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8月6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实习生 元翔宇)8月6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甘肃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新闻发言人刘伯荣用“三个提质”,系统介绍了甘肃如何把厚重的中医药文化积淀转化为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甘肃是华夏文明和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伏羲、岐伯、皇甫谧等名医辈出,《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武威汉简、敦煌医学等遗存丰富。近年来,甘肃实施“陇派中医药古籍文献抢救工程”,整理出版经典古籍30余部,建立3个中医药古籍数据库,修复馆藏古籍980册;系统整理35个特色中医学术流派,建设198个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成立陇药产业创新研究院和中医药产业创新联合体,推动“文献—临床—产业”联动创新。
文化不仅要“藏”在书里,更要“活”在民间。省中医院开发“宣肺化浊丸”等101种特色院内制剂,武威汉简“治百病方”改良后应用于基层医疗,敦煌医学壁画养生导引术被编创成健身操。同时,甘肃建设2个国家级、10个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举办岐黄文化论坛、科普巡讲等活动1000余场,创新开设“中医夜市”,让群众零距离感受中医药魅力。
对外交流方面,甘肃在巴西国际中医药大会、日本大阪世博会、紫荆中医药国际峰会等国际平台频频亮相,吸引泰国、吉尔吉斯斯坦等国400余名学员来甘进修留学,甘肃中医药“朋友圈”不断扩大。
目前,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提速,五级中医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医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实现“三个全覆盖”。通过“中医强基层、基层兴中医”行动,优质中医药资源正加速下沉,区域均衡布局初步形成,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好中医。同时,依托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甘肃持续“引大引强引头部”,陇药名方转化开发和药食同源研发应用同步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成效明显,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陇药品牌加速崛起,呈现“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的良好态势。
刘伯荣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以文化为魂、以事业为根、以产业为翼,讲好甘肃中医药故事,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健康甘肃建设贡献力量。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