用鞋,因此也常常给人一种,“上着班就能回归山野”的错觉。尤其是在社交平台上,颜值反而成了许多人讨论溯溪鞋的重点。关于色彩搭配、鞋型设计、潮流联名款的讨论热度,常常盖过了对核心性能如防滑性、排水性、耐用性的专业测评。
品牌们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纷纷推出更具“网红”特质的设计。比如采用撞色拼接、设计更修饰脚型的鞋楦、甚至和潮流设计师或时尚品牌推出限量联名款,营销重点也从原本的专业机能感,加上了潮流单品的搭配属性。
靠护趾凉鞋起家的KEEN和被安踏收购的萨洛蒙都在今年加大了对溯溪鞋的投入和宣传。KEEN 与运动品牌安若高合作推出了中国首款联名,新增“冰山丛林”和“夜幕紫”两款配色。萨洛蒙则分别和设计品牌、流行歌手联动,定价瞄准高端市场。和前两者相比,迪卡侬把“通勤神器”“百搭不出错”作为标签,靠马卡龙配色,俘获一众年轻人的心。
▲ 靠护趾凉鞋起家的KEEN推出了多种配色的溯溪鞋。图 /淘宝截图
溯溪鞋甚至成了一些人旅行必备的特产。有人去日本旅游,第一站是前往KEEN的门店,带一双国内买不到的溯溪鞋款式。
这几年,时尚圈的风从洞洞鞋、勃肯鞋刮到了溯溪鞋。前有迪奥、巴黎世家秀场出现溯溪鞋元素,到了夏天,秦岚、王一博、李现等一众明星,也纷纷穿上溯溪鞋。和洞洞鞋类似,溯溪鞋的“丑”一度是它最显著的标签——粗犷的线条加上略显笨重的护趾设计,几乎与精致二字背道而驰。在追求个性表达的时代,反而成了一种对过度精致化的反叛。
不过,和其他丑鞋相比,溯溪鞋能火出圈的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它的功能性。
前段时间,陈捷去平潭旅游,正好碰上了海边突如而来的暴雨,泡过雨水后,朋友的运动鞋潮湿难干,还散发着让人难以接受的气味,最后只能穿着酒店的拖鞋看海。
相比之下,陈捷幸运多了,来旅游之前他正好入手了一双溯溪鞋,下暴雨时,水流从鞋面数百个小孔中穿过,脚踝处的束口设计恰好防止了泥沙倒灌进鞋子里的尴尬。鞋湿得很快,但干得也快,陈捷的脚也跟着快速恢复干爽。一开始,他只是偶然在购物平台上刷到这款鞋,黑白配色正好戳中他的审美,不用系鞋带对他来说简直是“懒人福音”,冲动之下花了400多元下单,有这种排水效果对陈捷来说是惊喜。
有的人则是在吃过洞洞鞋的苦以后,才意识到溯溪鞋的好。在买溯溪鞋之前,涂淼习惯穿拖鞋上班,因为脚容易出汗,涂淼更倾向透气的款式。对于一个每天早起上班需要争分夺秒的人来说,一脚蹬不用系带的鞋子,是一双通勤鞋的底线。
之前涂淼跟风买过洞洞鞋,穿着虽然方便但适用的场景有限。涂淼在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同事们都习惯在中午组团健身,上肢训练还能应付,下肢训练时脚总在洞洞鞋上“出溜”,让她差点儿摔倒。而现在涂淼常年备着两双溯溪鞋:军绿色的KEEN和黑色HOKA,两双鞋换着穿。比较之下,“人字拖不跟脚,洞洞鞋太危险,普通网面运动鞋不够透气,溯溪鞋这种编带设计最凉快。”
▲ 涂淼常年备着两双溯溪鞋:军绿色的KEEN和黑色HOKA。图 /访谈者提供
尤其是下雨过后,脚上的溯溪鞋比以前任何一款鞋都要防滑,每次穿着走进地铁站,她再也不用低头看着脚底,小心翼翼地走过那段瓷砖路面。
还有一个许多鞋子普遍做不到的事,被溯溪鞋解决了。下雨天穿着溯溪鞋走在路上,雨点子不会再溅到裤腿上了,涂淼猜测是因为脚后跟带有弧度的设计能阻挡泥水飞溅。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却意外解决了她苦恼多年的麻烦。
现在,涂淼的早晚通勤、中午健身、外出游玩只用一双溯溪鞋就能搞定,她只恨自己没有早点穿上。
偷家洞洞鞋
