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杨靖宇,东北抗联还牺牲了30位师级以上将领,是谁?

东北抗联是我党在1931年至1945年间直接领导的东北地区抗日武装力量,它由东北反日游击队、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整编而成,全盛时达到了4万余人。

杨靖宇是东北抗联的灵魂人物,从1932年到1940年,他长期坚守于南满地区,曾为抗联第一路军的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可惜,因为日本关东军的围堵,再加上叛徒的出卖,他最终牺牲于吉林濛江。

那么,除了杨靖宇,东北抗联还牺牲了哪些将领,他们都是谁?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抗日联军长久坚持于东北地区,在此期间,抗联先后牺牲了30位师级以上将领,他们是:

1、赵尚志(1908年—1942年),热河朝阳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1942年2月12日牺牲于黑龙江省萝北县。

2、王德泰(1907年—1936年),奉天盖平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指挥。1936年11月7日牺牲于吉林抚松。

3、夏云杰(1903年—1936年),山东沂水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6军军长。1936年11月26日牺牲于黑龙江汤原。

4、吴景才,山东沂州人。1934年入党,曾任珠河反日农民委员会总会会长、东北抗联第3军第3师政治部主任、第3军新编第2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吴景才是抗联第3军有名的政工骨干,他自加入抗联后,在北满是屡战屡胜,一度担任中共珠河县人民政府主席。1938年10月,吴景才率部在方正县老道庙一带筹备给养,因日军突然袭击,他不幸牺牲。

5、魏拯民(1909年—1941年),山西屯留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政治部主任。1941年3月8日牺牲于吉林桦甸。

6、宋铁岩(1909年—1937年),吉林永吉人。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政治部主任。1937年2月11日牺牲于辽宁本溪。

7、李福林(1907年—1937年),朝鲜咸镜北道稳城郡人。曾任中共阿城县委书记、珠河中心县委组织部长、珠河反日游击队政治指导员、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党委书记、东北抗联第3军第1师政治部主任等职。李福林是赵尚志在珠河反日游击队时的助手,他早年曾领导过中共阿城县委,一度担任阿城县委书记。1937年4月,李福林率部去省委开会,因突遭日伪军包围,他不幸牺牲于黑龙江通河县,年仅30岁。

8、李红光(1910年—1935年),朝鲜京畿道龙任郡人。东北抗日军联合指挥部参谋长。1935年5月12日牺牲于辽宁新宾。

9、金正国(1912年—1938年),朝鲜庆尚北道醴泉郡人。曾任汤原民众反日游击大队副大队长、东北抗日联军独立师指导部主任、抗联第11军政治部主任等职。金正国是抗联第11军重要的后勤骨干,在依兰、桦川期间,他曾解决了部队的给养问题,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1938年5月,因为叛徒出卖,金正国不幸牺牲于黑龙江桦川县,年仅26岁。

10、吴玉光(1909年—1938年),朝鲜庆尚北道义城郡人。1927年迁居中国,曾任汤原反日游击队班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6军第4团政治部主任、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第7团政治部主任、抗联第4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吴玉光是朝鲜族将领,抗联第6军组建后,他参加了集贤、富锦、宝清、饶河等战役,因功晋升为师政治部主任。1938年12月,吴玉光到饶河县暴马顶子密营收取给养,因日军袭击,他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9岁。

11、王仁斋(1906年—1937年),山东文登人。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第3师师长。1937年9月牺牲于清原钓鱼台战斗中。

12、陈翰章(1913年—1940年),吉林敦化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1940年12月8日牺牲于黑龙江宁安。

13、曹亚范(1911年—1940年),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总指挥。1940年4月8日牺牲于吉林濛江。

14、张传福(1902年—1938年),吉林怀德人。曾任汤原游击总队第5中队中队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6军第4团团长、抗联第6军第2师师长等职。张传福早年曾是汤原保乡团的团长,因受共产党员夏云杰的影响,他参加革命军,成为了抗联第2师的师长。1938年8月23日,张传福受命率领西征部队挺进汤原,在途经黑金河时,他遭到日军包围,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6岁。

15、李延平(1903年—1938年),吉林延吉人。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军长。1938年10月牺牲于黑龙江五常。

