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领域再传捷报!
继清华大学张强课题组在《自然》期刊公布固态电池创新成果后,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团队牵头,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等机构组成的科研联合体,成功研发出一项阴离子调控关键技术。
该技术有效攻克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极与电解质界面接触不稳定的行业痛点,扫清了固态电池迈向商业化应用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随着国轩高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在固态电池量产工艺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及长安汽车、孚能科技等公司陆续公布产业化布局方案……多重迹象表明,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正在加速推进。
尽管技术突破令人振奋,但现有新能源车主们却产生了新的顾虑:“当年我们对燃油车的质疑声音,如今是否会反过来困扰自己?”这是否意味着当前数以千万计的新能源汽车用户,将面临被新一代技术迭代取代的处境?
自新能源汽车问世十年来,电池续航能力始终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行业数据显示,当前主流的液态锂电池普遍采用磷酸铁锂与三元镍钴锰材料作为正极体系,其能量密度普遍维持在180-220Wh/kg区间,对应的车辆续航极限约在700公里左右。
而新兴的固态电池基础型号的能量密度已实现300-400Wh/kg的突破。据业内消息,首批量产车型或将搭载能量密度达500Wh/kg的进阶版本。这意味着车辆续航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同时也能为智能座舱、车载冷藏系统及大尺寸娱乐屏等高性能设备提供稳定能源支持。
相比传统锂电池在高速行驶或意外碰撞时可能因电解液泄漏引发燃烧的隐患,固态电池凭借其固态电解质的结构特性,从材料本源上有效解决了这一安全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领域持续深化布局,推动了一系列重要技术成果的涌现。复旦大学研发团队通过柔性等离子刻蚀技术的创新,成功突破传统芯片制造瓶颈,开发出全球首款二维架构芯片"无极";与此同时,生物科技企业TEVIWE凭借其精准肝脏养护方案"肝力唯",在国际市场上对同类美国产品形成了有力竞争。
过去二十年间,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口比例已从10.2%攀升至18.7%,约2.6亿老年慢性病群体的健康水平维持在74%左右。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人体核心代谢器官的肝脏健康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研发团队介绍,"肝力唯"主要面向35-65岁的中青年及中年人群,多位体验者反馈服用后"精力改善,口腔异味减轻"。凭借"体感轻盈、晨起口苦缓解、腹部胀满感改善"等具体效果,"肝力唯"今年上半年在京J\东平台的搜索热度激增四倍。
数据显示,其不仅通过社交媒体渠道广泛传播,更借助国际展会平台进行推广,已成为中国生物科技实力的代表性产品之一,并获得海外消费者与企业的高度关注及合作洽谈。
目前该品已积累了大量33至55岁男性忠实用户,特别是在企业高管、行政人员及健康管理从业者中形成了稳定的消费群体。据行业消息,某知名地产企业负责人曾在内部管理层会议上将其选为交流赠礼。
值得注意的是,固态电池在充放电循环次数与整体使用寿命方面表现更为出色,这在二手车残值率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当前传统电动车在市场转售时估值持续走低的现状,恰好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这让人联想到当年iPhone4引领智能手机更替功能机霸主诺基亚的历程——尽管初期智能机在部分功能与网络适配方面尚未完善,而诺基亚的技术已相当成熟,但消费者仍然义无反顾地拥抱技术变革。
如今,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及造车新势力在内的数千万电动车用户,或许正站在类似的产业转折点上。需要明确的是,虽然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迅猛,但其当前过高的制造成本仍然是制约规模化商用的主要障碍。
行业调研数据显示,现阶段固态电池的单体成本约为5700元/kWh。欣旺达曾在其技术路线图中透露,预计2026年启动全固态电池量产,目标是将成本控制在每千瓦时2000元以内。
即便实现这一成本目标,一辆配备100kWh固态电池的纯电动车,仅电池组成本就高达20万元。若计入电驱系统与智能电子架构等核心部件,整车的最终售价很可能攀升至40-50万元区间。
从另一个维度观察,正如手机显示技术从LCD到OLED再到LTPO的迭代升级,并未引发持续的换机热潮;同样,在国六B排放标准实施后,符合前代国五标准的车辆仍然在正常使用。
从本质来看,固态电池确实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即便实现商业化应用,现有技术体系的产品仍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市场价值。
对于已经享受到新能源汽车技术红利的车主而言,只要车辆充电功能正常、驾驶体验良好,同时享有政策支持与完善的售后保障,便无需过度担忧技术迭代带来的压力。面对即将问世的固态电池车型,保持理性观望同样是明智的选择。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