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是问三国志系列哪部能封神,没从DOS机摸过来的玩家,一提准跟你聊11代。但在我们这群老炮儿心里,真正的白月光必须是《三国志5》,1995年那阵儿,它可是实打实的现象级神作。不管是电脑房还是主机游戏室,满屋子都是抢着玩它的人,去晚了只能站旁边瞅别人操作。


这游戏能火成这样,一半得靠央视版《三国演义》的东风。那会儿剧正播得热火朝天,光荣特机灵,直接把鲍国安演的曹操、陆树铭演的关羽这些经典形象搬进游戏里。咱们玩的时候看着屏幕里的人物,就跟看剧似的亲切,代入感一下就拉满了。

再说游戏本身的品质,在当年绝对是顶流。单说音乐吧,在它之前的三国游戏,BGM听着跟敲铁皮似的,剌耳朵。可五代不一样,用的是CD音源,作曲的还是服部隆之这种大神。每次《光芒之龙》一响起,我都觉得手指敲的不是键盘,是指挥千军万马的令旗,浑身的劲儿都跟着上来了。

内政系统也比前作改了不少,对我这种怕麻烦的懒汉来说,简直是救星。那时候别的策略游戏还在抠一田一地的产出,算得人头疼,《三国志5》直接能一键托管。想搞农业?把所有武将全撒去种地;想搞商业?让他们集体转行摆摊就行。每年还得开回“员工大会”,给手下定目标,要么半年内把粮食产量翻番,要么把隔壁刘备忽悠过来结盟,简单直接,不磨叽。

名声系统更是把“水能载舟”玩明白了。玩家得常派武将下去巡查,运气好的时候,村民会塞你个热乎的烤红薯,说句“谢谢太守大人”,转头名声就涨10点;要是赶上好时候,还能收到义勇军来帮忙。可一旦偷懒就惨了,我有回懒了三个月没巡查,结果领地闹蝗灾,粮仓一下空了一半,当时真想抽自己两下。

要说最让人上头的,还得是战斗系统。这代首创的12种阵型,简直是战术迷的天堂。想速攻?用锥形阵,跑起来比兔子还快;想守关?方圆阵在前头当肉盾,雁行阵在后面“biubiubiu”射箭,别提多稳了。最骚的是背击伤害能加50%,我跟同桌当年琢磨出个套路:先派一小队绕到敌人后面,主力再正面硬刚,一回合就能把曹操的虎豹骑干崩,这事儿我们能跟同学吹一礼拜。

武将技能也特别有脑洞。张角放个妖术,对面士兵直接蔫了,士气掉得比股市崩盘还猛;华佗的仙术更绝,伤兵秒变满血,活脱脱一个移动医疗站。不过最坑的是仙人武将,我好不容易把左慈拐来,没玩几回合他就留张纸条跑了,写着“贫道云游去也”,气得我差点砸键盘。后来才知道,用SL大法能留住他,这算是玩《三国志5》的独家小心得吧。

武将修行也是个有意思的系统,玩起来根本停不下来。派赵云出去历练,回来说不定就学会了新技能“爆龙”,单挑时一刀下去,对面半管血就没了;派诸葛亮出去,运气好还能拐个在野武将回来。但也有翻车的时候,我让吕布去修行,结果这货路上跟人打架把自己搞伤了,回来忠诚度掉了30点,差点被曹操挖走。吓得我赶紧堆黄金哄他,才把这大爷的情绪稳住。

当然,以现在的眼光看,《三国志5》也有不少让人恼火的设定。比如调兵不能跨月,我有回想派兵支援前线,结果卡在月底动不了,眼睁睁看着孙权把城池占了,气得我拍桌子。但瑕不掩瑜啊。当用SL大法让关羽在单挑里劈了吕布,当你研发出投石车把曹操的许昌砸得稀巴烂,那些小bug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后来出的《三国志11》,3D水墨画面确实比五代精致,但对我们这些老玩家来说,总少了当年在电脑房玩的那股劲儿。其实咱们怀念的哪儿是游戏啊?是那年夏天在电脑房抢机器,为个阵型跟人吵得面红耳赤;是省下饭钱买游戏币,却愿意在旁边看别人玩一下午的自己;是那段攥着游戏手柄、心里装着三国梦的青春。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