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清算、旗舰店仅剩三款雪糕……曾经的顶流贵价雪糕,走向末路。
本应是雪糕销售的旺季,一则热搜却揭开了一个残酷现实。近日,#雪糕刺客开始倒闭了#登上多平台热搜。截至7月11日,该话题在微博平台上获得1783万阅读量。曾经让消费者站在冰柜前犹豫再三的“雪糕刺客”,正在面临一场来势汹汹的生存危机。
▲图源:微博话题
钟薛高天猫旗舰店显示仅剩三款口味在售,客服回应称“公司经营困难”;哈根达斯全国门店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从400+家锐减至250家。更令人唏嘘的是,曾以66元“厄瓜多尔粉钻”雪糕轰动全网的钟薛高创始人,近期被曝卖红薯还债。
01、热搜背后,雪糕界"刺客双雄"的崩塌倒计时
热搜话题评论区,关于贵价雪糕的争议依然在继续。
有网友认为“早应该倒闭了”;有网友却表现出惋惜,表示“奶味浓,味道还是不错的”;也有网友分析其原因是“品质和价格失衡终致其走向没落”。
▲图源:网友评论
从网友的热议不难看出,钟薛高的“流量体质”依然还在。也正因如此,再看钟薛高的衰落更显戏剧。
企查查信息显示,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的司法诉讼高达90条,包括曾经在2024年冲上热搜第一的创始人被限制高消费。
2025年6月,钟薛高子公司钟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因无力偿还债务被申请破产清算,更是宣告了钟薛高商业大厦的轰然倒塌。
▲图源:企查查
接连不断的“负面”热搜,从侧面折射出钟薛高曾经作为顶流的高光时刻。回溯2018年,钟薛高以瓦片造型和66元"厄瓜多尔粉钻"雪糕一鸣惊人,创办16个月营收破亿,2021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昔日辉煌已成过往,如今创始人直播卖红薯的画面,成为这场资本狂欢落幕时的真实写照。
冰品界同样深陷困境的还有“冰淇淋贵族”哈根达斯。根据媒体报道,济南五家哈根达斯门店目前仅剩两家。在济南万象城商场负一楼,曾经灯火辉煌的哈根达斯门店已大门紧闭,仅玉函银座店和工业南路仍在维持营业。
▲图源:大众点评
哈根达斯小程序显示,迷你华夫筒冰淇淋50g价格为28元,165g的双球华夫球定价70元左右,蛋糕冰淇淋价格区间为210-498元。
▲图源:哈根达斯点单小程序
但“贵族”也难掩颓势。哈根达斯的撤退已成全国性现象。2024年1月至今,其全国门店从超400家缩减至247家,哈根达斯关闭门店超过150家,部分城市如潍坊、南宁已无哈根达斯门店运营,北京、上海、武汉等核心城市的旗舰店也陆续撤场。
母公司通用磨坊的财报揭示残酷现实,2025财年(截至2025年5月25日的年度)哈根达斯在华销售额同比下降3.2%,客流量两位数下滑,公司全年净利润降8%。曾以"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打动中国消费者的品牌,正在失去市场号召力。
02、钱包觉醒,谁给了刺客“最后一刀”?
雪糕市场的剧变并非偶然,而是消费者在反复失望后的集体觉醒。当价格泡沫破裂,信任基石动摇,高价雪糕遭遇多重打击。
1、信任危机始于名不副实的品质承诺
钟薛高口碑的坍塌从2021年夏天就已开始。
这个夏天,伴随“钟薛高雪糕最高一支66元”热搜话题的,还有“钟薛高特级红提实为散装红提”。面对“实际检测为普通葡萄汁”的质疑声,钟薛高随后发布致歉声明称“错可以改,但抹不去。再次致歉,警钟长鸣”。这只是钟薛高口碑坍塌噩梦的开始。
▲图源:微博话题
2022年,“钟薛高31度室温下放1小时不化”登上多平台热搜,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12亿。此后,钟薛高可谓负面扎堆,甚至以“钟薛高为何引发大众反感”登上热搜。自此,钟薛高曾经靠流量撑起来的高端品牌形象彻底被摧毁。
▲图源:微博话题.
