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锻炼和傍晚锻炼效果不同?医生强调:注意4个细节

67岁的赵叔退休后立志“每天清晨一万步”。入秋一周,他两次在公园长椅上坐了半小时才缓过来。

家人劝他改到傍晚,他却犟:“早起空气好、锻炼更值!”门诊复查后,医生提醒——锻炼的“时辰”确实会影响效果与安全

清晨、傍晚各有优势,但并非越早越好、也非越晚越佳,关键看你的基础疾病与当天准备
接下来把重点讲透:

早晚锻炼到底好不好?

人体是“按时钟运行”的。体温、血压、激素与肌力在24小时里起伏不同,这会让同样的运动,在早晚出现不一样的心率反应、代谢反馈与受伤风险。

早晨运动的常见特点

傍晚运动的常见特点

医生的共识:能长期坚持的时间=最适合你的时间。在此基础上,根据慢病类型、当日体感、天气空气质量做灵活调整,效果更稳、更安全。

坚持按合适时段锻炼4–8周,身体可能出现这4种变化

1.血压与心率更平稳: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固定时段(清晨或傍晚)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24小时动态血压波动幅度减小,清晨血压“晨峰”更易被钝化。

2.血糖控制更顺滑:

餐后1–2小时的步行或骑行固定在傍晚,多数人会感到餐后困倦减少、夜间血糖更稳;空腹晨练改为少量垫食后,低血糖发作显著减少。

3.睡眠质量改善:

下午/傍晚的中低强度运动有助于缩短入睡潜伏期、提升深睡比例;若晚间练得太猛,调整为睡前3小时完成,睡眠反而更香。

4.肌力与灵活度提升、疼痛下降:

傍晚肌温更高,力量和活动度峰值更容易出现,配合拉伸与弹力带训练,不少膝肩疼痛人群报告酸痛减轻、上下楼更稳。

建议这样做,这4个细节帮你把早晚锻炼练“到点子上”

细节一|先定“病种—时段”匹配,再谈强度

细节二|强度“看三样”:话、心率、主观用力

细节三|热身与冷身要分“时段版”

细节四|三类人别空腹晨练,三种天气要改期

一周参考模板

常见误区小纠正

健康,其实就藏在把锻炼放在对的时间、用对的强度里。
从今天开始,给自己设一个“固定时段+可执行强度”的小目标:清晨就把热身做足,傍晚就把节奏放稳。

坚持4–8周,你会看到血压、血糖与睡眠一起向好。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授权。若你有心血管、糖尿病、慢阻肺等慢病或正在服药,请到当地正规医院运动医学/心内科/内分泌科面诊,由医生开具个体化运动处方,再安心开练。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ur (2020).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11th ed.).

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 Time-of-day effects of exercise on performance and health(综述,2019).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处方与运动安全中国专家共识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养生   傍晚   早晨   细节   医生   效果   强度   清晨   心率   时段   小时   血压   血糖   低血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