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宝森
陈子祥,蒙古族,祖籍浙江慈溪县。15岁时,父亲患急性痢疾去世后,他四处流浪,以乞讨为生。陈子祥流浪到慈溪县城,被山东聊城武术师收留,拜师学艺。陈子祥18岁时,参加京城武打比赛,获第一名。被聘为河北保定武备学堂武术教官。
1902年,陈子祥东渡日本进入士官学校步兵科学习,成为该校第16期学员。在日本结识孙中山,追随孙中山从事反清革命,加入同盟会。参加过广州黄花岗起义。起义失败后,陈子祥只身来到江苏。1922年,陈子祥在镇江白莲巷东段至水陆寺巷中段,买下房屋百余间,进行修缮改建,成为镇江房屋最多大户人家。20世纪30年代初,任镇江市警察局局长。陈子祥先后娶有3位妻子。第三个妻子叫魏静诚,生下两儿一女,大儿即陈怀民。
陈怀民,这位令人敬仰的空军英雄,1916年12月出生于江苏镇江白莲巷。15岁的陈怀民,因亲历“一·二八”之役,敌机轰炸之惨状,乃决心以航空为报国之途。投笔从戎,经过几次极其严格的考试,于1933年1月,如愿以偿成为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第5期学员。
1935年,陈怀民作为笕桥航校的篮球队员,在浙江大学进行篮球比赛时,结识浙大女学生、银行家的女儿王璐璐,两人不久便陷入热恋。
1936年1月,刚入航校毕业陈怀民百般不舍的告别恋人王璐璐,被编入空军第4大队任少尉飞行员,从此开启保家卫国的蓝天征程。
1937年8月14日,陈怀民第一次驾机升空作战。在这次空战中,高志航、李桂丹等空军天王初露锋芒,击落日机6架,而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则无一架飞机被击落。
9月19日,南京遭受日机空袭,兵工厂及民居受损严重,众多百姓伤亡,流离失所。数十架中国飞机从南京起飞迎战。陈怀民驾着2405号战机在空中迎战4架敌机。座机油箱被子弹击中,霎时燃起熊熊火焰,陈怀民从容驾驶着迅速下坠的飞机。滑翔迫降,但飞机撞树,陈怀民被甩出座舱,身受重伤。当地乡民迅速救援,陈怀民后来被送往南京中央医院治疗。次日,宋美龄带着航空委员会的官员到医院看望伤员,为航校培养出的学员感到骄傲。
南京沦陷后,陈怀民随着他所在的第四大队移驻武汉,其父母也随之而来。他怀恋着心上人王璐璐,但他十分清楚身为空军意味着什么,在日记中写道:“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出来就没有想着回去。”他还对家里人说:“我常与日机在空中作战,打仗就有牺牲,说不定哪一天,我的飞机被日机击落,如果真的出现那种事情时,你们不要悲伤,也不要难过。我是为国家和广大老百姓而死,死得有价值。如果我牺牲了,切望父母节哀,也希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继续投身抗日,直到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徐州会战打响后,为支援地面部队,陈怀民多次参加空战。1938年4月4日,陈怀民随大队长毛瀛初驾机飞往台儿庄低空侦察,对日军交通线及营房投下大量炸弹,杀敌甚多。4月10日,在山东峄县上空,他遭多架敌机围攻。在绝境中,他不顾一切地驾机撞击敌机。结果,敌机被毁,而他成功跳伞,安然无恙。4月中旬,在山东归德上空,陈怀民与敌血战,再次遇险负伤。战后没过几天,陈怀民带着未愈的伤返回部队。
4月29日,这一天是日本天皇裕仁的生日,侵华日军想以一场轰炸残杀中国人民当作礼物献给天皇。侵华日军司令部选择国民政府战时首都武汉作为轰炸目标。这天下午2时30分,日本海军航空队出动36架重型轰炸机,在12架战斗机的掩护下,从安徽起飞向武汉扑来。中国空军第3、第4、第5大队的19架驱逐机升空拦截,和日机展开英勇的搏斗。
陈怀民驾驶着一架伊—16战斗机,和战友们一起义无反顾地冲向敌机。他们在空中翻滚,在蓝天周旋。抓住战机,果断射击,灵活反转,迎头咬尾,只求打击敌人,全然不顾自身的安危。陈怀民当时抓住敌机的一个破绽,拦腰一记机炮射击,敌机中弹,冒着一团黑烟坠落。接着,他以闪电般的速度,想绕过迎上来的敌机,准备再去咬住另一架敌机。
