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今年67岁,退休后身体一直不错,什么事都自己来。这两天一进中伏,天气闷得让人喘不上气,他照旧早上七点出门买菜,想着趁太阳没毒,锻炼锻炼身体。
谁知道才逛了一个小时,回家后就全身乏力、胸闷心慌,吓得老伴连忙给他擦身、喂水、开空调。
“你都这岁数了,还跟年轻人一样硬扛这伏天?现在这中伏不比从前,湿热一上头,人可真扛不住。”
“哎,原来总听人说‘中伏最熬人’,今天是真体会到了……”
其实,像老张这样的老人,每年到了中伏都不少见。天一热,就有人晕倒、犯病、吃坏肚子,真不是矫情。那为啥偏偏中伏最“熬人”?怎么熬过去不遭罪?老年人,尤其该注意啥?
一、中伏为啥最“熬人”?医生一句话点透:湿热夹攻!
从中医角度说,中伏是一年中湿热最重的时间。我们讲“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易耗气伤津”,暑热不只是高温那么简单,更要命的是“湿”:
•湿气一重,人体的毛孔像堵住了一样,汗出不畅;
•热气一逼,脾胃一弱,食欲下降、肚子胀、拉肚子;
•湿热夹攻,整个人就跟“蒸”在锅里,困倦、头晕、乏力特别明显。
中老年人阳气本就不足,遇到湿热攻身,很多人心脏、脑血管、胃肠道立马出问题。
不仅身体难受,心理上也跟着烦躁: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一不留神就容易中暑、跌倒、旧病复发。
所以说,中伏不“熬”,是有条件,得讲方法的!
二、医生建议:做好3件事,吃对4样菜,安稳过伏不遭罪
【第一招:别硬扛——这3件事必须做到】
1.出门时间避开高温时段
早上10点到下午4点,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特别是老人,建议上午8点前或傍晚后再出门。
即便要锻炼、买菜,也别逞能在高温下溜达。
2.补水要对方法,别等口渴再喝
中伏容易出汗,多喝温水或淡盐水,避免喝冰水。绿豆汤、淡菊花茶、莲子百合水这些既能清热、又养津止渴,适合伏天常喝。
3.午休不能少,空调不能硬扛
中午时段气温最高,建议午休30分钟左右,保持精力,防止中暑。
空调也别开太低,室内保持26~28℃,注意通风,睡觉时盖薄被,别让风直吹。
【第二招:吃对4样菜,帮你清暑祛湿、健脾养阳】
1.冬瓜——清热利湿第一名
冬瓜性凉,清热利水,适合夏季湿气重的人食用。煮汤或炒菜都可,还可以搭配薏米、排骨,清热又健脾。
2.苦瓜——降火又清心
虽然有些人不喜欢它的苦味,但夏季吃苦瓜确实好。苦瓜富含苦味素和维生素C,有助清热解毒、降火除烦。凉拌或炒鸡蛋都不错。
3.莲藕——通气血,健脾胃
藕性平味甘,不寒不燥,有健脾开胃、清热止渴的作用。炖汤、炒菜都适合,适合中老年人气血不足、胃口不佳时食用。
4.茯苓——祛湿健脾,补气安神
茯苓是一味常见中药,也能入膳。煮粥时加点茯苓粉,有助于健脾祛湿、助眠安神。尤其适合晚上易失眠、多梦的老人。
三、这些人更要“避伏毒”,特别注意!
中伏虽然难熬,但最怕的是“扛着过”。特别是以下这几类人,更容易“被热倒”:
1.有三高的人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者,本身血管弹性差,加上天气热,血液黏稠,极易发生中风、心梗等突发状况。
2.脾胃虚弱的人
脾为后天之本,中伏期间湿气重,易困脾。一旦脾虚,食欲下降,营养吸收不好,人会越来越乏力。
3.睡眠差、易烦躁的人
中伏湿热扰心,容易心烦气躁、夜不能寐,导致第二天精神差,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
4.长期呆空调房的人
虽然凉快,但空气封闭、阳气郁结,加上长时间不出汗,反而容易内热外寒,寒湿积聚,久而久之可能出现“空调病”。
所以,该出汗时出汗、该静养时静养,顺应天时,才是真正的“伏天养生”。
结语
中伏最“熬人”,但熬不是死扛,而是顺时而养、顺势而调。
做好该做的事,吃对合适的食物,避开伤身的误区,这一年的“最难关”也能顺利挺过去!
来源:青岛广播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蓬莱融媒体中心)
更新时间:2025-08-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