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锡集团:锡铟行业“双龙头” 变革图强创一流

锡被誉为“绿色环保金属”,有着独特的价值。云锡集团拥有全球最大的锡生产基地和锡深加工基地,在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取得新突破,通过优化治理、重塑企业价值、构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两大平台等方式,争创一流。近期,《国资报告》杂志第3期刊登了原创文章《云锡集团:锡铟行业“双龙头” 变革图强创一流》,以供参考。

拆开电脑的CPU芯片可以看到,1000颗0.20毫米以下、采用高精度小直径球栅阵列封装技术(BGA)的焊锡球整齐排布。正是这些晶莹剔透的焊锡球,将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锡集团”)的锡产品售价从“以吨计价”变为“以克计价”,成为“中国芯”的重要配套材料。锡被誉为“绿色环保金属”,素有“工业味精”之称,不仅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芯片、国防军工、5G以及电子产业,还是新能源、AI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有着国之所需、无可替代,民之所用、无处不在的独特价值。云锡集团拥有全球最大的锡生产基地和锡深加工基地,是中国锡铟材料供应保障的主力军,锡产品产销量自2005年以来稳居世界第一,是全球锡、铟行业的“双龙头”。近年来,云锡集团充分释放改革“关键一招”的乘数效应,在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取得新突破,有效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满池春水”,价值创造与争创一流深入人心。“坚持抓关键、善作为,求真务实改革创新,长期发展框架才能稳固。”云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勇说,“我们将把云锡集团打造成全球最优锡铟产品供应商、锡铟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为行业提供更大价值。”云锡集团的前身——个旧厂务招商局,是中国锡工业的发源地,也是云南现代工业文明的摇篮。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云锡集团被列为国民经济“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先后建成7座露天采矿场、5座坑下矿山、9座选矿厂、3座冶炼厂,生产能力提高近10倍,对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2000年,云锡集团所属锡业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中国锡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2002年,云锡集团整合个旧市所属“六矿两厂”,创造了中国矿业界矿产资源治理整顿新典范,被誉称为“个旧模式”。近年来,国家稀贵战略金属行业经历了从资源开发利用到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发展变迁,现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又面临着行业资源分布不均、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为云锡集团提供了加快发展的良机。2022年以来,云锡集团把握在国家稀贵战略金属布局中的定位和担当,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变革管控、抓好监督,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首先,云锡集团变革管控模式,细化决策责任,形成“1+9”决策制度体系,梳理出近200条决策事项表,贯通“A类清单”工作机制,权责自上而下明确到了每一层级,全面优化重构协同匹配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确保战略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之前缺乏权责依据,很难做到既‘管得住’、又‘放得活’,我们通过进一步优化制度,决策效率和执行力有效提高。”云锡集团战略管理部副部长李德宁说。执行层面,在公司季度经济运营绩效评估会上,各项重点任务进度清晰可见。为了有效确保战略目标一以贯之落地,先定3年总方案、年方案,再定优先级、时间表,每月跟踪、每季考评、全集团通报。其次,改革过程中,云锡集团聚焦“一利五率”关键指标,“一企一策”设置差异化的业绩考核指标,并建立阶梯式“摸高”激励机制。云锡集团还实施总经理奖、“云锡之鹰”评选表彰,构建“管理+专业”双通道职业发展体系和全职级宽带薪酬体系,“向奋斗者及价值创造者倾斜”的分配激励导向更加突出,进一步激发市场化活力。再次,云锡集团纵深推进“清廉云南”建设云锡行动,扎实抓好大监督体系建设。在云南省国企首家实行《“黑名单”管理办法》,经验成效被纳入省属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亮点“成绩单”。从云南到全国,风清气正的锡业市场环境,在云锡的实践中逐渐形成。 “云锡集团有资源、有技术、有底蕴。恰逢近年来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领域持续发展,市场供需基本面强劲,改革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活力和动力。此时要抢抓机遇,不断提升价值创效能力和行业引领力。”云锡集团所属锡业股份董秘杨佳炜对《国资报告》记者说。2023年初,云锡集团主动融入云南省壮大“资源经济”布局,根据云南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三年上台阶、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战略发展目标,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谋划制定了云锡集团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2023—2025年,三年强攻关,提升研发投入与劳动生产率,优化产业产品结构;2023—2030年,八年大跨越,提升盈利能力与价值创造力,达国内一流;2021—2035年实现十五年创一流,建成世界示范企业,成锡铟等金属“链主”。在“3815”战略发展目标的引领下,云锡集团快速变革战略格局,重塑企业价值。“通过客观深入分析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云锡集团构建了各有定位又相互协同的‘四大战略单元’,共同形成对云锡集团实体产业的强有力支撑。”孙勇说。实践中,云锡集团稳步做强有色金属原材料战略单元“价值创造中心”,锡业股份围绕资源拓展等提升管理水平,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示范企业。提速做精新材料及精深加工战略单元“第二增长极”,新材料公司攻克“卡脖子”技术,获多项国家级荣誉。持续做优供应链及物流战略单元,物流公司聚焦“降本、保供、增效”,搭建党建平台,新增500余家供应商。逐步做专资产管理及配套产业战略单元,锡都实业公司打造优质服务商,选矿工艺突破助力降本增效。
