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保传”】探访唐建陵:一场穿越千年的石刻之旅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岁月的风沙无情地席卷而过,古老的遗迹却如顽强的守望者,静静伫立。千年石刻承载着往昔的荣耀与故事,在风雨的洗礼下,每一道刻痕都仿佛是岁月书写的沧桑诗篇;地下遗址隐匿于黄土之下,宛如一部封存的神秘典籍,默默等待着被解读。

3月31日,礼泉县人民检察院干警到建陵、朱马咀遗址、宁家遗址等开展寻访活动,用法律之盾,悉心守护文明根脉。

建陵,作为关中十八唐帝陵之一,坐落于礼泉县武将山南麓,依山为陵,气势恢宏。这里安息着唐朝第八位皇帝肃宗李亨以及章敬皇后吴氏和韦妃。其东与昭陵遥遥对峙,西和乾陵隔川相望,北倚连绵群山,南面则是广袤无垠的沃野。陵区由陵园、下宫以及陪葬墓区等部分共同构成。陵墓留存有唐关中十八陵里保存最为完整、雕凿最为细腻的石刻。1956年8月6日,建陵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包含建陵在内的唐代帝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4月24日,建陵又随唐代帝陵一同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建陵因山为陵,山陵相融,浑然一体。神道巧妙地选取了天然峡谷。峡谷两侧的崖畔之上,石马、石狮、石鸵鸟、石仲翁历经千年,两两相对,默默守望。麦田里,这些石刻并非只是一群沉默的石头,它们更是山河变迁、沧海桑田的亲历者、见证者、记录者与诉说者。

建陵石刻以细腻丰满打动人心。其中的一对翼马,堪称唐代石雕艺术的巅峰之作。




此次寻访中,检察干警借助无人机航拍等先进技术,对石刻的风化程度以及周边可能存在的违规开发隐患进行了全面、精准的数字化记录。同时,针对安防设施缺失、消防器材过期等问题,也展开了细致入微的检查,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


对于朱马咀遗址和宁家遗址这两处承载着古代文化重要记忆的遗迹,检察干警重点查看了文物本体的保存现状以及周边环境情况。面对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保护难题,干警们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划定核心保护区,增设醒目的警示标识;建议文旅部门优化展陈条件,防止温湿度变化加速文物老化;推动建立“网格员+志愿者”常态化巡查机制,凝聚起文化遗产保护的强大合力。



“文物保护绝非‘独角戏’,检察监督就是要为文明护航!”公益诉讼检察官郑妮如此说道。从建陵石刻的庄严肃穆到地下遗址的神秘莫测,每一处文明印记都是民族的“基因密码”。礼泉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科技赋能+全民共护”的工作方式,精心构建起一张严密的文物防护网,让历史开口讲述过往,让文明的薪火接续传承,绵延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1

标签:石刻   国家文物局   关中   礼泉县   陕西省   干警   人民检察院   唐代   遗址   文物   千年   文化   历史   唐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