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彭博消息,大模型创业公司智谱正考虑将 IPO 地点转移至香港,可能寻求融资约 3 亿美元。
不过,另据新浪科技今日称,智谱正同时准备港股和 A 股上市准备工作,且 A 股上市概率较高。面对市场 IPO 动向传闻,智谱尚未进行回应。
据悉,今年 4 月,智谱与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签署协议,其辅导备案已在北京证监局受理。智谱也因此成为中国首家正式启动上市流程的创企。
智谱成立于 2019 年,技术源于清华大学技术成果,创始团队此前一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KEG 实验室工作。公司致力于打造新一代认知智能大模型,通过大模型链接物理世界的亿级用户,为千行百业带来持续创新与变革,加速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时代。
自成立以来,智谱便在资本市场炙手可热,2024 年 9 月,伴随中关村科学城公司官宣领投智谱新一轮融资,也明确给出了智谱的最新估值:投前 200 亿元。今年 7 月 2 日,在智谱开放平台产业生态大会上,智谱又宣布获浦东创投集团和张江集团 10 亿元战略投资。
7 月 11 日,网友发现曾经红极一时的智能体产品 Manus,已然清空了微博、小红书以及抖音的所有内容。而在稍早前,Manus 也刚被曝光已将总部迁往新加坡,除了核心研发团队 40 多人迁往新加坡,其余约 80 名非核心员工被裁。
7 月 8 日,Manus 对外表示称:
基于公司自身经营效率考量,我们决定对部分业务团队进行调整。公司将继续专注核心业务发展,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事实上,Manus 联合创始人兼产品负责人张涛早在 6 月中旬举办的 SuperAI 大会上表示,Manus 已经是一家新加坡公司。而从目前来看,关键事件其实发生在 4 月,当时 Butterfly Effect(Manus 母公司)完成了硅谷风投 Benchmark 牵头、腾讯、真格基金、HSG 跟投的 7500 万美元 B 轮融资,主要用于扩张美国、日本、中东等海外市场。
可以说,Manus 的总部迁移、大裁员可以就是原计划的一部分,至少谈不上「提桶跑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anus 发布之初其实仅支持了英文,发布视频也是全程英文,还需要特殊的网络条件进行注册。简言之,Manus 最初就是瞄准了海外市场,后面的迁移总部更是为了海外市场。
当地时间 7 月 9 日,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 xAI 正式发布了 Grok 4,这是该公司自 2023 年推出首代大模型以来的第四次重要迭代,号称是“世界上最强 AI 模型”。
Grok 4 系列包含 Grok 4 和 Grok 4 Heavy 两个版本,均为纯推理模型。Grok 4 是单代理版本,Grok 4 Heavy 是多代理版本,支持四个代理同时工作,上下文窗口最高支持 256k tokens。
公开资料显示,xAI 成立于 2023 年 7 月,创始团队成员包括马斯克和来自谷歌 DeepMind、OpenAI、谷歌研究院等机构的 11 名成员,在 Grok 4 推出前,其已发布多个大模型产品,如 Grok 1、Grok 1.5 和 Grok 2 早期预览版及 Grok 3。
7 月 10 日,美团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小团有话说”发文称,针对不少自媒体开始扩散“广州美团满员,历史上第一次,本科率接近 30%”“7 万硕士,30 万本科生在美团送外卖”等不实信息,澄清如下:
学历情况需要骑手本人提交相关证书到学信网 /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 海外高校的官方网站进行验证,任何关于骑手学历的总量数据都没有事实依据,是为博流量而随意推理并传播的虚假信息。
据知情人士透露,TikTok 正在开发一款仅面向美国用户的独立应用程序。该应用预计将使用与全球版本不同的算法和数据系统,为可能由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的出售计划铺路。
该公司的现任员工告诉路透社,TikTok 员工在过去几个月中,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努力构建这款美国专属版本。他们将包括 AI 模型、算法、功能和用户数据等内容从全球平台中转移和复制出来。
TikTok 及其母公司字节跳动拒绝对相关内容置评。
