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家长会,杭州妈妈翻遍衣柜慌了!这个烦恼女明星也有

升学宝

“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最近,女演员程莉莎的一则短视频火上了热搜。

视频里,儿子小郭看着盛装出席家长会的妈妈,急得直跳脚,因为化妆,家长会迟到了……

虽然是个段子,但本人在评论区真诚发问:我就是画个美美的妆,我错了吗?得到了不少妈妈们的点赞。

又到了开家长会的时候,很多父母特别是新手爸妈总要思考一下同一个问题:

穿什么去开家长会最合适?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型社会,杭州妈妈赵女士,女儿刚上一年级,“初入社会”的她,什么都是第一次——第一次家长会,摆在她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怎么穿。

为此,赵女士特地上社交平台搜索,想看看别的家长如何讨论,没想到帖子下面,不同的家长还打起了“口水仗”。

主张“必须精心打扮”的家长,认为家长会就是一场重要的社交活动,得体的着装,是对老师和其他家长的尊重,是家庭教养的软性名片,更是给孩子树立重视场合的榜样。他们相信,“人靠衣装”,一个精神抖擞、仪容整洁的形象,能无形中为沟通加分,让孩子因父母的“体面”而多一份自信。

坚持“舒服自在最重要”的家长,却认为一切要“回归本真”。家长会的核心是家校沟通,不是家长比美。过度打扮,反而可能制造距离感,让老师和其他家长觉得你不好接近。

家长会到底该怎么穿?问题看似简单,背后却是一场关于身份认同、教育理念与社会期待的无声博弈。

妈妈喜欢观察家长们行为

分析别人家小孩为啥优秀

关于家长会的穿着,儿子已经上初三的家长陈女士,从来没纠结过。

“儿子从小学到初中,我平时穿什么,家长会就穿什么,一是没有时间精力,二是觉得没有必要。”陈女士回忆,唯一一次打扮,是到学校领一个奖,当时学校要求孩子穿正装,自己为此也很重视,“要和孩子一起领奖,总不能拖他的后腿,所以提前在网上挑选了几款衣服,让儿子帮忙选择。”

陈女士说,儿子最后给她选了一件黑色毛衣和一条裙子。“颁奖那天降温了,新裙子没穿上,换了一条更保暖实用的黑裤子。”那一次,她还破天荒地抹了一点唇釉,“后来看到另外一位熟悉的妈妈,她家也是男孩子,她也涂了口红,说是临时翻出来多年没有用的口红,还穿上了放置好多年的西装。”

养育儿子的陈女士,感觉自己也变得更加粗粝。

“儿子小时候会跟我说,老师今天穿了高跟鞋、裙子,他觉得挺好看的。长大后,他的审美也在发生变化,尤其关注的重点,和大人是不一样的。”陈女士发现,儿子特别关注鞋子,“他会观察爸爸们穿的球鞋,从品牌、材质、颜色,来判断这个人有没有品位、审美。”

家长会上,陈女士也会观察别的家长,但相比穿什么,她更在意对方做了什么。

“儿子班上有个女生成绩很好,我每次参加家长会,就会特别关注她的家长,想看看什么样的爸妈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有时候在班级合照里看到漂亮的女生、帅气的男生,我也会留意下,爸妈颜值如何,像有个女生的妈妈长得很舒服,没有刻意打扮,但整体感觉很精致,讲话也很温柔。”

让陈女士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家长会,要求孩子和家长一起参加,坐在她和儿子后面的是一位成绩优秀的女生和她的爸爸,“家长会开始前,父女俩一直在讨论科学题目,一听爸爸的讲解,我就理解了为什么他女儿的成绩这么好。”

孩子特地叮嘱化个妆

好看的爸爸比妈妈还出圈

相比陈女士的毫不在意,采访中发现,家有女儿的妈妈们,对家长会的穿着打扮会更上心。

“主要是女儿会在意,从幼儿园开始,她就会叮嘱我,化个妆再去接她,家长会要穿好看点。”有家长说,女儿喜欢爸妈漂漂亮亮去参加家长会,“到了初中、高中,她都只认妈妈去参加家长会,因为妈妈年轻漂亮。”

有妈妈说,自己就喜欢开家长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儿回来也会告诉她,班里女同学都夸妈妈又瘦又好看。“不要说家长会,平时接送娃我也会收拾一下自己,这已经成了习惯了,不能因为别人不修边幅,就觉得打扮是有错的。”

还有妈妈说,去参加家长会,她会稍微打扮一下,但是不会太高调,让自己看起来干净清爽利落就好了。

家长吴女士,女儿上二年级,相比关注妈妈们,家长会上,她更在意爸爸们。她观察过,家长会上,大概三分之一是爸爸。

图片由AI生成

“说实话,妈妈好看已经见怪不怪了,很多妈妈都是年轻又漂亮,这个赛道要胜出很难的,爸爸就不一样了,只要身材好一些,穿衣有品位一点,家长会上很容易出圈,对他家的孩子,也会多一点关注,这是人之常情。”吴女士就对隔壁班一个小朋友的爸爸印象深刻,从发型、身高到衣品,都有点韩系明星的味道,学校里很多妈妈私下都会讨论,“一说起‘那个帅爸爸’,大家都知道是他,对他的孩子也自然会多关注,也是一个很可爱、时髦的小姑娘。”

