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洒落在秦岭北麓,44.6公里的周塬路如一条飘逸的丝带,蜿蜒于叠翠流金的山峦之间,将静谧的村落与斑斓的秋景巧妙串联,勾勒出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水画卷。10月21日,来自土库曼斯坦、约旦、巴林、科摩罗、也门、萨摩亚、马耳他、埃塞俄比亚、土耳其、比利时、摩洛哥、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等13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夫人共同走进这条被誉为“秦岭最美环山路”的周塬路。她们漫步于山水相映、文韵流淌的景致中,沉浸式感受周至县以文旅融合呈现的独特自然风光与深厚人文底蕴。
驻华大使夫人集体合影留念
周塬路的“美”,藏在步步皆景的生态画卷里。行走其间,“西安小洱海”骆峪水库的碧水映着远山,微风拂过便泛起粼粼波光;400余亩竹海驿站里,竹影层层叠叠,耳畔尽是竹叶摩擦的沙沙声……“走在这里就像走进了一幅会动的山水画里。”比利时驻华大使夫人潘黄河望着骆峪水库的景色感叹道。
“秦岭最美环山路”周塬路
这些散落的自然景观,都被周塬路串联成一条特色生态景观带,让每一段行程都成为与秦岭自然野趣的对话。
“这不是一条简单的路,而是打开秦岭乡村的‘钥匙’。”土耳其驻华大使夫人莱赞·于纳尔驻足远眺,忍不住感慨。当她沿着步道走近山间观景台,看着远处的秦岭山脉层林尽染,近处的村落炊烟袅袅,这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画面,让她忍不住驻足凝望。
驻华大使夫人仔细聆听讲解
驻华大使夫人拍摄美景
在本次旅程中还有一个特殊环节——驻华大使夫人们来到骆峪镇,像朋友一样围坐一起,分享周至的所见所感,让此行实现了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奔赴”的跨越,助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分享交流会现场
交流中,周至县骆峪镇党委书记王颖俊对骆峪镇进行了介绍。她表示,骆峪镇历史底蕴深厚、红色基因鲜明,依山傍水,近年来骆峪镇抢抓乡村振兴机遇,致力于打造一“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强、群众富”的生态宜居小镇。
周至县骆峪镇党委书记王颖俊介绍骆峪镇相关情况
摩洛哥驻华大使夫人哈迪贾·利亚库比分享交流
摩洛哥驻华大使夫人哈迪贾·利亚库比、约旦驻华大使夫人阿曼尼·塔迪尔,表达了周至之行的感受。她们表示,周至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此刻与中国朋友们相聚在骆峪镇“屿你观山”小院非常浪漫,并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再来周至。
巴林驻华大使夫人芙兹亚·哈梅德分享交流
萨摩亚驻华大使夫人克莱尔·乔治亚·马里纳分享交流
萨摩亚驻华大使夫人克莱尔·乔治亚·马里纳分享道,“在秦岭国家植物园,我了解了植物相关的科普知识。在楼观台,我理解了古人如何从自然界中汲取信仰的智慧,并且我希望将这些中国智慧带回我的国家,传播相关的文化。”
周塬路不仅是“景观路”,更是带动乡村发展的“振兴路”。它以“路”为媒,推动沿线农业资源向旅游资源加速转化。从观赏山水到体验文化,从品尝农产到倾听振兴故事,大使夫人们的参访轨迹,正是周塬路“以路带村、以文旅兴村”实践的缩影。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国际友人走进周塬路,这条“秦岭最美环山路”已不仅是周至的文旅名片,更成为国际游客感知中国乡村振兴的“活窗口”。未来,周至县还将继续深化“山水+文旅”融合,让周塬路串联起更多乡村振兴的故事,也让中国乡村的魅力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文/姬子如 柳洪华)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