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外出旅行发发朋友圈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然而,这一行为却引发了诸多争议,有人认为是显摆和炫耀,害的很多人甚至都不敢再发朋友圈,发朋友圈记录生活为何常被认为是显摆和炫耀,你会在意别人怎么看吗?
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和分享心情。发朋友圈的动机决定性质,朋友圈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当你走过一段精彩的路,看过的美丽风景,文化体验的瞬间,以及品尝的美味佳肴,都觉得值得被铭记,此时此刻,你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分享,给家人给朋友,通过朋友圈,他们可以与你一起分享旅途中的喜悦、感动和收获,同时在旅行途中,朋友圈也成了一种统一报平安的载体。
发朋友圈最大的意义就是展示自己活的挺好。普通人能够展示自己的平台太少,朋友圈应该算是重要的一个,发朋友圈的人,应该是很阳光活的很洒脱的人,晒朋友圈也是把它当作一个相册的储存功能,多年以后可以再翻看回忆,知道自己曾经走过这个精彩的世界,就这么简单,人生就这么几十年,能按着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就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发朋友圈为何会遭非议?社会心理学家的解释是这样的,比如像我这样一年到处旅行游玩野钓的人,每天的生活,或许对需要天天上班或者不舍得花钱出去玩的人来说,让他们看朋友圈确实有点残酷,这种经过裁剪编辑而成的稀缺性体验,会触发人类心理深层的比较机制和相对剥夺感,他人的成功会间接贬低自我价值感,进而让他们产生自己算法制造的错觉而引发嫉妒和非议。
分享和炫耀、摆阔如何区别。不排除也有一些人为了显示自己比别人过得好,每一次旅行都喜欢发密集的朋友圈,展示住高档酒店、吃高价美食,这种分享就变了味了,有着明显的炫耀和摆阔性质,很容易引发嫉妒或不满。有一位网友说的好,分享和炫耀的区别,就是你的分享别人也可以做到就叫分享,如果别人望尘莫及做不到,那就叫显摆,从古至今患寡而患不均,这就是人性。
想发的时候就发,不想看的时候就不看。朋友圈是自己的,想发什么就发什么,别人的愿意看就看看,不愿意看就屏蔽了它,这才是成熟的表现。不发朋友圈并不意味着你比别人过得差,不看朋友圈的,是因为人家的生活与我无关,况且你看到的都是别人愿意给你看的,至于那一地鸡毛都会藏的严严实实,有这样的心态,你的生活是不是会过的更轻松呢?
不愿看的可以屏蔽,没人强迫你看。心态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我觉得这是看朋友圈的人的心态问题,而不是发朋友圈的问题,借朋友的光,看到了那么多自己去不了的地儿,足不出户就可以阅尽天下美景风光和各地的风俗美食,何乐而不为,为何要抵触和非议呢,不喜欢看你可以屏蔽,也没有人强迫你去看。
不发朋友圈,也不一定证明自己活的通透。不发朋友圈的人,除了工作忙没这闲工夫外,还有就是不想把自己宣之于众,但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业余生活是相对不丰富的,或许其性格是孤独的,或者是没有什么朋友可分享的,只知道挣钱,舍不得旅游花钱的人,说到底,无外乎是攀比和自卑心理在做怪,这里虽然说的有点极端,但基本上是事实。
小编每次旅行必发朋友圈,而且把一路美景全部记录,图片、视频、航拍的、手机录的,剪辑后配上音乐,很多时候自己都被美景和自己的作品所感动,至于别人喜欢不喜欢真的无所谓,嫉妒心也是人之常情,带着宽容、释怀和欣赏,去看天下的人和事,才是一种放松的姿态。
欢迎关注慕士塔格的季风,让我们一起去看世界。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