云锡新材料公司生产线
同时,为了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云锡以矿山提升、新材料提升、科技创效、扭亏减亏、降本增效“强攻关”五大专项三年提升行动为抓手,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力、产业控制力、安全支撑力。“云锡集团通过聚焦核心关键,理顺了突出资源效益贡献、打造新材料产业增长极、引入权益性资金、提升科技创效能力、全方位降本增效等关键路径,推动五大专项行动全面铺开落地。”孙勇说。目前,云锡集团五大专项行动已初见成效。在矿山提升行动中,面对矿山数字化的诸多挑战,云锡集团通过矿山提升专项行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多点开花。科技创新专项行动中,新材料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锡业分公司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入围云南省打造世界级“灯塔工厂”培育名单。全层级治亏行动中,云锡集团把企业亏损下限控制在10%以内,减少蚕食总体盈利的“出血点”,亏损户和亏损额逐年减半。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后,云锡集团资产负债率降为近15年来最低。
云锡锡业分公司全景
“五大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归母净利润得到根本性好转,‘一利五率’核心经营指标显著改善。”孙勇说。云锡集团通过战略引领突围破局,实现了经营质效稳健向好,改革创新全面深化,重点任务有力突破,“有利润的营收、有现金的利润”经营理念形成共识,在此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了下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2024年1月,云锡集团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形成“4+2”整体布局:即在四大战略单元格局基础上,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两大平台。一方面是以科技创新平台撬动“发展力”。2023年,新材料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7.92%,实施科技项目130项,铝基焊锡丝用助焊剂、新能源激光焊接汽车用锡球、光伏焊带专用低温焊料、二辛基二氯化锡、二辛基氧化锡等新产品的研发成效显现,新增销售收入4.8亿元。“我们将打造更多高市场份额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不断提升锡铟新材料研发制造竞争力。”云锡新材料公司董事长吴建勋介绍说。 2024年8月,云南锡铟实验室成立,它标志着云锡集团将聚力打造国家锡铟产业技术创新高地及原创技术策源地。据了解,实验室将携手共建单位,聚焦产业化实施全产业链重大科技攻关,聚焦“三高”,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重点发力锡铟新材料,未来5年计划总投资达20亿元。另一方面是以人才培育平台构筑“孵化器”。2024年12月,云锡集团成立云锡工匠学院,开启了锡铟全产业链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平台建设新征程,培养数量充足、本领高强、技能精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支撑未来发展。云锡集团创新和数字化中心主任彭巨擘介绍道,公司构建了一流的锡铟研发平台,汇聚顶尖人才团队,实施锡铟全产业链的技术攻关。目前,通过实施精准激励,设定创新责任书,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更强,研发动力更足。“这里成为了干事创业的好平台,从薪资到发展预期,都可以对标其他一线城市。”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者们说,大家围绕市场需求、技术前沿和产业发展所需,聚力攻克锡铟全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云锡集团还积极推进项目和人才的国际交流,建设世界最权威的锡铟行业数据库,举办锡铟行业科技论坛,推进标杆项目落地,以此汇集全球创新人才,构建起全球锡铟全产业链上下游、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融通联合的创新平台,以及行业影响力强、具备长期造血能力的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研发人员积极走出去,可以了解产业和市场,在明确分工的同时,打造互补型团队。”吴建勋说。改革一路行来,云锡集团的凝聚力、向心力、执行力、创造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云锡集团“4+2”的整体布局已经全部完成,一系列改革成果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通过改革,云锡集团坚持了对发展负责的初心,积蓄了长期发展的势能。面向‘十五五’及更长远的未来,云锡集团将接续改革,再创新的辉煌。”孙勇说。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财经 集团 行业 新材料 战略 价值 云南 企业 产业 产业链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所有内容加载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