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航运巨头长荣海运营收超140亿美元,内地中远海控是多少?

说起台湾的海运圈,长荣海运这几年真是风头正劲,2024年全年营收直接冲破140亿美元大关,这数字搁谁听都得挑挑眉毛。毕竟航运这行,风大浪急,一年好一年坏,2024年能有这成绩,靠的还是全球贸易回暖加上自家船队运营稳扎稳打。

反观内地,中远海控作为央企航运老大哥,规模体量更大,2024年营收直奔2300多亿人民币,折合美元也得300亿出头。两家企业,一个专注集装箱航线,一个覆盖更广的全球网络,搁一块儿比比,谁更牛?毕竟,咱们买的进口货,能不能准时到手,全靠他们这些船王们顶着。

2024年长荣海运营收破纪录

长荣海运这家台湾老牌航运企业,2024年全年合并营收达到了4635.68亿新台币,折合美元约140亿美元,比2023年的2767亿新台币翻了近一倍,增长率高达67.53%。

这数字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得益于全球集装箱运价反弹,加上红海危机绕道好望角,航程拉长,运费水涨船高。长荣的船队规模稳在221艘,总运力174万标准箱,每年能运1亿吨货物,全球排名第七。 他们没瞎折腾,专注远东到美东的定期航线,准时率高,客户黏性强。

净利润也跟着水涨船高,归母净利润1394.53亿新台币,约42亿美元,每股盈余64.87元,创下历史第二高。 员工福利自然水涨船高,年终奖平均20个月薪水,外加分红,总共能拿40个月的工资,这在台湾航运圈绝对是壕无人性。

不过话说回来,长荣的牛气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从张荣发那辈起,就靠着中东航线起家,1975年第一艘集装箱船下水,开辟远东-美国东岸全货柜航线,奠定基础。

80年代中期,环球东西双向航线一开,船队一度全球第一。2021年他们大手笔砸25亿美元,向三星重工订20艘1.5万TEU超大型箱船,到2025年6月底陆续交付,船队扩到260艘。


现在全球四大洋到处是他们的绿色集装箱,2024年前11个月营收就4253.7亿新台币,同比增长68.1%。 搁实话实说,这行周期性强,2022年疫情高峰他们赚翻天,2023年运价回落差点喘不过气,但2024年稳住阵脚,靠的就是船队年轻化,平均船龄低,燃油效率高。

员工1.5万多人,运营221艘船,效率拉满。比起一些欧洲巨头,长荣更接地气,不玩虚拟船队那一套,全是实打实的自营船,风险低,控制力强。

当然,营收高不代表万事大吉。2024年12月单月营收381.37亿新台币,月增5.66%,年增61.41%,春节前拉货潮帮了大忙。 但整体看,净利润率虽高,却也暴露供应链波动大,一有地缘风险,成本就窜天。长荣的策略是稳中求进,不追高运价,宁可多跑航线保份额。

这点在台湾三雄里,长荣、阳明、万海加起来2024年营收近万亿新台币,长荣占大头。 说白了,他们是靠积累的信誉和高效运营,熬过低谷,抓住高点。

未来呢?52艘新船在建,运力再上台阶,有望挤进全球第六。 但航运这潭水深,汇率波动、油价跳动,都是定时炸弹,长荣得继续抠细节,才能稳住这140亿的江山。

2024年中远海控营收规模碾压

转头看内地,中远海控这头大象,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2338.5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3.29%,折合美元约329亿美元,是长荣的2.3倍。

作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子公司,市值超2200亿人民币,全球第四大集装箱航运公司,自营船队近500艘,运力稳居第一梯队。 他们不光运箱,还投资全球36个港口46个码头,367个泊位,年处理能力1.4亿标准箱,这产业链布局,搁谁都得服。

2024年净利润491亿人民币,息税前利润699.26亿,现金流宽裕,分红547.22亿,让股民跟着分杯羹。 集装箱业务收入2259.71亿人民币,占大头,跨太平洋航线收入540亿人民币,亚欧线427亿,增长最猛。

