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智库|又一次“国补”来了!买车买手机能省多少钱?

消费贷款领域的又一次“国补”来了!

8月1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和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此前,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财政贴息;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对符合条件的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消费贷款领域的又一次“国补”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2025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分别给予贷款贴息。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有效释放内需潜力。

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

两项贴息政策,就是对有关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指出,这两项贴息政策涉及的侧重点都是广覆盖、低门槛,也没有设置复杂的申请程序,尽量让大家做到“省钱又省心”,只需要满足一些基本的、必要的条件,就可享受政策的支持,确保精准发挥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

于红表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支持的是消费者合理的借贷需求和真实的消费行为,如果借款人使用个人消费贷款用于一些非消费领域,或是其他违规套利行为,这不属于政策的支持范围,将无法取得贴息资金。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资金必须合规用于正常的经营活动,例如拓展空间、优化布局、提升硬件、增加业态、人员培训、产品研发等,重点是要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不能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活动。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贴息政策,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实施,所以有媒体朋友也称之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又一次‘国补’,这可以说是非常形象的,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扩大消费的重视程度。”

6月17日,主播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深广互动直播基地内介绍家电产品“国补”政策。新华社发

买东西能省多少钱?

根据《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那么,买东西究竟能省多少钱?简单梳理一下要点:

哪些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贴息标准是多少?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贷款合同利率需要符合相应利率自律约定。

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贷款经办机构有哪些?

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8月9日,消费者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一家手机专卖店选购手机。新华社发

服务业经营主体能降多少成本?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旨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推动降低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助力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哪些条件的贷款可享受贴息政策?

一是由经办银行向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

二是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开发布之日(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相关贷款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

三是贷款资金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根据方案,中央财政给予贴息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

对于经办银行向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相关贷款包括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贷款以及用于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的流动资金贷款。

同一笔贷款不得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已享受地方财政相关贴息政策的,此次贴息不得超出扣除已有贴息后的实际利率水平。

8月9日,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一家超市,消费者选购食品。新华社发

专家:仍要量力而行、合理适度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在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两项贴息政策的年贴息比例,在符合一定条件之下均为1个百分点,力度适中;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有助于减轻地方财政压力,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董希淼认为,贴息政策首次推出,在经过一段时间实施之后,或将根据实施效果对贴息比例、覆盖范围、经办机构等进行优化。下一步,应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强化贴息政策与已经出台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协同,形成叠加效应,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用,更加有力、有效地促消费、稳就业、扩内需。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发布会上也表示,这两项政策到期后,还会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延长政策的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和调整贷款经办机构的范围。

董希淼建议,对居民而言,申请个人消费贷款要到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办理,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贴息政策红利;要基于个人和家庭的消费需求和实际需要申请消费贷款,量力而行、合理适度,切不可因为额度高、利率低、有补贴就随意申请,并将个人债务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之内。经营主体要确保将贷款资金用于开展合规经营活动,居民申请消费贷款应用于合理消费,不得违规用于投资理财等用途。金融机构应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将贷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增强商业可持续性。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本次贴息政策体现了财政政策“精准滴灌”与金融政策“活水养鱼”的协同思路,能起到精准激活消费、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畅通内循环、有效释放内需潜力的作用,是对政治局会议精神的快速有效落实。

伍超明认为,高效协同与手续精简是政策快速落地的关键,能有效避免企业、居民陷入繁琐流程而错失良机。同时,强化资金流向监控与效益评估,严防套利与浪费,是保障财政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切实转化为经济复苏动能的制度基石。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财经   风口   多少钱   贷款   政策   个人消费   主体   服务业   财政部   资金   领域   财政   机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