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 | www.ceweekly.cn
本刊记者 崔晓萌 实习生 王吉娅楠
“跟商品页宣传的完全对不上,就是挂到咸鱼上卖,都觉得坑人!”小白气愤不已,随手把新买的网红粉底霜扔进了垃圾桶。
这种好评如潮、实际使用却问题百出的网红产品,如今屡屡在网络上刷屏。
小白购买的粉底霜,其店铺下有2000多条好评,“持妆8小时依旧服帖”“油皮亲妈”等评价,更是被诸多点赞顶至前页。直到翻到后面的追评,她才看到“卡粉严重”“假白吓人”的评价,但这些评价早被大量好评盖住,不仔细翻根本看不见。
消费者这边闹心,商家那边也有难处。有家酒店老板,店里价格实惠、卫生也干净,可在三四个平台的七八个榜单上,愣是排不上号。“隔壁那家天天让顾客刷好评,还雇水军刷,现在成了网红店。”他手机里存着朋友推荐的刷评报价:图文评论5元到200元一条,视频评论30元到1000元不等。
谁都清楚刷好评不是长久之计,可平台规则摆在那儿,没有好评就没曝光。美团的“好评率”直接影响曝光量,大众点评的必吃榜、近30天打卡数等指标,商家躲不开,消费者也认这些。
山西一家商务酒店的负责人说,为了增加曝光,只能给客户送东西求评价。“有时候送一瓶五六块钱的陈醋,人家也未必愿意写。”一家餐饮企业的经理坦言:“几天不刷好评,店里的客流量明显下降。”她也不想让服务员天天催着顾客写好评,可实在没办法。
现在消费者去餐厅吃饭,收藏打卡几乎成了常规操作。小黄上周和朋友去吃火锅,店家说收藏打卡能送冰豆花和冰粉。冰粉有4种口味,4个人正商量选哪种,服务员马上说:“4位都打卡的话,直接送8份,4种口味各两份。”小黄觉得这种互动还行——既能升级账号等级,又能免费吃甜品,本是双赢。可当服务员提出可以“代笔写好评”时,她一下子就没了兴趣:“打卡可以,评价得等我们吃完再说。”
这种“半强制好评”成了行业潜规则,更让人无奈的是已经形成了明晃晃的产业链。在闲鱼上搜“评价”,能看到不少“代写”“代评”的帖子:V8用户收藏打卡15元一次,带点评60元一次;等级低的用户,写15字加3张图,一条3元;有的甚至直接说不用到店,就能打卡写评价。
消费者被“好评”坑得多了,也没了脾气。想买支口红,看了800条“黄皮显白”的好评,收到后发现是死亡芭比粉;买粉底液,不光看直播,还刷了小红书找评价,没看到几个差评,结果上脸就出问题;跟着美食博主去打卡网红店,味道还不如楼下的小馆子,却排了好几个小时的队……
有人总结出应对办法:看评价先挑最新的,专看带错别字的,优先选没晒图的。“实在不行就盲买,反正看了也没用。”
有专家建议,平台应该调整推荐算法的权重,别让销量、评分对商品排名影响太大。复购率、用户停留时长这些真实数据,有时候比刷出来的好评更可靠。
最冤枉的是那些想好好做产品的商家,就因为没刷好评,被其他商家比下去,刷也不是,不刷也不是。长此以往,会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
责编:周琦
微信值班:周琦 郑扬波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