中远海控的前世今生也值得说说。2016年底,中国远洋和中海集运合并,更名中远海控,2017年花492亿港币收购东方海外,船队一下跳到400多艘,运力290万标准箱,稳进第一梯队。


这步棋走得狠准,全球排名从第四拉到更稳的位置。2021-2022年航运爆发,他们吃到2200多亿净利润,现金储备足,2024年虽周期回落,但营收还涨33%,靠的就是规模效应。

船队大,议价权强,运价波动时能扛住;码头业务收入稳,2024年占比不高但增长快。搁实话,央企背景让中远有政策红利,全球布局深,一带一路沿线港口投资多,抗风险能力强。

但规模大也有痛点。2024年Q4营收591亿人民币,增长44.8%,前三季度1747亿,净利润381亿。 成本控制是关键,燃料和人工占大头,红海绕道多烧油,挤压毛利。

但他们有40多艘新船订单在手,数字化调度系统升级,效率在提。比起长荣的专注,中远更像全能选手,集运、散货、物流一条龙。2024年全年目标2400亿人民币基本锁死,超额完成。

说接地气点,中远这营收规模,搁内地航运圈就是老大,员工福利虽没长荣那么夸张,但稳定,分红实打实。未来,他们瞄准绿色航运,LNG船队扩建,响应碳中和,长期看有戏。

两家航运老将的实力PK,谁更胜一筹

长荣和中远搁一块儿比,营收数字上中远完胜,329亿对140亿,规模差距摆那儿。但航运这行,光看营收表浅,得多扒层皮。

长荣全球第七,员工1.5万,船221艘,专注集装箱,运营效率高,2024年毛利率超30%,净利润率近30%。 中远第四,船近500艘,员工更多,营收大但净利润率10%左右,摊子大,成本高。

长荣的强项是灵活,船队年轻,航线准时,客户多是欧美大厂;中远的优势是网络广,亚欧太平洋全覆盖,码头自有,供应链闭环。2024年红海事件,长荣绕道赚运费,中远也受益,但中远船多,绕道成本更高,却靠规模消化。

再看增长,2024年长荣67%增速亮眼,中远33%稳健。 但中远基数大,绝对值甩长荣几条街。分红上,长远控2022年分547亿,2024年继续高分红,长荣员工奖金丰厚,但股东回报中远更猛。

全球排名,中远前四,长荣第七,品牌价值中远第四,长荣第七。 搁实话,两家各有千秋,长荣像敏捷型选手,冲刺快;中远是大块头,耐力足。

痛点也相似,油价高企,环保压力大,长荣推绿色船,中远LNG船队大。汇率风险,长荣新台币对美元,中远人民币对美元,都得盯紧。总体,中远营收王者,但长荣效率王,选谁看你偏好规模还是精干。

2025年上半年数据出炉

进了2025年,航运市场降温,长荣上半年营收1964.5亿新台币,约61.7亿美元,同比增长0.8%,毛利519.9亿新台币,降5.2%。 净利润383.1亿新台币,降18.2%,EPS 17.7元。

7月营收336.05亿新台币,环比增11.61%,但同比降38.22%。 运价回落,贸易不确定性多,越太平洋关税疑云笼罩,长荣多元市场布局,第四季货量有托底。

新船交付在即,20艘超大型箱船上半年六艘到手,船队扩容,运力提。 他们不慌,Q2 EPS 5.06元,营运毛利率26.4%,稳住基本盘。

中远海控上半年营收1090.99亿人民币,增长7.78%,息税前利润254.94亿,增3.4%,净利润202.08亿。 集装箱收入1048.03亿,增7.49%,码头58.42亿,增14.75%。

Q2营收511亿,微降3.4%,但利润率11%。 成本升,毛利率挤压,但韧性强,现金流好。40艘新船订单推进,全球泊位运营顺。比长荣,中远增速高,规模稳,2025年全年预计继续领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财经   远海   台湾   航运   海运   巨头   内地   美元   船队   三星   新台币   航线   人民币   规模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