这个项目在公司内部被称为“M2”,计划在 9 月截止前完成,可能代表着 TikTok 美国业务与其国际业务之间出现最大的技术分离,可能会对美国 1.7 亿用户访问全球内容以及非美国创作者的盈利方式带来巨大影响。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补充说,一旦拆分完成,核心技术和后续开发将与全球 TikTok 团队分开管理,尽管字节跳动的一些员工可能会以外包的形式继续为 TikTok 美国公司提供支持。
7 月 9 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结束连续两日跌势。大型科技股表现分化,英伟达涨超 2%,股价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达到 4 万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股价达到一个里程碑。这家人工智能计算 AI 公司股价再度刷新纪录新高,日内上涨 2.5%,总市值达 4 万亿美元,这超过了英、法、德等国家的股票总市值。 英伟达股价较 4 月低点已上涨 89%。英伟达股价受益于市场对其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地位的乐观预期,以及对其 AI 芯片需求激增的期待。近日,Loop Capital 分析师 Ananda Baruah 将英伟达目标价从 175 美元上调至 250 美元,这一水平相当于约 6 万亿美元的市值。
英伟达股价自 4 月下旬以来持续上涨,因市场预期人工智能需求激增将持续提振其盈利。 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持续看好英伟达,因为该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地位将继续帮助该公司盈利并扩大业务。
月之暗面 7 月 12 日宣布,正式发布 Kimi K2 模型,并同步开源。Kimi K2 是一款具备更强代码能力、更擅长通用 Agent 任务的 MoE 架构基础模型,总参数 1T,激活参数 32B。
Kimi K2 系是月之暗面首款开源发布的旗舰模型,在 SWE Bench Verified(编程)、Tau2(智能体)、AceBench(工具调用)这三项基准测试中,这一模型取得开源模型中的 SOTA 成绩。
Kimi K2 系列中的两个模型版本现已开源,包括未经过指令微调的基础预训练模型 Kimi-K2-Base 和通用指令微调版本 Kimi-K2-Instruct(非思考模型)。前者适合科研与自定义场景,后者则可用于大多数问答与 Agent 任务。
Kimi K2 现已上线无问芯穹 Infini-AI 异构云平台(cloud.infini-ai.com/genstudio/),用户能以与官方 API 同样的价格调用 Kimi K2。
据 AI 科技评论报道,百川智能技术联合创始人谢剑即将离职。作为公司自创立以来的技术核心人物,谢剑的离开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百川近期一连串人事动荡的延续。目前他尚未公开具体的离职原因,后续动向也仍无明确披露。
谢剑是国内 AI 圈少见的“工程硬核派”代表人物。他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人工智能专业,2012 年加入百度,迅速崭露头角,成为集团内最年轻的主任研发架构师之一,并入选百度总技术委员会。在职期间攻读博士学位,最终获得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谢剑主导了百度凤巢广告系统、智能助手与搜索等关键业务的算法体系建设,具备超过十年在自然语言处理、对话系统、搜索与预训练语言模型等领域的深厚积累。
2023 年 3 月,谢剑与王小川共同创办百川智能,担任技术联合创始人。自公司成立伊始,他就牵头构建百川的大模型研发架构,率队申请了 35 项以上国内外专利,在 AAAI、EMNLP、ACL 等国际顶级 AI 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赢得 DSTC-10 对话系统世界冠军、EMNLP 2022 世界亚军等重要技术竞赛奖项。他不仅为百川奠定了强大的技术基础,也一度成为业内认可的“科研与产业结合”的范式人物。
然而,短短一年之间,这家曾被视为“最有机会成为中国版 OpenAI”的创业公司,核心团队几乎经历了解构式的瓦解。商业化负责人洪涛早在 2023 年便悄然离职;2024 年 3 月,医疗业务负责人李施政与金融业务负责人邓江相继离开,邓江已转投 AI 基础设施公司北电数智。紧随其后,联合创始人焦可也正式宣布离开,并已在 AI 语音领域展开新一轮创业;另一位核心技术骨干陈炜鹏则正筹备以 AI 编程为核心的新项目。
