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最近在大豆贸易上突然改变策略,暂停了对华大豆出口并试图提高价格,这一举动让中国市场感到意外,因为中巴两国在大豆贸易领域已有多年合作。面对这种情况,中国迅速调整采购方向,将目光转向其他大豆供应国,巴西的这一做法会带来什么后果?中国又将如何应对这次贸易变局?

根据相关报道,2025年10月,巴西贸易商将大豆对中国市场的报价大幅抬升至650美元/吨,相较于美国大豆,其溢价超过了66美元/吨 。巴西此举是试图利用其作为中国主要大豆供应国的市场地位获取更高利润,部分出口商甚至宣称要借此“赚回过去三年的利润”。
然而,巴西方面显然高估了自己的优势和其对买方的议价能力,他涨价的底气无非是2024年中国进口的巴西大豆占中国进口总量的71%,这让他觉得中国对其大豆存在“刚性依赖”,但巴西忽视了中国为保障粮食安全而长期奉行的供应链多元化战略。

中国这边哪会吃这个亏,早就琢磨好了“巴西主导,多国补充”的大豆购买法子。巴西刚一暂停贸易、坐地起价,阿根廷那边立马嗅到了机会。知道中国缺大豆,但更看重实惠,直接把出口农产品的税点降到了最低,大豆价格一下子就比巴西的便宜了不少。
中国买家本来就对巴西的涨价憋着气,一看阿根廷这价格,也不犹豫,当场就拍板下单,短短两天时间,阿根廷就拿到了中国130万吨大豆的订单。同时,中国自身的储备体系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据称其东北地区的储备大豆可支撑国内数月需求,这为应对短期供应波动提供了缓冲。

有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差不多从巴西买了7000万吨大豆,虽说这占了中国进口大豆的挺大一部分,但中国一直都讲究“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所以等巴西这边突然涨价后,中国买大豆的企业马上就转找别的卖家了,48小时内就跟阿根廷签了新合同,要从他们那买130万到300万吨大豆。这么一来,巴西涨价的打算不光没成,还很快搞出了反效果。
有消息说,因为中国暂停从巴西采购,巴西圣保罗港和桑托斯港堆了快200万吨大豆运不出去,光每天滞留在港口的费用就有120万美元。这么多大豆堆着,不光容易放坏、品质下降,还得在仓库里存更久。最后那些出口商没办法,只能把大豆价格降了差不多18美元一吨,想赶紧缓解这困境。

现在国际上做买卖的都觉得,巴西人做农产品生意不太地道、没规矩。别的国家现在买巴西的农产品也多了个心眼,就怕哪天巴西又突然“坐地起价”,自己吃亏。这么折腾下来,巴西不光亏了钱,连几十年好不容易攒下的好名声,也快被败光了。
巴西在大豆贸易上的这次波折,给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诚信合作才是长久之道。中国通过多元化的采购策略,既保障了国内大豆供应稳定,也向国际市场展示了其成熟的贸易应对能力。

事实证明,在国际贸易中,单方面改变合作规则往往会损害自身利益。中国与阿根廷等国的成功合作表明,只有坚持互利共赢,才能建立持久的贸易关系。未来,中国将继续推进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这既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也是对全球贸易健康发展的积极贡献。
更新时间:2025-10-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