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争端的大赢家!英伟达市值破4万亿,deepseek也无法撼动

美股市场英伟达盘中持续上涨,市值突破4万亿,成为美国首家市值破4万亿的科技股。

英伟达的市值不仅超越了美国的苹果公司和特斯拉,还超越了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股票总市值。

4月受到中美贸易争端影响,英伟达市值一度跌到低点。

现阶段股价大幅上涨,相较于4月的低点已经上涨近90%。

华尔街的股票分析师也陷入了狂欢中,认为4万亿市值还不是终点。

花旗银行分析师Atif Malik将英业达股价上调到190美元,市值将突破4.6万亿。

还有更激进的Loop Capital的分析师Ananda Baruah给出了华尔街的最高股价250美元,预估英业达市值将突破6万亿。

英伟达市值暴涨,对中美芯片科技博弈意味着什么?

英伟达成中美贸易争端大赢家

谁也没想到,英伟达会成为今年中美贸易争端的背后赢家。

在4月份特朗普发起贸易关税战的时候,中国针锋相对,没有退让,互相加关税使得全球贸易陷入极大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一开始想用老办法,对中国发起芯片出口限制,换取中国在关税上的妥协。

但中国打出稀土牌,让美国汽车制造商和军工集团生产线瘫痪。

特朗普不得不回到谈判桌,做出退让,换取稀土的出口。

英伟达的芯片贸易自然也受到影响,毕竟亚洲是全球第一大芯片消费市场。

但随着中美近期贸易争端告一段落,美国只对中国之外的其他14个国家加征新关税。

英伟达市值也开始大幅上涨,突破4万亿规模。

此前特朗普要取消芯片对华出口和技术使用的豁免权,让黄仁勋坐立不安。

在法国巴黎科技会议上,黄仁勋面对媒体采访,直接批评美国的对华芯片限制政策。

直言英伟达芯片销售受到极大影响,并发出警告称:

美国芯片虽领先中国,但若芯片出口限制继续,美国芯片不参与中国市场,华为芯片将很快覆盖中国市场,并延伸到世界其他国家。


美国放弃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是不明智的,只要所有的AI开发者都在中国,你知道的,我认为中国的技术体系会赢。

中美芯片科技战的结束,贸易争端的缓和,让英伟达在亚洲市场能够继续保持优势地位。

不用担心直接退出中国,留下空白的芯片消费需求市场,让中国科技企业华为轻松超越自己。

现阶段,英伟达就是中美贸易争端最后的大赢家了。

deepseek无法重创英业达

除了华为外,对英伟达AI算力芯片冲击大的就是中国的AI创业公司deepseek了。

原本美国Open AI崛起,算力芯片需求开始激增,带动了英业达算力芯片的销量增长。

同一时间,中国杭州等城市也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出现了deepseek为首的AI六小龙。

中国市场对于高端算力芯片的需求暴涨,让英业达在中国市场的芯片订单量也快速上升。

正当美国Open AI要开始商业落地,凭借AI大模型对企业收费,创造利润的时候。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deepseek通过技术优化和赛道转换,用更少的高端芯片堆积,实现了AI大模型的快速迭代升级

这让靠烧钱和堆砌高端芯片硬件的OpenAI失去了优势,不得不暂缓商业应用计划。

deepseek的模式减少了算力芯片需求,也让英伟达市值下跌。

但这只是短期的冲击,deepseek只是提升了效率,减少了芯片投入成本,不代表不需要英业达的算力芯片。

相反的随着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的增长,未来对于高端算力芯片的需求是指数级增长的。

根据中国信通院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经突破了5000亿元,相关人工智能科技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目前的智能算力需求市场,GPU市场还是英伟达主导,FPGA领域则以Intel和AMD为主。

中国高端芯片量产规模有限,目前国产GPU覆盖已经突破3万张,但依然存在算力芯片缺口,需要从美国进口。

deepseek对英伟达的冲击是暂时的,更无法重创英伟达。

中国的“英业达”何时能出现?

在中国外卖平台还在衣食住行领域展开消费补贴大战的时候,英业达已经登顶全球头部AI科技公司的宝座。

这不免令人感到唏嘘,何时中国能够出现比肩英伟达的数字科技公司。

与外卖平台这样低门槛且充分竞争的行业不同。

芯片行业是高门槛、高研发、很难用同质化产品替代的行业。

即使你在研发上投入百亿千亿,也可能看不到结果。

这是一个需要不断的市场反馈优化的技术产品路线。

先实现研发突破,并且不断通过市场反馈迭代技术和产品的,会具有垄断优势。

其他芯片企业作为后来者哪怕研发上投入更大,也有技术突破。

但要去争夺前者的市场却很难,因为等你小批量商用试验完成,产品又有了新迭代,先入局的技术和成本优势更明显,你根本争不过。

这也是早期中美贸易稳定期,许多科技公司愿意购买美国芯片的原因。

自己研发投入太多,生产的芯片还很难抢到市场。

不如直接进口更好用的芯片,只是美国连续7年的对华芯片封锁。

让中国科技制造公司放弃了幻想,自研芯片才有出路。开始大力支持国产芯片。

而美国主动让出来的芯片消费空白市场,让中国国产芯片不用费力,就完成了国产芯片替代比如消费电子领域的国产芯片替代。

另外,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中国芯片出口规模突破万亿,开始争夺美国在全球的芯片消费市场。

中国也有类似英业达的芯片企业,只是现在产量和规模还比不上英业达而已。

比如在GPU领域国内有华为昇腾,寒武纪,龙芯中科,景嘉微,摩尔线程,海光信息等。

现在中美芯片科技竞争进入新阶段,美国之前的封锁,加速了中国芯片的国产替代。

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结束,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会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对中国的芯片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中美的竞争将从贸易争端转变为数字科技革命的竞争。

目前在华为和比亚迪等等科技企业投资下,中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已经逐步建设起来,与美国芯片的代差也缩小了。

传统芯片赛道,摩尔定律的上限已经摆在那里了,中国企业只需要循序渐进就好了

除了传统芯片赛道,中国还在光子和量子芯片赛道有新突破,中国未来也一定会出现与英伟达比肩的科技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4

标签:财经   中美   英伟   争端   市值   贸易   芯片   中国   美国   华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