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稀土之后,美国又一关键行业被中国卡脖子,法国人一脸的嫉妒

2025年2月4日,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抛出一纸公告:对仲钨酸铵、氧化钨等25种钨相关产品实施出口管制。文件写得平淡,但分量极重,全球产业链立刻掀起波澜。钨,这个过去没几个人放在心上的金属,就这样被中国推到了国际博弈的舞台中央。

西方的反应几乎是下意识的。美国白宫紧急开会,美国媒体《彭博社》更是直白:“没有钨,我们无法生存。”法国没有出声,只是紧盯局势。大家都明白,中国这是再一次把“资源牌”打到了实处。

数据摆在眼前。2024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全球八成以上的钨出自中国,如果再算上俄罗斯和朝鲜,控制比例接近九成。加拿大矿企Almonty Industries的CEO布莱克也急了:“钨被掐断,我们的经济、制造业和国防都会崩盘。”这话听上去夸张,但一点都不虚。尤其是美国自己心里最清楚,他们早在2015年就停掉了商业钨矿的开采,嫌成本高,如今才发现早把后路堵死了。

钨的重要性,其实早在冷战时期就已经被写进美国的战略清单。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时,美国对钨的进口依赖极高,还曾特意建立战略储备库,以防战时断供。讽刺的是,几十年后,美国主动放弃了本土开采,如今反而成了最被动的一方。

钨的价值不难理解。熔点3422℃,硬度极高,密度接近黄金,它能顶住航空发动机的高温,也能用在核屏蔽、军工弹头和光伏组件里。没有钨,工业机器就会掉牙,国防装备也难以支撑。它是现代工业的“硬核零件”,缺了它,什么“高精尖”都站不住脚。

和稀土相比,钨的杀伤力更直接。稀土影响的是新能源和电子产业,钨却直接卡住了军工、航空航天这些硬骨头领域。如果说稀土是“科技血液”,那钨就是“武器的骨头”。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的焦虑来得更急。

更关键的是,中国这次不是单点操作,而是延续性的战略。2023年镓、锗进入管制,2024年锑被加上,2025年钨、碲、铋、钼、铟又齐刷刷上榜。这一长串元素,看似冷门,其实每一个都对应着关键产业。西方喊了三年的“去中国化”,中国的回击很简单:你封芯片,我收紧矿产。如今的规则,不在白皮书里,而在北京发放的出口许可证里。

法国专家早就看穿门道:真正的钨强国,靠的不是“挖”,而是“炼”和“定价”。中国把资源、产能、冶炼技术和政策合在一起,形成闭环,这才是真正不可替代的优势。欧盟搞出《关键原材料法案》,想要减少依赖,但最后发现,既绕不开中国的精矿,也绕不开中国的技术。

美国另辟蹊径,鼓捣所谓“金属北约”,把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都拉进来。纸面上看气势很大,落到实处却连云南一家小厂的调度效率都比不上。与此同时,中国早就稳稳扎进中亚。

2025年7月,中国-中亚峰会上,钨矿合作被写进协议。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拥有世界级储量,中国企业直接投钱、投设备、投技术,把未来二十年的供应锁死。别人忙着抢眼前的矿,中国锁定的是未来的时间。

非洲的确也有钨,比如卢旺达、刚果金,但那里的基础设施差、局势不稳,根本指望不上长期稳定供应。西方就算盯上,也只能是空想。相比之下,中国在中亚的布局扎实又可靠,几乎没有替代空间。

市场很快给出了反应。从2020年起,钨精矿价格涨幅超过50%。矿石品位逐年下滑,产能释放缓慢,中国控制着供给节奏,决定了西方的被动节奏。到2025年,中国国内钨供需缺口预计达到2449吨。钨价水涨船高,未来三年继续看涨几乎没有悬念。市场只看一个信号:北京的政策。

钨价上涨的冲击不只是矿本身,还会一路传导下去。军工产品、航空装备、能源设备的成本都会被推高,甚至可能带动通胀。对依赖军火出口的美国和欧洲来说,这等于利润链条被直接掐住。

外交层面的对比更耐人寻味。美国白宫内部甚至讨论过,愿意用降低关税来换取中国放松稀土和钨的出口管制。与此同时,中国在深圳召开现场会议,商务部、公安部、海关和最高检集体出动,严打战略矿产走私。对话归对话,执法归执法,从矿山到港口,钨已经不再自由流通。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自己也面临储量下降、矿石品位下滑的问题。实施总量控制,不光是为了“卡别人”,更是为了“稳自己”。中国在守住战略储备的同时,也牢牢把握住了全球的话语权。

法国的沉默更说明问题。他们没有指责,只是静静观察。因为他们明白:谁控制了钨,谁就能决定产业的节奏。法国专家的一句话说得透彻:资源控制的意义,就是能决定别人能走多快。今天是钨,明天可能是碲,后天可能是铟。全球新材料的每一次升级,都离不开这些“冷门金属”,而中国早早把它们写进了管制清单。

放眼未来,钨的角色只会更重。聚变能实验需要能耐极高温的材料,钨是核心候选;高效电池、芯片设备也离不开钨。它不是被替代的对象,而是越来越稀缺的战略支点。

钨是中国打出的第一枚“硬牌”。它不是简单的矿产,而是掐在别人命门上的控制权。一个出口许可,就能让美国军工发愁;一道配额审批,就能让欧洲高科技企业窒息。西方过去总爱讲规则,如今才发现,真正的规则就是资源。

2025年的这场钨风暴,让人看清一个新现实:中国不只是资源储量大国,更是资源博弈的操盘手。未来十年,谁掌握关键金属,谁就能主导产业的节奏。钨,只是敲响的第一声警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财经   稀土   美国   法国人   中国   关键   行业   法国   军工   管制   资源   战略   中亚   储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