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阳台山游记

晨雾未散时,我站在大浪文化公园的牌坊下仰望这座海拔587.3米的城市绿脊。地铁六号线首班车的轰鸣声尚在耳畔,登山广场的石阶已沁着露水,胜利大营救雕塑群在熹微晨光中若隐若现,青铜群像的衣褶纹路里似乎还凝结着八十年前东江纵队战士的汗水。



选择左侧登山道拾级而上,鞋底与粗粝的花岗岩摩擦出沙沙声响。春末的季风掠过赖屋山水库,裹挟着水汽浸润石径两侧的浙江润楠,油亮的叶片折射出翡翠般的光泽。第五个弯道处的鸟鸣涧,突然撞见三只红耳鹎掠过树冠,惊落几片桃金娘的花瓣,粉白相间的落英在晨光中划出弧线,正应了"羊台叠翠"的景致。



行至风门坳,九级台阶的传说在登山客口耳相传中愈发神秘。每级台阶间距三百余米,苔痕斑驳的里程桩标记着海拔变化,第三级台阶处的蘑菇亭已聚集着休整的徒步者。有位银发老者指着石壁上的弹痕,讲述1942年文化名人大营救时,茅盾先生就是在此处隐蔽休整。山风掠过革命历史长廊的木制展板,将"乌石岩峒"的古老传说与抗日传奇糅合成特殊的历史回响。

海拔300米的春竹亭成为体力的分水岭,登山杖叩击地面的节奏逐渐凌乱。转折出现在穿过百米竹径时,阳光突然刺破云层,将细密的竹叶投影在青石板上,幻化成流动的墨色涟漪。溪之谷的瀑布在此处最为喧腾,三级跌水冲击着深潭,水雾沾湿了速干衣的肩线,却让呼吸陡然轻快起来。



当刻着"羊台叠翠"的巨石撞入眼帘,460米的小阳台已在脚下。花岗岩观景台西南侧,两位摄影师正调整三脚架,等待云海漫过铁岗水库的瞬间。山脚下的城市天际线在薄雾中舒展,平安大厦的尖顶如同破雾的桅杆,而西北方向的螳螂山轮廓正被朝霞勾勒得愈发清晰。

通往大阳台的最后两公里堪称意志的试炼。裸露的山脊线毫无遮蔽,汗水在防晒衣后背洇出盐霜,登山鞋不断打滑的红砂岩令人想起资料中"飞龙乘云台"的命名深意。当第1876级台阶被踩在脚下,刻着"阳台山"字样的主峰碑石赫然眼前,587米的高度将鹏城尽收眼底——东南方向的深圳湾大桥如银链坠海,正北方的凤凰山在云层中若隐若现,而石岩水库的碧水正倒映着流转变幻的积云。



倚坐在观景台的木栏杆上,撕开能量胶的包装时发现指尖仍在微微颤抖。三位结伴的大学生分享着自制饭团,他们的登山包上还别着"重走东纵路"的红色徽章。下山选择石岩缓步道,黄昏的光线将荔枝古树林染成琥珀色,古道遗址的断墙残垣间,忽有画眉鸟的清啼划破寂静,恍若八十年前文化名人们穿越山脊时的密语。

暮色四合时回望主峰,飞龙乘云台的轮廓灯已然亮起,蜿蜒如星辰缀成的登山轨迹。这座承载着地质变迁与人文记忆的山峰,在晚风中轻轻抖落白日的喧嚣,将城市阳台的万千气象,悄然纳入南中国海的浩瀚夜色。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旅游   深圳   阳台   游记   台阶   晨光   海拔   山脊   主峰   合时   花岗岩   云层   若隐若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