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其中,这个名字曾如雷贯耳。他曾被誉为“中国第一儒商”,站在商界巅峰,叱咤风云。
媒体为他披上光环,把他的成功推崇得天花乱坠。资本市场如同他的一块试金石,成就了一个传奇般的商人神话。
然而,这个神话背后,却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黑暗历史——三次入狱,背负巨额债务,和不计其数的背叛。
在三次入狱后,他依然坚韧不拔,试图重返商界。
然而,很多人开始怀疑,这个“儒商”的背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如何从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变成如今这个浮华背后的“首骗”?他真的如外界所说的那样值得尊敬吗?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时代浪潮涌动。
在四川万县,一个名为牟其中的年轻人在当地的青年群体中显露出与众不同的特质。
1974年春天,他的声誉已经在万县青年中传播开来。
牟其中常与刘忠智等友人聚集,深度探讨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这种思辨的热情在1975年找到了宣泄的出口。牟其中与他人合作完成了一篇被誉为“万言书”的长文《中国向何处去》 。
这篇文章并非他唯一的思想结晶。他个人也独立完成了另外两篇重量级文章。
正当牟其中等人或许还沉浸在文字带来的影响力之中时,命运的轨迹发生了急转。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降临,牟其中被迅速逮捕并关入监狱。
事态一度发展到极端,他甚至被内部决定判处死刑,尽管最终这一判决并未被执行。
在若干年后,刘忠智回忆说当年的文章其实是他个人完成的,牟其中却将自己的名字签在了上面,进行了传播。这为《中国向何处去》这篇文章的真实作者身份蒙上了一层疑云。
牟其中人生中的第一次牢狱经历,自1975年被捕算起,他在高墙之内度过了整整四年零四个月的光阴。
漫长的监禁岁月最终在1979年12月31日画上了句号,这一天,他重获自由,回到了社会。
走出监狱的牟其中,并未因此沉寂。时代的列车已经驶入了改革开放的轨道,社会经济生活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
牟其中的第二次入狱,却显得有些“意外”,并非直接源于其早期政治思想的激进,而是在社会经济改革的大潮中因经济行为触犯当时的律条。1983年9月17日,他再次被收审,罪名是“投机倒把、买空买空”。
令人称奇的是,第二次身陷囹圄的经历,非但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再度激发了他对政治的敏感与热情。
这次入狱仅仅11天后,牟其中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写下了一份《入党申请书》。
这份申请书并未寄往常规的组织部门,而是直接送达给了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
他在狱中的笔耕并未止步于此,他继续撰写了多篇文章,其中包括《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我们的历史使命》和《从中德商店的取缔看万县市改革的阻力》等。
这些文章显然触及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和改革实践中的深层次问题。
更为匪夷所思的是,据资料所述,他的这些信函竟然能够突破重重阻隔,顺利地送达至四川成都乃至中国的首都北京,并引发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他的这些努力,在第二次入狱仅仅11个月后便看到了成效,1984年初,他第二次被释放。
看来,牟其中在狱中的努力似乎有了回报。1984年初,在他第二次入狱仅仅11个月后,他再次获得了释放。
从1989年开始,关于牟其中的“神话”就开始不断升级。首先是《经济日报》记者王青采写的长篇通讯《拳拳赤子心》。
除了新闻报道,还有四本书被认为是牟其中“神话”的重要催化剂:方位的长篇报告文学《东方大地的神韵—一代儒商牟其中》、李玉石的《牟其中之谜》、以及袁光厚的《商海巨子——牟其中》和后来的修订版《牟其中——大陆首富发迹史》。
方位的《东方神韵》大约8万字,发表在1992年5月15日的《南德资料》第六期上。
《南德资料》是牟其中钦点的刊物,内容基本会按照他的想法来写,因此被普遍认为是“神话”牟其中的蓝本。也是从这篇文章开始,牟其中有了“中国第一儒商”的称号。
1993年5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李玉石的《牟其中之谜》。资料引用王青的观点,认为这本书对“造神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谓“石破天惊”。