此时,他遭到5架敌机的包围。敌机开火后,陈怀民的伊—16战斗机多处中弹,油箱中弹起火,他的胸部中弹受伤。陈怀民此时可以选择弃机跳伞,或许有生还的机会。但他毅然选择驾驶战机倒扣翻转180度,咬住尾随他的敌机,冲撞过去,惊慌的敌机躲避不及,两机当即在空中爆炸。陈怀民被弹出座舱,身上的降落伞被炮火引燃,从3000米的高空坠落到滚滚的长江之中。
1938年4月30日《新华日报》
被陈怀民撞落的飞机,驾驶员是日本海军航空兵的王牌飞行员高桥宪一,他曾被日军军方称为“红武士”。这个不可一世的“武士”终被中国人民的英雄击落在武汉的上空。
这是一场举世闻名的空战,在日本天皇生日的这一天,中国人民给侵略者一记响亮的耳光。空战之后,中国报纸有大量的报道,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38年4月30日报道过这一场壮烈空战。
空战之后,中国空军和武汉各界以及武汉的百姓立即组织救援,各处搜索,但没有找到陈怀民,人们多么希望出现奇迹,多么希望他还能活着啊!一天找不到陈怀民,这个希望就还在,人们想,他掉入长江,没有死,被江水冲到下游,或者被渔民救了,被下游的老百姓救到家里去养伤。人们没有放弃寻找,沿着长江两岸朝下游找,每个村庄都打听,但是没有奇迹出现。
在搜索陈怀民遗体的过程中,日机飞行员高桥宪一的遗体被寻到,在他的飞行服中藏着爱妻美惠子的照片。陈怀民妹妹陈天乐知此事后,收起悲痛,提笔给美惠子写下一封长信,在落款处写下自己更改的新名——陈难。不久,《武汉日报》刊载了这篇《一封致美惠子女士的信》。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各大报刊纷纷转载,很快被翻译成多国语言,由电台向世界广播。陈怀民女友王璐璐看到这则消息后,来到武汉。她穿上陈怀民给她买的旗袍,跳入滚滚的长江,以身殉情。遗下一条镶嵌着空军徽章的精美项链,这是陈怀民送给王璐璐的定情信物。
1938年6月6日《新华日报》
一个月过去后,6月初,有个渔夫一早背着渔网来到阳逻江边,准备上渔船打鱼。他在蒙蒙的晨光里,看到江上有一具浮着的尸体。这个渔民是参加过寻找陈怀民的,他看到尸体时,心里一紧,赶紧下到水里,把尸体托到岸上。当他第一眼看到飞行服,他知道他找到谁了,又看到手腕上有一块表,表背后刻有三个字:陈怀民。
英雄的遗体找到后,武汉的大报小报都登出这悲痛的消息,立即又引起民众的一片恸哭,陈怀民壮烈殉国,为保卫武汉牺牲了。武汉的大街小巷满是民众燃烧的祭奠纸钱和流泪的香烛。
1938年6月5日,国民政府在汉口为陈怀民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各地有2万多人前来致祭,各界人士纷纷送来花圈和挽联。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驻汉办事处,为英雄陈怀民敬献有花圈和横幅,挽联和横幅上写着:“捐躯报国”“义薄云天”。
在青山矶纪念陈怀民烈士
陈怀民烈士的遗体在追悼会后,安葬在武汉青山矶。后迁葬于武昌桂子山。桂子山墓地为一片排列整齐的水泥墓群,但因年代久远且缺乏碑记,多数墓冢破损。
1953年前后,桂子山被划为华中师范学院(现华中师范大学)建设用地,校方通过报刊发布迁坟公告。陈怀民的妹妹陈难看到公告后,前往桂子山迁走哥哥的遗骸,并准确指认了相邻烈士的姓名。然而,其余空军烈士墓因无家属认领,华中师范学院将遗骸统一迁至九峰山,但未单独设立墓碑。
石门峰中国空军英烈墓园
陈怀民继子陈德(中)
此后,这批烈士遗骸又被转移至武汉石门峰纪念公园。目前,石门峰公园内建有中国抗日空军英烈纪念碑,部分烈士姓名得以镌刻纪念,但陈怀民的具体安葬位置已难以考证。2012年,中国抗日空军烈士墓园被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主编: 田联申责编:力 托
更新时间:2025-08-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