大量负面曝光后,让消费者重新认识到钟薛高。标榜"不加一滴水"的卖点,配料表却清晰列明含水成分;职业打假人王海的测算数据显示,售价18元的轻牛乳雪糕原料成本仅1.32元。当高价与品质的落差被摊在阳光下,当钟薛高在社交平台上被“智商税退退退”刷屏,宣告这个网红雪糕神话的终结。
2、消费阵地的全面沦陷加速崩盘
相较于钟薛高的“速生速灭”,哈根达斯的高端形象经历了漫长的沉淀,但依然难抵市场变化的冲击。
早在“中国品牌”2022年发起的一项调查中就显示,受访消费者中,超六成消费者对雪糕高定价的态度是认为其“溢价太高,营销成本堆起来的”。此时,消费风向已经明确指向“理性”。
而跨过冰品消费本身,很多人并未注意到,一个高速崛起的品类正在跨界打劫冰品消费——新茶饮。新茶饮不仅承接了夏日解暑需求,更以“饮品+冰品+社交空间”,甚至是甜品化饮品的组合,抢占下午茶市场。当消费者拿30元的单球冰淇淋和12元杨枝甘露做对比时,就已经精准冲击到哈根达斯精心营造的“高端消费场景”。
对此,跨界品牌茅台冰淇淋的溃退或更具启示性。其2022年借茅台光环推出冰淇淋,曾创下51分钟售罄4万个冰淇淋的纪录。但三年间市场热情急速冷却。公开数据显示,茅台冰淇淋的长期复购率低于20%,最终不得不主动收缩冰淇淋业务,同期陆续关闭各地门店。
消费阵地的全面转移,也成为压垮高价雪糕的其中一根稻草。相较于钟薛高的"速生速灭",哈根达斯数十年营造的高端形象,在消费场景迁移的大潮前同样挑战重重。
3、消费理性的觉醒重塑市场格局
与“贵价雪糕”的消费态度形成鲜明对比,“雪糕护卫”成为近两年的消费关键词,北京上海等城市同步实施《冰品明码标价规定》,终结了冰柜里的价格迷雾。2022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更是进一步将雪糕消费引向理性。
▲图源:网友评论
当消费者在便利店冰柜前拿起1的小布丁、老冰棍,当DQ的暴风雪迷你杯优惠后仅需 9.9元,高价雪糕的生存空间被持续挤压。与之同期,跨界王者蜜雪冰城成为冰淇淋界的顶流,2元冰淇淋年销超10亿支。所有的消费现象指向——理性消费全面觉醒。
03、贵价餐饮的坍塌时刻,雪糕只是开始
雪糕市场的变革信号已然整个餐饮行业引发连锁反应。当消费者拒绝为虚高溢价买单,从烘焙、乳品到高端酒店,"高端"餐饮体系面临全面挑战。
2025年4月,盒马一款标价16.9元/片的"欧坦得酵醒切片欧包"引发热议,被网友称为“面包刺客”。盒马官方在线上购物平台回应“含酸面团”的价值点,但网友品尝过后依然认为口感与普通面包差异有限。
▲图源:消费者吐槽截图
酸奶品类同样遭遇信任挑战。2025年3月,福建消费者购买的卡士酸奶出现霉斑问题,引发对高端酸奶品质的质疑。部分消费者反映"本以为高价代表高品质",但食用后出现不适症状。与此同时,光明等品牌复刻经典低价产品实现销量回升,印证市场对真实价值的追求。
贵价餐饮频遭质疑的背后,是消费降级下的理性回归。“消费降级”已经席卷整个餐饮业。美团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用户的人均堂食单价同比下降10.2%;47.8%的持续经营餐饮商户降低了人均价位。
当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显著提升,两种差异化生存策略逐渐清晰。
一是“极致性价比路线”。蜜雪冰城2元冰淇淋年销10亿支,1元的中街老冰棍被网友称为“良心产品”。这些3-10元价格带的产品精准对接大众需求,成为市场基本盘。
二是“真实价值高端化”。虽然受到挤压,但高端冰淇淋仍有销量。单球价格在30-50元之间的Gelato冰淇淋,凭借新鲜健康和低糖低脂的卖点,部分门店日销售额可达八九万元。野人先生(原名野人牧坊)通过社交平台的大量曝光成为新晋流量冰淇淋品牌。仅在抖音平台上,#野人先生 和#野人先生gelato两大话题就分别拥有4.1亿和1.6亿次播放。这意味着,高端冰淇淋的需求仍在,但只有价格和品质体验高度匹配或是足以承载消费者新鲜感时,消费者才愿为此买单。
消费降级投射到整个餐饮业,“五星级酒店”外摆转型的现象更具说明力。就在近日,“五星级酒店摆摊”登上热搜,打着“五星烟火局,大堂外,市井里”的口号,郑州万达文华酒店37分钟卖光餐品,营业额超3万元。酒店相关负责人总结火爆的原因表示:“除了我们五星级酒店的优势、食材和制作工艺、食品安全保障,还要价格亲民,老百姓消费得起——这是关键。”
五星级酒店外摆的背后,是整个餐饮业都在经历消费降级的重创。在这种背景下,如果餐饮品牌或商家还在坚持以往的高溢价原则,被消费者放弃在情理之中。
雪糕刺客的消亡史,也可以看作是中国消费市场成熟的成人礼。当市场监管的铁拳粉碎价格欺诈,当资本泡沫在理性光芒下消退,那些曾被捧上神坛的品牌终于看清:没有永恒的溢价。郑州五星酒店外摆摊位的烟火气,蜜雪冰城横扫全国县城的红色风暴,这些场景共同宣告着新时代的生存法则:高端不在于标高价格,而在于夯实价值;亲民不等于廉价,而在于让每一分钱都掷地有声。
关于饮品报:
饮品报(DrinkNewspaper)属饮品B端头部新媒体,拥有超98W粉丝用户,专注提供奶茶、咖啡、茶、甜品等在内的饮品行业资讯,覆盖商业模式、品牌观察、门店管理、创业项目推荐、业界报道等多维度。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