到了1994年8月,作家出版社推出了袁光厚写的《商海巨子——牟其中》。
这本书被认为是经过牟其中亲自审定的一部关于他个人经历的纪实文学作品。
这本书在1996年1月经过修改和补充,以《牟其中——大陆首富发迹史》的新书名再次面世。
可以说,随着这些书籍的出版和传播,牟其中的声誉基本达到了他个人生平的最高点。
国际上的认可也随之而来。1995年2月,《福布斯》杂志将牟其中列入了1994年的全球富豪龙虎榜,他的排名在中国内地富豪中位居第四位。
随着名声鹊起和资本的积累,南德集团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扩张。
1993年,根据南德集团与满洲里市人民政府的合作协议,为了鼓励南德集团对满洲里国际公路口岸建设的投入,满洲里市政府以非常优惠的地价出让了10平方公里的土地给南德集团,用于投资开发。
南德集团也由此开始了对满洲里区域经济的全面、整体的开发、投资和建设。
好景不长,风波悄然而至。1997年8月18日至19日,一起围绕信用证垫款及担保纠纷的民事案件公开开庭审理,原告是中国银行湖北分行,被告依次是湖北轻工、贵阳交行和南德集团。
事情在1998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1998年6月,南德集团收到了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1998年3月23日作出的民事裁定。
裁定内容是:“因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发现该案有关人员涉嫌犯罪,且有关部门已立案侦查,于是裁定:‘中止诉讼’。”
这意味着民事纠纷升级,牵扯出了刑事犯罪的可能。
与此同时,南德集团在满洲里的项目也遇到了麻烦。
资料提到,1998年3月,由于“上级干预”,满洲里市政府被“强令”收回了已经划拨给南德集团的土地。
尽管如此,南德集团投资建设的满洲里国际公路口岸还是在1998年11月建成了并实现通车。
然而,令人唏嘘的是,由于“有关部门对南德的审查”,作为口岸建设重要投资人的南德集团,竟然未能出席通车的剪彩仪式。
1999年1月7日,牟其中被武汉警方刑事拘留。紧接着,在同年2月5日,他因为涉嫌信用证诈骗罪,经过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后被逮捕,并由武汉市公安局在同年2月8日执行逮捕。
1999年11月1日,南德集团及牟其中等人的信用证诈骗案在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大审判庭公开开庭审理。
经过审理,2000年5月30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认定南德集团及牟其中等人犯有信用证诈骗罪,判处牟其中无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有意思的是,在判决的第二天,也就是2000年5月31日,作为此案中损失了将近3亿元人民币的“受害者”,中国银行湖北分行在《长江日报》上公开表示,他们不愿对刑事审判的结果发表评论。该行相关人士还表示,刑事审判与中行无关,并且在中行看来,等待此案审结后,民事诉讼将依法继续进行。
对于一审判决,南德集团以及牟其中和夏宗伟(资料中提及的南德集团理事会常务理事)都表示不服,并提出了上诉。
与此同时,牟其中在2000年6月5日正式致函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他表示为了对社会、对法院的罚款、对南德的职工负责,决定授权成立南德集团理事会,负责主持南德集团全面的债权债务清理工作和开展有关诉讼工作。
理事会由南德集团过去的领导层中愿意继续工作的成员组成,名单包括夏宗伟、汪明泉、刘建和、郑平川、牟枫,并推选夏宗伟担任常务理事。
上诉并没有改变最终的结局。2000年8月22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作出了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00年9月1日,牟其中从武汉市第二看守所被转往湖北省洪山监狱,开始了漫长的服刑生涯。
时间来到2016年9月27日。这一天早上6点15分,前来迎接牟其中出狱的车抵达了湖北洪山监狱。
仅仅35分钟后,也就是6点50分,牟其中乘坐着这辆车,离开了这个他服刑了整整16年的地方。
他的故事似乎并没有随着出狱而画上句号。
资料中提到,2016年10月19日,牟其中重庆老家的一家媒体报道称,从接近牟其中的知情人士那里得到消息——牟其中已经改名为牟奇忠,并且声称“江湖不再有牟其中” 。
不过根据封面新闻记者了解证实,牟其中根本不存在改名一说。
参考资料:[1]张根能,徐瑞平.牟其中案与远期信用证欺诈[J].对外经贸实务,2000(3):31-33
更新时间:2025-05-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