吴女士说,还有几位爸爸,一看就是平时保持健身的,身材管理得很好,没有一些中年男人的油腻。“有个爸爸经常来校门口接送孩子,大冬天也是穿着短袖短裤,搭配各种色彩斑斓的运动鞋,身材很好,这种爸爸就很加分。”

吴女士还建议女儿,跟这位同学电话手表加上好友。“家长这么自律,孩子的习惯估计也不会差,多交一个这样的好朋友,挺好的。”

从“形象”到“分数”的转移

穿着全看孩子考得如何

有趣的是,在深入采访中,鹿姐姐还发现了一个颇为普遍的“游走派”——他们的着装选择,并非取决于时尚潮流或个人偏好,而是一份鲜活的“成绩单心情晴雨表”。要不要打扮得精神好看,全看孩子这次考得怎么样。

“孩子所在的初中,成绩抓得蛮紧的,可他成绩一直中等,偶尔还会考砸。说实话,去开家长会,心理压力不小。”张先生的坦言道出了许多同类家长的心声。他表示,自从儿子上初中后,家长会基本由他“全权负责”,原因是孩子妈妈“嫌儿子成绩差,不肯来”。“那种场合下,你根本不会有心思去打量别人穿了什么名牌,满脑子只盘旋着几个问题:这次为什么考砸了?薄弱环节在哪里?下一步该怎么把分数提上去?”

和张先生一样,许多初中生家长的关注焦点,已悄然完成了从“形象”到“分数”的彻底转移。外在的体面,在严峻的学业竞争前,似乎退居到了一个无比次要的位置。

“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一进教室,眼神就自动锁定了成绩栏和班主任。连同桌的家长是男是女、穿了什么衣服,可能散会后都毫无印象。”家长朱女士的观点非常直接,“到了这个阶段,孩子成绩好,就是家长最大的底气与‘面子’。衣服只要得体、干净就行了,关键还是成绩要能‘拿得出手’。”

这种“成绩导向型”着装心理,被另一位家长描绘得更加生动:

“考得好,我心情舒畅,自然愿意收拾得利落些,颇有底气地去接受老师的肯定;要是考砸了,哪还有心情‘花枝招展’?恨不得降低存在感,默默进去,默默出来,生怕成了教室里的‘显眼包’。”

在这些家长看来,家庭的底蕴与真正的体面,从来不是靠外在的穿着来堆砌的。那份源于内心的涵养,以及对孩子无条件的关爱与投入,远比任何浮于表面的华丽都更为重要。当他们带着解决问题的迫切心情,风尘仆仆地从职场、从家庭赶往学校,那份真诚本身也是得体和温暖的家长会穿搭。

老师们直言

比穿搭更重要的是家长行为

在杭州一所公办小学当班主任的80后夏老师非常理解家长们纠结“家长会穿搭”这件事。

“我去开自家娃的家长会,也会稍微打扮一下,因为我平时上班穿搭‘班味’有点重。”夏老师笑着说,“不过不会很夸张,打扮齐整是出于对学校、老师的一种尊重。”

夏老师当班主任有十多年了。刚工作时,她面对的大多都是70后家长,当时家长们来学校会穿着相对稳重成熟些,现在很多90后家长风格比较多样,“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变化是代际差异,很多90后甚至00后家长即使不开家长会,也会在穿搭上下功夫。”

作为老师,夏老师坦言,并不会过分关注家长们的衣着打扮,“很多家长是下班后直接来学校开家长会,往往来不及回家换衣服,穿着工作服就来了,我觉得挺好的,能感受到家长们的真实,对家校沟通也有帮助。”

家校沟通是家长会的核心功能,家长们可以点对点地从老师处了解到孩子平时的在校学习情况,同时,家长会也是展现班级整体生活、学习情况的重要时刻。

“孩子从一年级的娃娃成长到六年级的少年,有怎样的成长变化?家长如何调整自己的亲子沟通策略?这些都可以在家长会上和老师沟通。”夏老师希望,家长在意“穿搭”的同时,要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家长会内容上,“特别是平时在线上和老师沟通比较少的家长,可以积极在线下与老师交流。”

相较于外在穿搭,老师们往往会更关注家长的谈吐以及职业。夏老师告诉鹿姐姐,老师不会因为家长职业而进行“三六九等”的区分,而是能通过职业和谈吐,洞悉家长的教育理念,从而判断出不同孩子的成长环境,进而调整教学方式,并在解决问题或者孩子面临学习、生活抉择时给出合适的建议。“如果老师对家长的教育理念有足够的了解,就可以对症下药,帮助解决问题”。

潮新闻 记者 朱丽珍 邱伊娜

编辑:朱张津

监制:沈蒙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育儿   家长会   杭州   衣柜   女明星   烦恼   晚上   妈妈   家长   孩子   老师   儿子   爸爸   成绩   女儿   会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