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这名字,在书画圈是真硬气。
一幅画能拍出4.3亿,人称"泰斗",笔下的人物画自成一派,多少人捧着钱求一幅真迹。
可看他的四段婚姻史,可比电影来的刺激!
从患难与共的发妻,到抢来的朋友之妻,再到小50岁的嫩妻,87岁的他,如今被曝藏品被搬空、女儿联系不上——这哪是艺术大师的晚年?更像一场被欲望推着走的闹剧。
1938年,范曾出生在南通的书香门第。
家里十三代都是搞文学的,笔墨纸砚堆成山。他打小就爱涂涂画画,13岁就进了南通市美协,成了"南通三小画家"之一。
后来考进南开大学,又转到中央美院,蒋兆和、李可染这些大师手把手教。他脑子活,把各家技法揉在一起,画人物尤其传神,二十几岁就在圈里有了名气。
第一任妻子林岫,也是书香门第,俩人一个画得好,一个写得妙,当年是圈内人人羡慕的一对。
可结婚五年,说散就散了。有人说是性格不合,有人说范曾心思全在画画上,顾不上家。
那时没人想到,这只是开始。
范曾的第二段婚姻,是和美院同学边宝华。
这段日子,他过得最苦。在历史博物馆上班,住故宫旁的废旧仓库,冬天漏风,夏天闷热。边宝华没抱怨,一边带孩子,一边攒钱给他买笔墨。
女儿范晓蕙出生后,一家三口挤在小屋里,倒也有过几年安稳。
可安稳日子没过多久,他遇上了须遵德。
须遵德是个演员,算范曾的好朋友。范曾日子难时,须遵德总让妻子张桂云做些好菜,请他来家里吃。
谁承想,范曾盯上了朋友的妻子。
他给张桂云写了200多封情书,里头写"春梅绽雪,秋蕙披霜",把人家夸成了天上人。
俩人情愫暗生,瞒着各自的家庭,偷偷好了十多年。
最后还是邻居看不过去,偷偷告诉了须遵德。好朋友背后捅刀子,还是自己的妻子,须遵德当场就崩溃了,后来抑郁了好多年。
1988年,须遵德和张桂云离婚。两年后,范曾带着张桂云去了法国。1992年,他和边宝华离了婚,转年就和张桂云结了婚,还把她名字改成了楠莉。
这事在当年吵翻了天。有人说他"有才无德",有人说"朋友妻不可欺,他这是破了底线"。
可范曾好像不在乎,该画画画画,该赚钱赚钱。
和楠莉结婚后,范曾倒没再离婚。
楠莉把两个儿子改了姓,老大叫范一夫,老二叫范仲达。借着范曾的名气,哥俩开了书画公司,垄断了他作品的鉴定和交易,赚得盆满钵满。
外人看着,倒也像个安稳的家。
直到2021年,楠莉病重住院。
这边亲妈还没咽气,那边范仲达就把一个叫徐萌的年轻姑娘,安插到了范曾身边。
继子给继父介绍女友?说出来都没人信。
可85岁的范曾,还真就动了心。徐萌年轻,嘴甜,每天嘘寒问暖,把老爷子哄得团团转。
楠莉走了不到两年,2023年,范曾就和小他50岁的徐萌偷偷领了证,2024年才敢往外说。
这下,麻烦来了。
今年有消息说,范曾失联了。女儿范晓蕙急得不行,说联系不上爸爸,家里那些网传价值20亿的书画藏品,也被搬空了。
可另一边,继子范一夫晒出照片,说范曾在巴黎看画展,徐萌陪着,看打扮还像怀孕了。
真真假假,没人说得清。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是谈恋爱?更像一场盯着家产的算计。
有人说,"人家画得好就行,私生活关我们啥事?"
可这事有意思就有意思在:范曾的画,很多讲的是"忠义" "风骨"。他笔下的古人,个个正气凛然,可自己做的事,却总在道德边上打转。
圈内有个说法:"欣赏作品是一回事,评价做人是另一回事。"
这话有道理。咱不能因为一个人私德有亏,就否定他的艺术成就。就像他的画,技法确实硬,市场认账,这是事实。
但反过来想,一个人的底色,终究会藏在他的选择里。
当年对边宝华的患难不顾,对须遵德的"朋友妻不可欺"视而不见,晚年又被年轻姑娘和继子牵着走——说到底,还是没挡住一个"欲"字。
欲望这东西,像画画时的墨。用好了,能画出传世之作;用过头了,墨就晕开了,把整张纸都污了。
范曾的故事,与其说是八卦,不如说是面镜子。
不管你是名气多大的大师,还是咱普通人,都得明白:
本事再大,也别挑战人心的底线;名气再响,也护不住骨子里的糊涂。
看他的画时,咱可以学技法,学构图。但看他的人生,更该记住:
活得体面,从来不是靠手里的笔,而是靠心里的秤。这秤,得自己拎稳了。
大家怎么看这件事?欢迎评论区聊聊!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