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进某家海底捞,可能会被眼前的场景震惊,DJ在台上打碟,身材火辣的表演者与食客互动,氛围灯闪烁如夜店。
这不是你走错了地方,而是餐饮业正在上演的一场"擦边革命",在传统的火锅红汤里,商家们正试图调出流量的"特殊配方"。
海底捞的"夜店模式"并非心血来潮,根据海底捞说法,上述店型是"解锁夜宵新场景、点亮夜经济图景"的尝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5月全国餐饮收入4578亿元,同比增长5.9%,而夜间餐饮消费在其中占比持续提升。
这个数字看起来不错,但餐饮人心里都清楚,日子并不好过。
2024年餐饮收入达到5.57万亿元,增速则由2023年的20.4%大幅下滑至2024年的5.3%。2025年,餐饮行业依然深陷"三高三降"的困局:人工、食材、房租成本持续攀升,而人流、客单价和消费频次却不断下降。
在这种背景下,海底捞的选择很现实,既然传统服务已经卷到极致,那就换个赛道,在"2025中国餐饮产业节"上,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副主席周兆呈表示,海底捞希望建立起"与众不同是创新,与己不同也是创新"的理解。
确实,当95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他们要的不只是吃饱,而是要"好玩"、"好看"、"好刺激",一顿饭如果还能顺便蹦个迪、拍个抖音,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然而,想靠"擦边"长期生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国外的前车之鉴已经给出了答案。
美国著名的猫头鹰餐厅(Hooters),曾经凭借穿着紧身短裤和低胸上衣的女服务员红极一时,全球拥有超过400家分店,年营收超过10亿美元,但在2025年上半年,这个曾经的"世界上最性感的餐馆"却传出破产重组的消息。
更惨的是泰国曼谷的"Staneemeehoi"海鲜餐厅,这家以肌肉男服务生为卖点的网红餐厅,吸引了无数游客打卡,却在今年8月宣布永久停业。
这些案例说明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单纯的"擦边"表演或许能制造一时流量,但绝对撑不起长期发展,消费者的新鲜感总会过去,而当噱头失效,如果没有过硬的产品力做支撑,倒闭只是时间问题。
更让人担忧的是,国内监管也在收紧,2025年央视"3·15"晚会以"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为主题,聚焦食品安全领域,揭露了从餐饮连锁到水产加工、从预制菜到外卖作坊的系列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许多知名品牌都被点名曝光。
杭州某酒馆因表演内容问题被约谈叫停,云南也有一家餐厅因违规演出被罚款并吊销演出许可,就连屡屡试探底线的椰树集团,也多次因低俗营销被处罚。
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25年6月发布的《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中,鼓励餐饮业创新消费场景、丰富供给,目前海底捞正在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探索。
好消息是,一种更具文化内涵的"正向表演"模式正在兴起,2025年的主题餐厅设计趋势,已经从"表面化造景"走向"故事化体验"、"互动化空间"、"跨界式整合"。
在2025年,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用餐体验,而是更加注重整体氛围与感官享受,沉浸式餐饮体验将成为未来餐饮空间设计的核心,通过灯光、音效、科技互动等元素提升顾客的就餐体验。
从火锅店的现场舂料、云南菜馆的木姜子现刮仪式,到广东摔角早茶、西北餐厅的秦腔表演,这些深度融合美食制作与地方文化的表演形式,正逐渐成为新的引流利器。
济南秀宴将祭孔大典、李清照诗词等齐鲁文化融入宴饮,食客既能沉浸式观看演出,又能体验妆造服务。
杭州《宫宴》中百名演员再现宫廷盛宴,身着汉服的侍女踩着古乐上菜,连后厨人员都会以NPC身份参与谢幕。
餐饮业的"擦边营销"本质上反映了行业的生存焦虑和转型需求,在食物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商家们确实需要寻找新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但历史已经证明,纯粹的"擦边"并非长久之计。
真正的出路在于找到"表演"与"餐饮"的平衡点,让表演服务于美食文化,而不是喧宾夺主,当表演有了文化内涵,当创新有了合规边界,当体验有了品质保障,餐饮业的这场"表演革命"才能真正走得长远。
说到底,消费者愿意为值得的体验付费,但绝不会长期为华而不实买单。
信源:
京九晚报2025-09-14 酸爽一锅燃夜经济:海底捞解锁年轻味蕾新场景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 2025-09-18 餐饮商家集体上演“擦边餐”被调查叫停,算冤吗?网友热议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