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日:打开浙江粮食文化数字地图,解锁浙里“粮”辰美景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雯

从万年上山、七千年河姆渡到五千年良渚,从创立践行平粜理论,到南宋临安米市,再到“四无粮仓”,浙江的粮食文化,出现过多次繁荣发展的高峰期。

10月16日,第45个世界粮食日浙江主场活动在舟山群岛启动,浙江粮食文化数字展示基地同步上线。

它宛如一条串联古今的“粮脉”,生动展示着浙江粮食文化的古今脉动。

本期上线的内容涵盖了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舟山大宗农产品储运基地等首批9个粮食文化展馆制作而成的数字展示基地。

只要打开链接,点击画面上的展馆标识,便可沉浸式参观各展馆实景,穿梭于展厅内外,聆听详细的解说,观看馆内视频影像,浏览展陈资料电子文档等。

扫码可沉浸式逛浙江粮食文化数字展示基地

海上粮仓,解码大国粮安

清晨的宁波舟山港老塘山作业区,15万吨级巨轮正缓缓靠泊,输送带如同银色巨龙般将大豆源源不断送往仓容,这是舟山大宗农产品储运基地日常运转的缩影。

舟山大宗农产品储运基地 记者 施雯 摄

作为浙江省唯一集中转物流、仓储、加工、交易于一体的粮油产业基地,这里早已成为我国东部沿海粮食集散的“核心节点”,年吞吐能力达3780万吨的港口泊位、总仓储库容174万吨的设施构建成立体图景。

2024年,3100万吨进口粮食在此中转,进口粮食中转物流量约占全国20%。

前辈们在粮仓工作时的老照片 记者 施雯 翻拍

从舟山到余杭,粮食文化有了更加具象化的呈现。

走进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在数字镜头的呈现下,斑驳土墙与1953年的历史影像交相辉映,泛黄的风车、木耙等保粮工具静默陈列,诠释着 “无虫、无霉、无鼠、无雀” 粮仓的创建传奇,让 “创业、创新、节俭、奉献” 的四无粮仓精神可感可知。

如今,历经布展升级的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即将重新开放,这座由袁隆平院士题写馆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等待着与观众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之约。

数字逛展,解锁粮脉密码

今天起,您只需通过手机扫码,即可一键进入浙江粮食文化数字展示基地:点击展馆标识便能穿梭实景空间,聆听专业解说、观看专题影像、查阅电子文档,开启沉浸式体验。

网页截图

宁波粮食文化陈列馆由百年建筑 “白鹤楼” 修缮改造而成,馆内有370余件藏品中,串联起七千年稻作历史与粮食流转全流程。其中的宋代 “多角瓶”更是蕴含 “多谷丰收” 的美好寓意。

在绍兴江南粮食文化陈列馆内,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农具诉说着悠久历史,民国米行场景与我国第一套粮票的碰撞,直观展现粮食文化的古今传承。

记者 施雯 摄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里,9万余种水稻种子构成的种子墙与瓯江鱼标本交相辉映,窗外生态园实景重现了1300年“稻护鱼、鱼肥稻”的传统生态智慧。

温州市储粮科技馆中,充氮气调储粮设备与智能入仓机器人逐一亮相,虫害图鉴互动体验环节揭开科技储粮的奥秘。

开化中兴粮油稻耕文化馆的老风车诉说着 “种粮三难” 的过往历程,“粮食银行” 存折与共享农机则谱写惠民新篇章。

日晒酱油人工捣缸 记者 施雯 摄

丽水鱼跃酉文化博物馆通过复原百年酿造场景,让公众直观感受酱油、白酒从粮食到成品的转化过程。

萧山清廉粮方故事馆的1998本跨年代账本,更是串联起跨湖桥稻作文明与现代粮库建设的发展演进历程。

记者了解到,本次上线的浙江粮食文化数字展示基地为项目首期内容,后续将持续推进内容扩容,让这条跨越万年的 “粮脉” 生命力愈发鲜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8

标签:旅游   粮食   数字地图   浙江   解锁   美景   文化   世界   粮仓   舟山   基地   陈列馆   数字   记者   馆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