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呼吁:60岁后千万别做这6项健康检查,做了可能会害你

傍晚六点,小区广场上,老李像往常一样和邻居下棋、聊天。退休后的他,生活颇为惬意。可就在本月体检时,他突然被医生“建议”加做了几项高精尖检查。钱花了不少,报告上却出现了几个“可疑项”,肺部小结节、肿瘤指标轻微升高、甚至还被建议做穿刺和手术。这些让老李彻夜难眠,家人担忧,生活一时间全乱了套。

“身体有小问题,只是老年变化,还是得了大病?到底查还是不查?”许多中老年朋友,或许也曾有过类似的困惑。60岁以后,体检套餐越来越“花哨”,却并非查得越多越好。张文宏教授近日再次提醒,某些常见体检项目其实对老年人“弊大于利”,甚至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有些检查做了未必能治病,反而可能害你。哪些项目需要警惕?背后有怎样的科学依据?您真的了解吗?“尤其是第4项,很多人都还在盲目跟风!”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聊聊。

曾经有句话广为流传:“早发现,早治愈。”但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医生和院士们的最新研究却提醒:某些检查并不是“查得越多越健康”。相反,部分高风险/高敏感性的筛查手段,反而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健康隐患、心理负担,甚至引发“过度医疗”。

医生解读:60岁后为何不宜乱查?

第一,激进筛查可能扰乱正常生活。如“全身CT”、“PET-CT”、一查下来,从血管到器官无死角,动辄就发现“异常”,但许多良性结节和老化改变,医学上并不建议过早干预。数据表明,在60岁及以上人群中,80%肺部小结节属于良性,无需处理即可终身无恙。

第二,某些检查带来的假阳性率高,反而伤害身心。比如肿瘤标志物,随年龄增长本身可能波动。发现“升高”后,多数老年人会陷入焦虑甚至失眠,多项研究证实:仅因指标波动增加的“无效穿刺/手术率”高达30%以上

第三,对身体本身的创伤风险被低估。老年人肝肾功能、凝血、生理耐受都在下降。胃肠镜、活检甚至全麻等,意外率远高于青年人,而对最终健康获益影响有限。

60岁后这6项体检项目,千万别随意做!

1. 全身CT、PET-CT
看似“高科技全排查”,实则辐射量高,极易查出“疑点”,大部分为良性无症状改变。中华医学会的调查发现,60岁以上老人参加该项检查后,平均1年内被反复复查2-3次,带来经济和心理双重负担。

2. 无指征肿瘤标志物全套检测
血液中的肿瘤指标本身受炎症、年龄、代谢等多因素影响。一项覆盖8000余人的调研显示,仅2%升高者被后续证实为早期肿瘤,80%属于“假阳性”。不必要的追查、穿刺和担忧,反而损耗健康储备。

3. 联合胃镜+肠镜(无症状者)
多数体检打包推广“消化道筛查”,但临床统计,老年人无症状时并无必要每年查。一项国内多中心研究发现,60岁后同时做胃肠镜引起不适率达16%,全麻并发症风险提高约12%。

4. 常规头颅、颈部血管彩超
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卒中家族史者盲目查彩超,经常查出“小斑块”、“轻微硬化”,99%属于生理性老化,无需干预,却引发反复用药和焦虑。

5. 心脏CT、冠脉造影
指标正常、无症状者不推荐仅因“防心梗”而查。华东协和医院数据显示,60岁以上健康老人接受冠脉造影,术后1个月轻重并发症率提升至3.9%,远高于常规人群。

6. 骨密度年年查、动不动就补钙
骨矿减少属“年龄自然变化”,重复检查易引发“钙片依赖”。世界卫生组织建议:60岁以上无骨折史、饮食均衡者2-3年查一次即可

这些检查“高大上”,为何风险大于收益?

医学界认为:
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查太多反而可能伤害大于预防”。
多数风险由“过度敏感”、不恰当干预导致。
很多身体“异常”本就属于衰老或慢性适应,对未来健康影响有限。
国家指导建议:“查得精,查得准,远好于样样都查。”

如何科学提升老年体检价值?

建议这样做,更安心更靠谱:

优先选择:血压、血脂、血糖基础指标;心电图、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基础筛查;有明显症状或家族史时,遵医嘱针对性检查;补钙、骨密度,2-3年一次即可,日常可坚持晒太阳+均衡饮食加强保养;拒绝“全包套餐”,结合医生专业判断“个性化定制”检查计划。

生活小贴士:每年固定体检,但不必追求最贵、最全;遵医嘱科学复查,避免信息过载与不安;保持乐观心态,养成良好饮食、运动、睡眠习惯,就是健康长寿的真正法宝。

在医学界普遍共识下,体检并非越贵越好,越全越有效。60岁以后,关注基本指标、听从医生建议才是科学守护健康的正解。与其让不必要的精密筛查带来困惑,不如从饮食、运动、心态等日常生活管理下手,用温和的方式呵护身体,避免因过度检查“查出一身病”!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WHO《老年健康管理全球指南》

《老年慢性病合理干预建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文宏呼吁:60岁后千万别做这6项健康检查,做了可能会害你- 头条眼

《中老年人健康检查项目选择指导》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

《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21)》国家统计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标签:养生   可能会   健康   张文宏   建议   老年人   肿瘤   指标   医生   老年   风险   身体   全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