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4月1日愚人节的前一天,有一个知名度不高的节日——世界备份日。
这一节日起源于外国论坛Reddit上的一位用户分享自己硬盘数据丢失的经历,该节日于2011年发起,选择在愚人节前一天,以此警示人们避免因数据丢失成为“数字愚人”。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数据丢失的经历,有些是家庭成员的影像资料、重要的工作文件或者珍藏的影视资源等。
而今天将介绍一个简单可靠的备份策略,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数据丢失风险,它就是「321黄金备份法则」。
321备份法则包含了以下3点——3份数据、2种存储介质、1份异地备份。具体如下:
3份数据:除了原始数据,还要有额外的2份备份。即便其中1份丢失,仍然有其他副本可用。
尤其像实拍的照片、视频这类具有时空唯一性的数据,切记需要复制至少2份甚至更多,最大程度降低数据丢失风险。
2种存储介质:将数据存储在2种不同类型的设备上,如本地硬盘与云存储,避免单一介质故障导致所有数据丢失。
需要注意的是,本地硬盘分为「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两种,这两种硬盘的数据恢复难易度有所不同。
机械硬盘采用物理结构进行数据读写,相关故障与机械部件相关,更换或者修复的难度较低;而固态硬盘的相关故障多为闪存芯片相关,一旦芯片损坏,恢复的技术难度更高。
听起来,机械硬盘的数据恢复难度更低,但在速率方面固态硬盘却要领先许多。
消费级机械硬盘的速率一般在150~200MB/s,而消费级固态硬盘的速率为前者的20-30倍。搭配绿联雷电硬盘盒可达3500MB/s~7000MB/s,50个G的数据存储最快仅需8秒钟。
此外,固态硬盘的体积足够小巧,搭配绿联硬盘盒的体积也只有手机大小,可以随时随地读取数据、拷贝资料;而机械硬盘一般安装在台式机、机柜或者硬盘底座上,携带相对没那么方便。
简单来说,对于工作文件、学习资料等需要频繁读取的数据类型,存在固态硬盘便于随时快速使用;而重要的影像资料、手机备份等不常读取的数据,则建议存放在机械硬盘。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同时采用这机械、固态硬盘来备份数据,兼顾读取速度与安全性。
1份异地备份:将1份数据副本,存放在远离主存储的位置,譬如放在亲友家或者云存储设备中。
这份异地存储的副本,一般用于应对极端情况,例如火灾、水泡、盗窃、丢失等自然或者人为意外。
总的来说,「321备份法则」是许多个人、公司企业都在运用的备份策略,经过实践证明有效且可靠。重要的数据、资料,不妨试试用这个方法来备份。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