在北京国贸商城,聚集着金融、法律等各行业的白领。这两年,国贸商城一楼的商铺换了一轮,除了爱马仕、LV等老牌的奢侈品店地位不倒,其他都渐渐换成了始祖鸟、科隆、萨洛蒙、HOKA等户外运动品牌。
入夏以来,最明显的变化是,鞋类陈列架的溯溪鞋占比越来越高,尤其HOKA,店里一半的位置都摆上了溯溪鞋,其中一款浅绿色的占据了最明显的C位。工作日的下午,依旧有人来到店里询问溯溪鞋款式。
一家户外品牌的销售告诉每日人物,自从今年3月份上新以后,溯溪鞋成了店里最畅销的款式,热门款早就卖断了码数,其中一款黑色的男码早早断货,只剩下零星几个女码,有客户特地来买,因为没有码数只好等着门店补货。
这股“丑时尚”风潮的转向,在资本市场更为明显。曾以洞洞鞋风靡全球的Crocs,在 2023 年创造了销售奇迹:全年卖出1.2亿双,平均每分钟售出228双。但这个奇迹却在今年遇冷了。母公司卡骆驰集团2025年一季度报显示,主品牌Crocs营收同比增速继续放缓,2024年一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增速从14.6%降到了2.4%,集团在财报中明确归因于“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转向保守”。
▲ 洞洞鞋曾是“丑时尚”风潮中的爆火单品。图 /视觉中国
相比于同样动辄几百上千元的洞洞鞋,溯溪鞋既有洞洞鞋的松弛,又有洞洞鞋覆盖不了的场景,同样是花一笔钱,溯溪鞋显然更具性价比。
对于没有户外经验的人来说,许多人是通过KEEN才知道溯溪鞋这种品类。来自德国的BIRKENSTOCK,以及来自美国的Crocs、UGG、KEEN,共同组成了“丑鞋F4”,其中KEEN的成立时间最短,此前的知名度也最低。2003年,KEEN靠着NEWPORT系列户外凉鞋,打响了自己的知名度,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也曾在多个场合穿着NEWPORT出入。
2022年底,KEEN将中国的线上渠道收回,转为直营。如今KEEN的旗舰店有45.4万粉丝,最火的产品是标价1059元的JASPER系列,月销量显示3万双。比KEEN早火两年HOKA,旗舰店有超过90万粉丝,其热门款HOPARA2、HOPARA 「OG」系列,标价分别为1099元和999元,均显示已售约1万双。
4年前,林雨第一次知道KEEN,是因为身边的代购,出于好奇她花六七百元的价格也给儿子买了一双。
林雨目前在一家童装头部公司的工作,根据她的观察,溯溪鞋现在已经成了童装赛道里必做的款式,能贴合孩子的户外需求,运动、玩水、日常都能穿。尤其是受KEEN的影响,国产品牌的溯溪鞋几乎都和KEEN共用一款设计,热销款一般是颜色丰富、码数较宽的款式,除了孩子能穿,父母也能穿,主打亲子户外的概念,卖得好的价位段一般在100~259元之间。
林雨合作的工厂原本主做运动鞋,只是接一部分橡胶底的溯溪鞋订单,但从去年开始,工厂接到了一个国内童鞋品牌的单子,主力爆款是溯溪鞋,所以工厂溯溪鞋订单占比也突然之间增长上去了。
相比于成人鞋,童鞋溯溪鞋的需求反而更高,不像成年人一个码穿几年,每年夏天,家长都会来买下新码段的童鞋。而且她发现,家长们也从一开始喜欢素色,到现在变得喜欢更多色彩搭配的鞋款。对家长来说,防滑、速干、不闷脚不臭脚是考虑溯溪鞋最主要的因素。
为了达到能够“溯溪”的效果,溯溪鞋的鞋面一般用织带、莱卡面料,再加入速干助剂,莱卡面料也会使鞋面弹力更大,穿着舒适度更高。鞋底的材质是橡胶,有时还会用到二次发泡的eva中底,这样穿上会有“踩屎感”。排水则是通过物理方式,也就是在鞋上增加更多的孔缝。
▲ 林雨对比的鞋底差别。图 /访谈者提供
有时穿着体验和功能之间也要做取舍和平衡。橡胶底的溯溪鞋防滑效果更好,但自身重量更重,鞋厂会通过材质配方调配,来保证鞋子既能防滑还能减重。
