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降3200多万!1.28亿起拍,老牌光伏企业开始卖厂......

这场光伏角逐战之下,有的企业已经开始卖厂了。


近日,一则光伏相关的拍卖讯息吸引了圈内人的注意,在阿里法拍网上,

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名下资产摆上了拍卖桌。

据了解,此次被拍卖的是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顺风光电)所有的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阳湖西路99号的不动产、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起拍价128723200元,此次拍卖将于5月14日10时正式开拍,保证金2574万元,加价幅度50万元,目前已有1人报名,1839人围观。


据拍卖信息显示,这次的拍卖对象包括: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所有的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阳湖西路99号的不动产、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有证建筑面积67591.87平方米,有证土地面积99611.2平方米。


从拍卖的情况可以看到,此次拍卖也并非是首拍,此前在今年4月28日,顺风光电的拍卖就已经进行了第一轮的拍卖,虽然首次拍卖也有一人报名,但是最终因为无人出价而流拍。



根据此前第一次的拍卖来看,这次的拍卖在价格上也出现了下调,首拍时的起拍价为160904000元,这次的拍卖在起拍价上也是下调了32180800元,直降20%。


被执行、诉讼缠身!光伏老将困境重重

据资料显示,顺风光电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集太阳能电池片和太阳能组件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新型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和销售商。公司主要涉及的市场领域是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光伏发电系统等,产品可广泛应用到通信、交通、照明、广电、、海事等众多领域。公司位于江苏省常州市。


今年的2月11日,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将其列为“被执行人”,案号为(2025)苏0402执710号,执行标的8423.09万元,在此之前,在去年的11月14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法院也将其列为“被执行人”,案号为(2024)苏0412执6189号,执行标的109.72万元。与此同时,顺风光电的法定代表人目前也已被限制高消费。


此前,泰安晶优光伏有限公司就以债权人撤销权纠纷为由,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及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诉至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2019年,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发生投资人变更,股东由顺风光电控股有限公司变更为亚太资源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江苏顺风光电原为顺风清洁能源的光伏产品制造板块子公司,原股东顺风光电控股有限公司为港股上市公司顺风清洁能源的直接全资附属公司。同时,江苏顺风光电也是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独资股东。


光伏屡见不鲜,行业淘汰正在加速


众所周知,从去年到今年,光伏行业的寒潮让一众光伏企业都陷入了残酷的竞争中,头部企业亏损严重、二三线企业等待“救援”,一些中小型企业更是走向破产、淘汰。


因此,作为光伏企业,在大环境急速恶化的背景下,也无法避免资产被拍卖的局面,而走上拍卖台的老牌光伏企业也不止顺风光电一家。


去年底,北京汉能薄膜发电投资有限公司一批合计价值4.65亿元的债权资产就曾出现在拍卖平台。


据拍卖公告显示,此次拍卖的债权共有107项,其中41项为应收账款,合计2.67亿元,其他应收款66项,合计1.9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阿里资产”首页搜索汉能薄膜相关字样可以看到大量零零碎碎的资产都已经被摆上拍卖台,大到债权资产、小到汽车、电脑主机、等物品都统统被拍卖。但是大多被拍卖的资产都无人报名最终流拍。



其中,甚至还有起拍价仅8元的沙发,从竞拍情况来看,这个沙发仅有2人报名,最终1人出价以底价8元拍得,由此不难看出这家昔日无限风光的光伏巨头,如今的落寞景象。


除了流拍之外,一些光伏资产其实也有接手的买家。


去年11月14日,华夏聚光管理人在淘宝网阿里拍卖破产强清平台上举行的第二次土地及地上房屋建筑物的拍卖活动正式结束。据了解,此次拍卖仅一人报名,最终以底价竞拍成功。



而此次竞拍是华夏聚光第二次将该资产进行拍卖,此前因无人报名而最终流拍,相比第一次竞拍,起拍价也是最初的1.35亿元直接降价到1.08亿元,降价幅度近3000万。


光伏行业的快速扩张导致供需失衡,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陷入“价格战”恶性循环。去年一年来,硅料、硅片、组件等环节价格也全线下跌,部分企业生产即亏损,这种“内卷”迫使企业通过拍卖资产回笼资金,甚至直接停产。


光伏行业的技术革新速度远超其他领域,从P型向N型转型已成定局,但TOPCon、HJT、BC等技术路线尚未尘埃落定,钙钛矿等新一代技术又蓄势待发。企业若押错技术方向,可能面临产线淘汰、资产贬值的风险。


光伏行业的周期性特征显著,历史上的“破产潮”屡见不鲜。像海润光伏从行业巨头到退市清算的案例,正是过度扩张、管理失控与周期低谷共振的结果。


当前行业困境与上一波的“光伏寒冬”惊人相似,企业盲目扩产、价格战白热化、政策补贴退坡叠加国际贸易壁垒。尽管短期内的“531新政”等刺激措施带来装机量增长,但政策驱动的需求波动反而加剧了行业不确定性,一些企业难以制定长期规划,最终在周期低谷中被迫拍卖资产求生。


光伏企业资产被拍卖的现象,本质上是行业从野蛮生长向理性发展过渡的阵痛体现。产能过剩、技术迭代、债务压力、周期波动与治理缺陷共同构成了这一局面的底层逻辑。未来,行业出清或需经历更残酷的淘汰:技术领先、现金流稳健的头部企业或能幸存,而中小企业和跨界玩家恐难逃被整合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8

标签:财经   老牌   企业   光电   资产   江苏   常州市   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   起拍价   江苏省   阿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