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塞尔维亚历史上出过不少乱子,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那会儿,南斯拉夫解体闹得天翻地覆。中间牵扯到一个关键人物,就是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这家伙从塞尔维亚总统干到南联盟总统,一路下来搞出不少事。1941年8月20日,他出生在塞尔维亚的波扎雷瓦茨,那时候南斯拉夫还挺稳当。他早年加入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1959年的事,很快就混进党内,逐步爬上高位。
米洛舍维奇一直推崇社会主义道路,认为这玩意儿公平合理,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可惜啊,苏联那边快倒台了,资本主义风吹进来,南斯拉夫也跟着晃荡。1980年铁托一死,国家就开始散架,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这些地方一个个独立出去,到90年代初,只剩塞尔维亚和黑山凑成南联盟。
米洛舍维奇这时候站出来,想稳住局面。他1990年12月当上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1992年连任,1997年7月23日又坐上南联盟总统的位子。他总说塞尔维亚人得住在一个国家里,反对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也不让西方插手塞尔维亚的事。这话听着硬气,但实际操作起来麻烦一大堆。一边是那些独立出去的国家不可能回头,所以免不了打仗,克罗地亚战争从1991年打到1995年,波黑战争1992年到1995年,科索沃战争1998年到1999年。
这些仗打下来,塞尔维亚军队到处卷进去,西方国家就开始到处说米洛舍维奇是战争犯,种族清洗什么的罪名扣上来。科索沃那场仗是他的滑铁卢,阿尔巴尼亚人要独立,塞尔维亚军队去镇压,西方直接派飞机轰炸塞尔维亚,经济给炸崩了。民众怨气冲天,2000年9月24日大选,他输给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10月6日不得不下台。
说起米洛舍维奇的下台,后头还有一堆后续。国际刑事法庭早就盯着他,列出一堆罪名:战争罪、反人类罪、种族灭绝罪。2001年4月1日,他被塞尔维亚当局抓起来,本来总统科什图尼察想在国内审,维护点国家脸面。可塞尔维亚总理佐兰·金吉奇不一样,这人一心想靠拢西方,推欧盟和北约。
金吉奇1952年8月1日生在波斯尼亚的博桑斯基沙马茨,大学读哲学,留学德国,沾染了不少西方想法。回国后他搞反对派,2000年10月帮着推翻米洛舍维奇,2001年1月25日当上塞尔维亚总理。他上台没多久,就清洗司法系统,换掉37名最高法院法官,塞进自己党的人。军队也重组,清除米洛舍维奇的残余影响。金吉奇打击腐败,黑帮势力也挨整,尤其是泽蒙帮这些和老势力勾结的团伙。
金吉奇看国际法庭要人,就积极配合,为的就是从美国和西方那儿弄援助和贷款。2001年6月28日,他顶着科什图尼察的反对,把米洛舍维奇直接打包送到海牙。塞尔维亚老百姓一看,国家前总统就这么卖了,气得不行,到处骂金吉奇卖国求荣。果然,美国给了塞尔维亚一亿美元援助,可这钱换来的是全国上下的吐槽。大家觉得,这不光是卖一个人,还是卖国家尊严。国家领导人犯了错,自家审自家打脸,交给外国人算怎么回事?金吉奇这步棋走得太急,忽略了国内那些黑帮和旧势力的反扑。
金吉奇继续他的改革路子,向欧盟靠拢,经济上搞私有化,打击黑帮更狠。泽蒙帮这些组织,本来在米洛舍维奇时代有保护伞,现在没了,还被金吉奇的警察到处抓。帮派头目们坐不住了,策划报复。2003年3月12日,金吉奇在贝尔格莱德政府大楼前中枪,当场毙命。刺客是泽蒙帮的狙击手兹韦兹丹·约万诺维奇,用远程步枪干的。事后塞尔维亚进入紧急状态,抓了一千多人,黑帮残余被清扫。2007年5月23日,法院判了12个人,包括约万诺维奇和米洛拉德·乌莱梅克这些黑帮大佬,罪名是谋杀金吉奇。
这事闹得塞尔维亚政坛大震动。金吉奇的死,让塞尔维亚的改革进程慢下来,好几年才缓过劲。米洛舍维奇在海牙受审,拖到2006年3月11日死在牢里,心脏问题。塞尔维亚后来还是走上欧盟道路,但金吉奇的举动一直被拿来说事。很多人觉得,他为了讨好美国,把前总统送出去,换来点钱,却丢了国家脸面。说白了,国家尊严不是钱能买的,你今天卖别人,明天别人就能卖你。塞尔维亚人骨子里有民族自豪感,米洛舍维奇就算有罪,也是自家事,外人插手就变味了。
回想整个过程,南斯拉夫解体是根源。铁托时代,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还行,民族平衡得住。可铁托一走,民族矛盾爆发,西方趁机推波助澜。米洛舍维奇想用强硬手段维稳,结果仗打多了,经济垮了,国际形象也糟。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和北约,看准机会,轰炸塞尔维亚,逼米洛舍维奇下台。金吉奇上台后,想快速转型,融入西方体系,这没错,但方式太极端。引渡米洛舍维奇,直接触动国内保守势力和黑帮的神经。这些黑帮不是简单犯罪团伙,很多和情报机构、军队有联系,米洛舍维奇时代他们得利,金吉奇一整顿,就成死敌。
金吉奇的刺杀,不是孤立事件。塞尔维亚黑帮问题根深蒂固,泽蒙帮控制毒品、走私,势力大到能影响政治。金吉奇打击他们,逮捕头目,没收财产,黑帮自然要反击。刺杀后,塞尔维亚政府发起“军刀行动”,抓捕数千人,瓦解黑帮网络。这行动让塞尔维亚治安好转,但也暴露金吉奇生前安保漏洞。他知道有风险,却没当回事,结果栽了。塞尔维亚媒体后来报道,金吉奇的保镖配置不足,情报也没跟上,黑帮情报网太强。
金吉奇想让塞尔维亚现代化,打击腐败,经济改革有成效。塞尔维亚GDP在2001到2003年有点起色,失业率降了点。但他太急于求成,忽略国内现实。卖米洛舍维奇这事,成了他的污点。塞尔维亚人到现在还纪念金吉奇,每年3月12日都有游行,但也有人说他卖国。米洛舍维奇的遗产更复杂,有些人视他为英雄,抵抗西方;其他人恨他引发战争,造成死亡。
类似事在其他国家也发生。比如菲律宾小马科斯把杜特尔特送国际法庭,讨好美国,估计下场也不会好。国家领导人处理前任,得小心,动辄得咎。金吉奇的结局,让人看到,政治不是儿戏,讨好外人容易丢自家根基。塞尔维亚从这事学到,主权得自己守,改革得一步步来,不能一蹴而就。
塞尔维亚历史教训多,民族主义和西方化总在拉锯。米洛舍维奇代表强硬派,金吉奇是亲西派,两人对立,塞尔维亚夹在中间受罪。金吉奇死后,塞尔维亚政局稳定点,科什图尼察接手,继续改革,但慢了节奏。黑帮问题虽缓解,但没根除,至今还有影子。国际法庭的作用,也值得琢磨,它处理战犯,但执行靠国家配合,塞尔维亚交人后,援助来了,但尊严没了。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