截至目前,创始团队中仅王小川与茹立云仍在百川内部。从表象来看,这是一场人员更替,但本质上,它反映出百川内部治理机制与长期愿景之间可能存在张力。
据彭博 7 月 10 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本周,微软首席商务官 Judson Althoff 在内部演讲中透露,2024 年,AI 工具在微软客服中心实现超 5 亿美元成本节约,同时提升了员工与客户的满意度。Althoff 强调,通过使用微软的 Copilot AI 助手,每位销售人员都能找到更多潜在客户、更快完成交易,并实现 9% 的营收增长。
AI 技术渗透更延伸至工程领域。Althoff 夫透露,微软新产品中 35% 的代码由 AI 生成,显著缩短研发周期。公司旗下 GitHub Copilot 已成为 AI 编程工具市场的领导者,截至 4 月用户数达到 1500 万。
同时,Althoff 称,AI 在小客户交互领域的试水虽处早期阶段,但已创收“数千万美元”。微软还正大力推进 AI 在销售、客服和软件工程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OpenAI 收购 AI 编程助手 Windsurf 的谈判因微软知识产权担忧而告终,这起原本价值 30 亿美元的交易最终被谷歌截胡。谷歌将雇佣 Windsurf 首席执行官 Varun Mohan 及部分员工,并获得该公司技术的非独家许可。
历时数月的收购谈判在近日宣告破裂。7 月 12 日,据科技媒体 The Information 报道,知情人士透露,Windsurf 团队对其编程助手如何融入 OpenAI 与微软的现有协议表达担忧。根据该协议,OpenAI 需要与微软分享其技术,这成为交易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谷歌将为 Windsurf 技术许可支付费用,但不会持有该公司股份。这笔交易将为 Windsurf 的投资者带来回报,员工也将获得现金收益。Windsurf 将继续作为独立公司运营,约 250 名员工中的大部分将留在公司继续开发面向大型企业的编程工具。
分析称,此次交易失败凸显了大科技公司在 AI 编程工具领域的激烈竞争,以及复杂的合作关系如何影响行业整合。AI 编程助手市场正成为科技巨头争夺的关键战场,相关工具能够显著提升软件开发效率。
英伟达 (NVDA.O) 支持的 Perplexity AI 周三表示,该公司已经推出了一款具有人工智能搜索功能的新浏览器 Comet,希望挑战市场领导者谷歌 (GOOG.O) 的主导地位。
这标志着 Perplexity AI 进入竞争激烈的浏览器市场,旨在用能够代表用户思考、行动和决定的智能体 AI 取代传统的互联网浏览方式。
同日,有报道称 OpenAI 亦打算推出人工智能网页浏览器。StatCounter 的数据显示,今年 6 月,Chrome 占据了全球浏览器市场 68% 的份额,巩固了其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浏览器的地位。
25 年 7 月 9 日,美国科技媒体 Wired 报道了一起令人震惊的安全事件:由 Paradox.ai 为麦当劳提供的 AI 招聘平台 McHire 被发现存在严重安全漏洞。研究人员 Ian Carroll 和 Sam Curry 仅用“123456”这组常见密码,就成功进入了平台后台,并访问了多达 6400 万条应聘者的聊天与个人数据记录。
这起事件不仅揭示出一家全球快餐巨头在供应链数据管理方面的重大疏漏,也成为 AI 在人力资源应用中“黑箱、安全、合规”问题的现实缩影。
McHire 是 Paradox.ai 为麦当劳及其全球加盟门店提供的智能招聘平台,其核心功能是通过 AI 聊天机器人 “Olivia” 自动与应聘者进行沟通、筛选和性格测试。Olivia 被麦当劳视为提效利器,但它的“智商”并未能预料到“安全”才是立足之本。
根据 Wired 报道,两位白帽黑客仅通过一个早已弃用却未关闭的测试账号,成功绕过验证机制,获得了后台系统的管理员权限。不仅如此,他们还发现:
最终,他们验证了系统中至少存在 6400 万条聊天记录,含有应聘者姓名、电话、邮箱和申请时间等信息。
一款帮助开发者选择颜色并获得 Google 验证徽章的取色器 (color pickers) 扩展看似无害,但安全研究人员称它会劫持浏览器会话、追踪网络活动,在受害者浏览器上植入后门。
这款名为 Geco 扩展的下载量逾 10 万次,有 800 条评论,获得 4.2/5 星评价,安全公司 Koi Security 的研究人员称这是名为 RedDirection 的劫持浏览器的网络攻击行动的一部分,该行动涉及 18 个恶意扩展,逾 230 万 Chrome 和 Edge 用户受到影响。
研究人员称,这些扩展最初不包含恶意代码,因此能获得 Google 的认证,它们是在后续更新中加入恶意代码的。
更新时间:2025-07-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