相比于其他鞋类,制造溯溪鞋的材料也要考虑更多。比如鞋头、后跟和侧边的面料都有讲究,不仅需要耐磨、耐曲、折抗、撕裂达到一定的标准,革料里面还要含有耐水解的成分。
张泉的鞋厂从3年前开始切入溯溪鞋赛道,耐水解超纤是主推的面料。一般来说,普通超纤遇水容易导致材料变脆,而耐水解超纤,就像是给材料穿了件防水衣,能从根本上解决溯溪鞋遇水老化的问题。
在面料上,普通超纤更加省钱,耐水解超纤的成本更高,前者虽然短时间内能省钱,但长期隐患更大,而后者可以提升溯溪鞋在恶劣环境下的耐用性,同时兼顾安全防护需求。
对于鞋厂来说,鞋子开模是最大的一笔花费。鞋楦的好坏决定了鞋型好不好看,穿着舒不舒服,鞋子尺码多,每个尺码要开不同模具,而且为了提高产能,热销码段也要多开几套模具,一款鞋平均算下来光开模费用要高达6位数。
溯溪鞋还能火多久
相比于户外专业用鞋,越来越多人把溯溪鞋当作是一个时尚单品。而当一件东西,开始具有时尚属性,溢价空间就开始变大。
从山野回到写字楼的格子间,在上海工作的Ann发现,穿溯溪鞋的同事变多了,涂淼周围的人虽然不懂什么是溯溪鞋,但也陆续有人向她问了鞋子链接。在HOKA和KEEN走红之前,涂淼身边的人包括她自己,并不会花接近1000元买一双溯溪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真的有机会去山野里溯溪。
花500元买一双溯溪鞋,对平均月入一万的陈捷来说,也并不是很有性价比。相比于北上广,陈捷所在的三、四线城市,周围没什么人穿溯溪鞋通勤,上班穿溯溪鞋还给了他一种可能“不合群”的心理负担。
溯溪鞋入手后将近四个月,那双鞋也只被陈捷拿出来穿过三次,第一次是假期去山里的水上漂流项目,脚甚至没机会沾到水,第二次是海边暴雨时,让他保存了体面,最后一次是穿着它在家附近爬山,但那也是两个月以前的事了。周末不是调休就是加班,他很少再有机会穿着溯溪鞋去亲近大自然。
只有真正走入山野的人,才明白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对有多年户外经验的Ann来说,溯溪鞋的最大问题是防水容易,防滑太难。相比于好不好看,Ann更关心鞋子的功能性。有一次去浙江黑龙潭的峡谷,即使穿上了主打防滑的溯溪鞋,Ann因为不小心踩到水里青苔覆盖的石头,一下子从跌倒磕到了头。后来Ann也渐渐开始入手一些面向专业玩家的溯溪鞋品牌,而这类专业溯溪鞋价格通常在800元以上。
▲ Ann在户外。图 /访谈者提供
到了溯溪鞋的商品链接下,消费者集中关注的点变成了“是否臭脚”“是否容易进石头”“是否速干”。除了功能不像宣传的那样突出,社交平台上,关于气味的吐槽也是层出不穷。
很多人发现,溯溪鞋在沾水一次之后,就会变得很臭,有的在晒干之后,气味能消失,有的则长久不散,最后只能选择扔掉。
陈捷还因为穿溯溪鞋而被朋友带上了“有色眼镜”。有一次朋友坐地铁,身旁坐着一位穿溯溪鞋的男士,鞋子和脚散发出来的味道,在密闭车厢堪称“生化武器”,那次之后,陈捷穿上溯溪鞋,朋友也连带着调侃了他。
价格也是许多人对溯溪鞋的痛点。休闲运动品牌价格带在四五百元之间,专业运动品牌则直接把价格拉高到了四位数,虽然专业运动品牌的溯溪鞋功能性的确更突出,但显然,溯溪鞋的主力消费人群并不能真的天天去向山野,于是许多人对比过千元上下的KEEN、萨洛蒙、HOKA之后,把目光投向了只要100多元的迪卡侬。还有人在电商平台上,找到了各个大牌的平替,直接把预算拉低到了不到十分之一。
但陈捷不得不承认,当时他买下那双溯溪鞋,有一个原因是想要督促自己走向户外。价格并不是他最先考虑的,他还记得当他站在山顶,风从脚边穿过的感觉,这样他下次去户外的理由就又多了一个。
(文中陈捷、林雨、张泉、涂淼为化名。)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