16、马德山(1911年—1938年),朝鲜平安北道人。曾任中共汤原县委交通员、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第4团政治部主任、抗联第6军1师师长等职。马德山原是我党的交通员,受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他投笔从戎,成为了抗联的师长。1938年3月8日,马德山率部在萝北县肇兴镇追击伪满军,因伪军袭击,他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7岁。

17、魏长魁(1906年—1938年),山东德平人。参加过大连工人运动,曾任大连中华印刷职工联合会执行委员、中共大连印刷职工联合会党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中共珠河中心县委组织部长、抗联第9军政治部主任、中共北满省委组织部长等职。魏长魁是抗联队伍中最早参加工人运动的骨干,早在1927年,他就参加了全国总工会,深得中央的信赖。抗联第9军成立后,魏长魁领导了第9军的整编工作,1938年6月,他牺牲于黑龙江通河县,年仅32岁。

18、张相武(1914年—1938年),吉林人。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第1师师长。1938年5月27日牺牲于吉林富锦。

19、陈荣久(1904年—1937年),黑龙江宁安人。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军长。1937年3月牺牲于黑龙江饶河。

20、刘曙华(1912年—1938年),山东济南人。东北抗日联军第8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8月22日牺牲于黑龙江省勃利县。

21、汪雅臣(1911年—1941年),山东烟台人。东北抗日联军第10军军长。1941年1月29日牺牲于蛤蜊河子战斗中。

22、许亨植(1909年—1942年),朝鲜庆尚北道善山郡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参谋长。1942年8月2日牺牲于黑龙江庆城。

23、祁致中(1913年—1939年),山东曹县人。东北抗日联军第11军军长。1939年6月被错杀于北满。

24、朴吉松(1918年—1943年),吉林汪清人。曾任汪清县第五区儿童团团长、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3师组织科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12支队长等职。朴吉松是东北抗联晚期的名将,他早年曾参加过汪清县儿童局的创建,是汪清县的青年骨干。1943年8月12日,朴吉松在北安伪满监狱中英勇就义,年仅25岁。

25、李雷炎(1911年—1939年),黑龙江海伦人。又名雷炎,曾任黑龙江省暂编第4旅学生团排长、中共海伦县支部书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留守团政治部主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6师参谋长等职。李雷炎原是马占山的部下,马占山撤往关内后,他参加抗联,成为了抗联第6师的参谋长。1939年2月18日,李雷炎率部在绥棱县四方台附近的李老卓屯宿营,因突遭日军袭击,他壮烈牺牲,年仅28岁。

26、杨太和(1904年—1935年),吉林人。东北抗日同盟军1师师长。1935年9月18日牺牲于黑龙江省依兰县。

27、韩震(1900年—1936年),朝鲜汉城人。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党委书记。1936年3月2日牺牲于辽宁桓仁。

28、李松波(1904年—1935年),吉林磐石人。曾任磐石游击队政委、东北抗日军联合参谋部参谋处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第2师参谋长等职。李松波是抗联成立初期的名将,他曾在磐石、桓仁等地连续打击敌人,深得满洲省委的信赖。1935年9月,李松波率部袭击驻桦甸县红石砬子的日伪军据点,在这次战斗中,他不幸光荣牺牲,年仅31岁。

29、李守中,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1师政治部主任,1936年牺牲于东北。

30、李敏焕(1913年—1936年),朝鲜咸境北道人。曾任中共清原县委委员、柳河青年义勇军总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参谋长、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第1师参谋长等职。李敏焕是杨靖宇在抗联第1军时的助手,他自参加抗联后,屡立战功,一路升到了师参谋长。1936年7月15日,李敏焕率部在摩天岭战斗中击毙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第4大队第2中队中队长今田益男大尉。在返回途中,他遭到日伪军包围,壮烈牺牲,年仅23岁。

东北抗日联军是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它以抗敌最早、坚持最久、条件最恶著称,是一支钢铁劲旅。向这30位牺牲的抗联烈士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历史   将领   联军   牺牲   革命军   主任   朝鲜   汤原   黑龙江   参谋长   政治部   中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